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图/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耿旭静、董业衡
通讯员陈嘉铭、彭楚倩
“这个候车室书屋给我带来知识,开阔了我的视野,我特别喜欢这个地方。”一位小朋友说。在南沙区榄核镇的上坭村村委大院,有一间靠近路边的候车室。除了用于候车,它还是一座“农家书屋”。
记者在现场看到,这个独特的候车室面积大约为15平方米,高有近3米,房间里有一个大的书架,书架上摆放着不少的书刊,还有两张长的书台和几张椅子,村干部说:“孩子们都好喜欢这个地方,经常利用候车和下课的时间来看书学习,沟通交流。”
清晨,学生从候车室中挑选自己喜欢的书籍,放入书包、带上校车、带回学校,书籍在学生手中分享传阅。傍晚,学生把书籍整理好带回家中,品味其中自己喜爱的段落,与家人分享阅读的喜悦。翌日,书籍从学生的书包中重新拿出,放回到候车室的书架上,趁候车时间重新挑选一本自己喜爱的书籍。两天读一本,一年可达上百本。一本本图书,在这里实现了流动闭环。
据悉,这个候车室是2019年由村委会建设的,当时,榄核镇的学校进行了合并,不少孩子需要在这里等车上学,为了改善孩子们候车条件,便搭建了这个候车室。2021年,上坭村发布群众微心愿,动员党员群众主动参与到农家书屋建设当中,通过在村委会候车室设置书架、书桌等书屋配套设施,向候车室捐赠一批新的书籍,把农家书屋“搬”入村委候车室里头。
自从候车室农家书屋建成后,每天都有不少的幼儿园小朋友和小学生到这个书屋看书学习。村干部介绍道,该书屋的藏书量刚开始仅有1000余册,而现在,已经增长至2000余册,日均人流量增至60余人,农家书屋彻底“活”了起来。
数十页的借阅台账,除了是书屋管理的成果,更多的是村民和学生们自觉的体现。
“书屋会常配一名工作人员,但由于人员有限,除了上学放学等服务高峰时期,工作人员往往还会被安排其他工作。”村干部坦言,由于候车书屋前身就是一个候车室,并没有大门,现在改造后的候车室更多的像是“自助书屋”,哪怕工作人员不在,村民学生们都会自觉在借阅台账上登记、按时归还。
没有大门的书屋拉近了书屋与村民们之间的距离,为每一个有阅读需求的村民们提供了一个阅读场所。近年来书屋藏书在村民以及各级单位的共同维护下,藏书量非但没有减少,反而稳中有增,书屋的口碑在村民间口口相传,成为不少村民学生消遣的好去处。
记者获悉,榄核镇大力推进农家书屋升级改造,打造一批“候车书屋”“红色书屋”等特色书屋,盘活农家书屋阵地资源,打通丰富群众文化生活“最后一米”,赋予农家书屋新时代新环境下的全新活力。
本系列报道设立读者反馈邮箱(地址:gzzh100@126.com),欢迎提供线索和建议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