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7版:文娱·闲情

善“抄”成高手

龙建雄

本文字数:#article-word-count#

  苏东坡在写作上是引经据典的妙手,其千古名句“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其实都有化用前人诗句和意境,只是不着痕迹,而且有了超越。能做到这般境界,我认为离不开苏东坡的“抄”的功夫。

  苏东坡任翰林学士知制诰期间,拟了约有800道圣旨,现在都收在他的全集之中,无不铿锵有声,妥帖工巧,简练明确。古代圣旨的内容往往引经据典,富有例证譬喻,这类文书格式严谨、文字严肃,苏东坡写来却是轻而易举。苏东坡去世之后,一个洪姓官员接替了他的这个职位,这个人对自己的文才颇自得意,他问当年侍候苏东坡的老仆,他比苏东坡如何?老仆的回答很睿智,也十分坦诚,他说,苏东坡写得并不见得比大人好,不过他永远不用查书。

  苏东坡怎么做到“永远不用查书”?有这样一个故事,或许能给我们启发。苏东坡被贬黄州期间,有一天他的一位朋友前来拜访,等了很长时间才得以会面。苏东坡告知对方,自己刚刚在做每天的功课,耽误了时间以至于有失远迎。这位朋友很是惊讶,连忙问每天做什么功课呢?苏东坡回答,自己正在学习《汉书》,每天边读边手抄。朋友更加震惊,当时苏东坡在朝廷上下颇具盛名,为何还用这种费时费力的方法呢?

  苏东坡解释,他读《汉书》是三遍,抄《汉书》也是三遍。三读《汉书》是:第一遍学习“治世之道”,第二遍学习“用兵之法”,第三遍研究人物和官制;三抄《汉书》是:第一遍每段抄三个字作为标记,第二遍减少为抄两个字,第三遍只需抄一个字就行。如此一来,他对《汉书》的整体内容基本上烂熟于心。朋友不信,对照书稿现场发问,但凡他说出段落中的某个字,苏东坡就丝毫不差地背诵出这一段落全部内容,朋友对此佩服得五体投地。

  抄《汉书》一事,还有一个故事可以佐证。有一天,苏东坡抄《汉书》抄着抄着就睡着了。侍妾王朝云注意到,苏东坡写字时手很抖,字迹不如以往。这是因为当时苏东坡每天要去地里劳作,锄头拿久了,再去拿毛笔哪有不抖?手掌长满老茧致使末梢神经反应迟钝,写不好字也就在情理之中。王朝云把这件事情告诉了陈季常等他的一众老友,朋友们为此在田间开了一个小会,最后决定把苏东坡每天干的农活分走一半。

  没有谁能够随随便便成功。天赋如此的苏东坡,也离不开背后勤“抄”苦读的功夫。

  (龙建雄)

分享到微信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版权所有 不得转载
1999-2011@广州市交互式信息网络有限公司 (大洋网)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B2-20040381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1906152
联系我们:81883088总机转各部门
订报咨询电话:81911089
广告咨询电话:81163279
广州日报官方微信
广州日报APP
广州日报文娱·闲情 A7善“抄”成高手 龙建雄2023-09-16 2 2023年09月16日 星期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