广州日报讯 (全媒体记者卜松竹 通讯员粤文广旅宣)记者从广东省文旅厅获悉,广东“早期岭南探源工程科学研究计划”已获通过,将由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牵头推进实施。
据介绍,早期岭南探源工程将以郁南磨刀山遗址与南江旧石器地点群、英德青塘遗址、英德岩山寨遗址等考古遗址为研究重点,实施岭南旧石器文化与远古人类演化、旧-新石器时代过渡、岭南地区中国化进程三个重大课题,研究的时间范围为旧石器时代早期至西汉南越国时期,绝对年代为距今约80万年至公元前110年左右。
计划实施时间从2023年至2035年,由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牵头,联合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院及中山大学社会学与人类学学院等省内外文物考古研究机构、科研团队,整合全省考古文博力量,通过考古调查、发掘和多学科研究,系统梳理广东从旧石器时代至秦汉之际的人类与文化发展历程,科学阐释岭南地区古人类起源与演化历史、岭南早期文化与社会发展道路及机制、岭南在多元一体中华文明起源与形成以及统一多民族国家建立历史进程中的贡献、岭南在中华文明对外交流重要地位的历史由来等关键问题,以实证“百万年人类史、一万年文化史、五千多年文明史”。
岭南旧—新石器时代过渡阶段研究
研究新型工具 探讨农业起源
立足于英德青塘遗址等晚更新世晚期至全新世早期洞穴遗址,开展岭南地区旧-新石器时代过渡阶段环境背景、年代框架及文化演进路径方面的研究,讨论岭南地区晚更新世末期生业经济问题,对更新世末期岭南地区出现的新型工具门类的生产技术与功能研究,深入探讨华南-东南亚地区旧-新石器时代过渡阶段农业起源、现代人扩散等重大问题。具体工作包括在英德市逐步开展区域性洞穴考古调查,选择重点洞穴地点进行考古勘探,在粤西、粤北岩溶地貌地区开展洞穴考古调查与勘探,对青塘遗址朱屋岩、仙佛岩与吊珠岩等地点以及封开罗沙岩、阳春独石仔等遗址进行考古发掘,对青塘遗址及其他同时期遗址等开展环境考古、动物考古与植物考古,研究岭南更新世末期的资源禀赋与生业模式演变过程,对陡刃砾石石器、穿孔石器、局部磨光石器、磨制骨角器、穿孔蚌器以及早期陶器等新型工具的微痕观察、残留物分析与功能研究,推进青塘考古遗址公园立项单位建设工作等。
岭南旧石器文化与远古人类研究
探讨早期人类起源与演化
立足于郁南磨刀山遗址与南江旧石器地点群,结合南江流域周边及省内其他区域的古人类遗址与古哺乳动物化石地点,系统开展田野考古、年代学、古人类体质特征、古DNA、环境考古及动物考古等研究工作,完善本地区旧石器时代文化年代框架与发展序列,探讨岭南乃至整个华南—东南亚地区早期人类起源与演化、适应模式演进等问题。具体工作包括在南江流域继续开展旧石器专项考古调查,对郁南磨刀山遗址第2、第3、第4地点继续进行考古发掘,通过地貌学与环境考古等研究,重建南江盆地地貌演变过程与更新世古气候环境,通过古DNA研究岭南早期人群的遗传学特征与谱系,以及推进磨刀山考古遗址公园、马坝人—石峡考古遗址公园的立项与建设工作等。
岭南地区中国化进程研究
完善考古学文化谱系
梳理文化关系与交流互动
立足于英德岩山寨等重要遗址的考古发掘与综合研究,同时系统开展广东境内不同自然地理单元的区域调查、发掘和研究,完善广东新石器时代至秦汉之际考古学文化谱系,梳理岭南内部、岭南与岭北的文化关系与交流互动,对岭南地区先秦时期聚落形态演变与社会复杂化进程、环境背景与生业及手工业经济、岭南早期沿海居民与海洋文化、早期社会文明化与中国化区域模式、岭南与东南亚及西南太平洋地区早期人群迁徙和文化交流等问题开展系统研究。具体内容包括在北江流域、西江流域、东江流域、珠江三角洲地区及韩(梅)江等流域开展区域系统调查,重点关注大型聚落遗址(城址),将寻找距今一万年至七千年的考古学遗存作为重要突破点,通过地理信息系统与三维空间重建等技术分析聚落分布规律与演变特征,对英德岩山寨遗址、从化狮象遗址等重点项目持续开展考古发掘工作,对南澳象山、潮安陈桥、高要蚬壳洲、南海西樵山、珠海淇澳岛遗址群、增城金兰寺等重要遗址或墓地进行复查,完成英德岩山寨、从化狮象、高明古椰、东莞村头、三水银洲、从化横岭、东源龙尾排、增城浮扶岭、黄埔陂头岭、黄埔茶岭和甘草岭等遗址考古发掘资料的整理、发表和出版,探讨岭南早期海洋文化传统及其影响,系统研究先秦岭南与东南亚以及南太平洋岛屿地区的文化交流与人群迁徙路线,积极推进建设黄埔陂头岭、珠海东澳湾等一批省级考古遗址公园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