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苗儿结出硕果,怎能忘春风春雨?亲爱的区老师,我怎能忘记您?!”9月22日下午,佛山市顺德区容桂街道红旗中学首届“区敏玲老师班”的同学们,在诗朗诵中表达他们对已逝的区敏玲老师深深的敬意。
在该班同学的带领下,全校学生起立演唱手语舞《感恩的心》,向区敏玲老师以及所有老师致以祝福和感激(区敏玲教师事迹详见5月26日《广州日报·佛山新闻》)。
斯人已逝,风范长存,精神永继。这感人一幕发生在红旗中学区敏玲奖教奖学基金颁奖活动现场。而催人奋进的是,为了“呼应”区敏玲老师生前对师生的爱,该校不仅把区敏玲奖教奖学基金用到实处,还在校内香樟树旁立下“情牵香樟,爱洒桃李”的精神文化石,以此铭记、传承这位顺德师德标兵、容桂师德楷模“甘为人梯、播种未来”的精气神,激励在校师生踔厉奋发、勇毅前行。
现场,约1200名来宾、师生共同见证这温暖的一幕。
文、图/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王名润
表彰先进:把区敏玲奖教奖学基金用到实处
“在病危之际,她想得最多的不是自己、不是家人,而是心心念念的讲坛。”——这是红旗中学区敏玲生前的真实写照。从教23年,她对教育事业始终满怀热忱,工作兢兢业业,精益求精;她爱校如家,爱生如子。当不幸罹患疾病时,她顽强地与病魔抗争,从不轻言放弃,只为早日回到热爱的三尺讲台,因此被媒体称为“抗癌教师”。
今年4月5日,她最终还是去世了,生命永远定格在了47岁。让人感动的是,在弥留之际,区敏玲老师依然牵挂着学校,牵挂着她的同事和学生。临终前,她委托丈夫和弟弟拿出10万元,在红旗中学成立奖教奖学基金。她希望为自己热爱的学校出最后一分力!
遵照区敏玲老师的遗愿,红旗中学区敏玲奖教奖学基金会于今年5月20日(学校三十六周年校庆)正式成立,并启动表彰。在新学期之际,9月22日,红旗中学对校内师德高尚、教育教学业绩突出的老师以及品学兼优的学生予以表彰,帮助区敏玲老师实现她的遗愿,将奖教奖学基金用到实处,同时也让她的精神得到进一步的传承和发扬,未来还将开展常态化的奖教奖学。活动现场还对一批尊师重教单位和个人予以授牌,以营造良好的教育教学氛围。
传承精神:积极营造好学风好教风浓厚氛围
区敏玲老师生前带的最后一届学生,是初三毕业班,为了不耽误学生备战中考,她坚持带病上课——她心怀学生、无私奉献的精神让人钦佩。由此,红旗中学把该校初三级组命名为“区敏玲级组”,制作“区敏玲级组”先锋牌,每届级长均举行交接仪式,旨在传承“甘为人梯,播种未来”的师德师风。如今,这一届初三学生已毕业,新的学期,新的征程,“接力棒”交到了新任初三级组级长张晓峰的手里。
区敏玲老师大学毕业后,一直在红旗中学任职,她所在的英语科组为她提供了成长的沃土。现场,红旗中学命名该校英语科组为“区敏玲外语科组”,以期实现“以德施教,以德立身”的科组目标。现场,英语科科长罗杏玫带领全体科组老师宣誓。
红旗中学还命名该校每一届初一级(1)班为“区敏玲老师班”,直至初三,打造“好好学习,仁爱之心”的班风。
精神文化石揭幕,成为校园一道最有爱的风景
走进红旗中学,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开阔宽敞的体育场和郁郁青青的香樟树——建校36年以来,这棵香樟树就庇佑着莘莘学子,护航他们健康成长;它枝繁叶茂的形象,寓意着红旗中学的和谐安宁,也象征着红旗中学的生生不息。
爱是相互的。区敏玲老师心心念念的学校、同事、学生,不仅帮助她实现了遗愿,更将她的精神刻录在了红旗中学的校史里,让人缅怀、学习、传承。当天,区敏玲精神文化石在校内的香樟树下揭幕。石上刻有八个大字,“情牵香樟,爱洒桃李”——这是校园里一道最有爱的风景。
记者注意到,活动伊始,在全校师生观看的原创《香樟情思》情景剧中,校长陈亚玲带着师生倾情演绎,从校长、家长、学生三个不同角度深情追忆区敏玲老师,用“香樟树”寓意她立德树人、自信自强的高尚品德。在9月9日容桂街道举行的教师节暨教育基金奖教奖学大会上,该情景剧进行首演时,感动了在场2300多名教师,引起广泛共鸣。
实际上,以“香樟”喻区敏玲老师别有深意。据介绍,“香樟”,树干挺拔,代表着正直伟岸的形象和坚忍不拔的品格,也象征着勇气、毅力和信念。香樟的树语是不卑不亢,淡看云起云落,心定而神清气爽,这与区敏玲老师朴实无华、心定神定、含蓄而不张扬的特质高度吻合。而“桃李”,除了代表学生(广义也可指师生)外,还比喻品德高尚,质量优良,或象征春天常在,青春永驻。
“我们将继承区敏玲老师的遗志,传承区敏玲老师的精神,继续办好学校,全力以赴让红旗中学成为佛山教育的一面旗。”红旗中学校长陈亚玲坚定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