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车键
中国汽车产业出海从来没有像今年取得如此耀眼的成绩,也从未像今年面临如此复杂的挑战。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统计,今年前八个月,汽车出口量为294.1万辆,同比增长61.9%,几乎与2022年持平。出口国范围也在扩大。在今年慕尼黑车展上,中国车企带着新能源汽车全力出击,为接下来进一步扩大出口欧洲做准备。欧盟已深感危机,一场围绕中国电动车的反补贴调查被发起。
汽车出口不可能一蹴而就、一帆风顺。虽危机重重,开弓没有回头箭。中国车企应该用多模式出海,用不拘一格的方式进行出口,通过打组合拳方式提升市场份额。直接整车出口行不通,那就KD组装出口。当地直接建厂有难度,也可以合资合作。当地需要有售后支持,就同步输出服务。退一万步,可以扮演类似“智库”角色,做技术提供方。
汽车产业链长,能够推动经济可持续高质量发展,是每个国家的支柱产业。汽车又是移动工具,不同国家对安全性、可靠性和耐久度有不同要求。汽车还是消费升级的主要载体,不同国家对乘坐舒适性、用户体验和使用便捷性的需求也不断在变化。
基于此,中国汽车出口要注重国家差异、文化不同和法规规定。无论去到哪一个国家,都要给予足够的尊重和理解。用共赢创造机会,用共享赢得发展,用努力争取信赖。
长远来看,中国汽车出海,应该是输出好的产品、好的模式、好的业态、好的技术和好的观念。即使是竞争,也是良性的竞争。
中期来看,中国汽车出口可以多管齐下,针对不同国家采取不同的策略。欧洲和美国以纯电动车为主,非洲和中东则是燃油车,而南美和东南亚则以“新能源+燃油车”并行。
短期来看,应该认清一个事实:中国汽车融入世界车市大家庭中,肯定是一个长期过程。流水不争先,争的是滔滔不绝。不求跑得快,但求跑得远。
中国车企出口应该是“锦上添花”:国内市场才是中国车企的原点,国内车市的行稳致远,才是根本。
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 周伟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