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目录
  • 本版
  • 往期
  • 分享
  • 客户端
八月 2023
31123456
78910111213
14151617181920
21222324252627
28293031123
45678910
第A4版:要闻

牢记使命 党媒姓党

何超 吴城华 王晨阳 麦蔼文 冯秋瑜 李晓璐

本文字数:#article-word-count#

“现代化 中国‘画’”大型全媒体报道之“珠江盛景图”

“高地行思录”大型全媒体报道

“总书记带我建设大湾区”特别报道

“邮票中的党史”系列报道

“沿着总书记的扶贫足迹”特别报道

  2013年8月1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发表重要讲话,对如何做好宣传思想工作作出部署。在媒体融合的时代浪潮中,广州日报始终牢记嘱托、不忘初心,在实践中坚持守正创新,加快融合步伐,不断提升党报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推出了一系列显党性、贴民心、广传播、有力量的全媒体宣传报道。

  上下同欲者胜,风雨同舟者兴。在融媒巨舰阔海远航的征程中,广州日报全媒体采编团队同心同向,乘风破浪,矢志讲好广州故事、讲好湾区故事、讲好中国故事,在媒体深度融合发展的道路上大步向前,在做好宣传思想工作的前行中凝聚力量。在习近平总书记在2013年8月19日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发表重要讲话十周年之际,让我们倾听参与了众多出彩报道的编辑记者们的融媒故事,感受广报人牢记职责使命、坚守新闻理想的奋进力量。

  (文/何超  4-5版专题统筹/何超、汤新颖、石善伟)

  在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中展现新担当实现新作为

  广州日报全媒体时政部记者吴城华

  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是党的宣传思想工作的基本职责,也是新闻舆论工作的重要使命。

  作为一名新闻工作者,特别是广州日报驻市委记者,我始终牢记习近平总书记赋予广州的加快实现老城市新活力、“四个出新出彩”和“继续在高质量发展方面发挥领头羊和火车头作用”等使命任务,始终聚焦国家和省赋予广州的加快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南沙开发开放、广州实验室和华南国家植物园建设等重大战略任务,始终紧扣产业发展、科技创新、城市更新等中心工作,用文字、图片、视频等各种形式展现中国式现代化的广州实践。

  新闻事业是党和人民的喉舌,新闻工作者应该始终站在时代的最前沿与时代脉搏同频共振。十年来,我和同事们始终以更高站位、更宽视野深刻把握时代发展脉搏、奏响时代强音,深度参与党的二十大、省委十三届三次全会、市委十二届六次全会等重大会议,改革开放40周年、建党100周年等重大主题以及重大活动、重大平台、重大项目宣传报道,努力推出系列有深度、有分量、有影响力的新闻报道。

  要做一名新时代的好记者,势必要走进基层、融入群众,在基层一线锤炼脚力、眼力、脑力、笔力。十年来,我坚持到广州的工厂车间、项目工地、乡村田野寻找新闻素材,特别是疫情期间深入社区、医院、隔离酒店等防控一线,聚焦企业、群众等关切的焦点、热点和痛点,采写“沾泥土”“带露珠”“冒热气”的新闻作品,用手中的笔尖和镜头,让党的理论、方针、政策“飞入寻常百姓家”。

  努力画好现代化这幅中国“画”

  广州日报全媒体编辑中心编辑王晨阳

  十年前,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发表了重要讲话,为我们指明了宣传思想工作的方向目标、重点任务,提供了根本遵循。今天重温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一句句嘱托和重要指示都激起了自己进一步做好新闻宣传工作的昂扬斗志。“关键是要提高质量和水平,把握好时、度、效,增强吸引力和感染力,让群众爱听爱看、产生共鸣。”这也是身边的小伙伴和自己这些年一直努力追求的目标。

  党的二十大擘画了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蓝图。广州日报聚焦“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一主题,策划推出贯穿2023年全年的“现代化 中国‘画’”大型全媒体报道和传播活动。志在“用脚步丈量神州大地高质量发展一线实践、以画笔描绘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雄心”。

  为了“画”好这幅“中国画”,自己和部门小伙伴们不停地“破圈”“出圈”,一次次去尝试新的挑战。为了增强吸引力,我们积极尝试和广州画院画家们携手“泼墨”完成一幅幅气势恢宏、磅礴灵动的主题画作;主动联手互联网企业组织起全民“AI”作画,激起大家创造欲望。为了增强感染力,我们主打“小编出道”,到田间地头、到大山深处、到海港码头,到一线挖掘真新鲜的线索,不仅策划、统筹、采访,甚至还尝试出镜演出。

  至今,我们已经完成了6幅中国“画”的组团报道。每推出一个主题报道,大家都如同经历了一场大考。但看到每一次报道都能在朋友圈刷屏、每一幅画都能被读者点赞、每一个视频都能引起身边人快乐的笑声,就会觉得我们离“让群众爱听爱看、产生共鸣”又近了一步。

  见证大国巨变 感受珠江奔流

  广州日报全媒体编辑中心编辑麦蔼文

  2022年,对于党媒人来说是充实且难忘的。这一年,是党的二十大召开之年,是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新征程的重要一年。广州日报党的二十大报道以“听总书记的话”为主题串联全年报道,以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为主线脉络谋篇布局展开全国蹲点、一线走读,推出《总书记送我新年能量包》《总书记带我建设大湾区》《总书记领我建功新时代》三部曲以及《笑脸里的中国》等八大系列,立意精准、层次分明的系列报道结合了创新的融媒形式,既有全国视野又有湾区实践,既有大国担当又有百姓情怀,既有丰富内涵又有创意表达。

  作为一名年轻策划编辑,我有幸参与到《总书记领我建功新时代·珠江奔流》行进式报道中去,联同多路记者围绕自然生态、产业科创、人文生活、历史人文四维度开展珠江全航道探访。

  在探访时,我们跟随“的哥”探访沿江交通之变,乘渔船奔赴珠江口见证渔获丰收,穿梭于山间田野探访珠江“归客”,走进旧厂房领略更新升级活力,从群众的淳朴话语中挖掘出鲜活故事,从深入一线的实地考察中总结出经验做法;邀请城市建设者、生态学家等各领域专家共同探访,只为给报道增添专业的观察视角。围绕“母亲河发展故事”这一小切口,报道字里行间尽显大湾区高质量发展的澎湃动能。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关键是要提高质量和水平,把握好时、度、效,增强吸引力和感染力,让群众爱听爱看、产生共鸣,充分发挥正面宣传鼓舞人、激励人的作用。”《听总书记的话》系列报道在人物故事、发展成就案例报道上下足功夫,还通过手绘长卷、动画等“群众爱听爱看、产生共鸣”的年轻化创意融媒手段,让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述、亲切嘱托、暖心话语“飞入寻常百姓家”,切实推动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走深走实。

  用心用情,一定会写出好故事

  广州日报全媒体深度部记者冯秋瑜

  2021年3月,我接到采访“跟着总书记学党史”的任务,分别赴临沂和大庆,采写了“总书记点赞的伟大精神”“总书记走过的红色史迹”系列的《党和人民水乳交融在这里体现》和《这里为共和国成长持续加油》两篇稿件。从采访的实践中我深深体会到:党史类的报道,完全具备“吸引力”和“感染力”,就看记者怎样挖掘。

  沂蒙是一片红色的热土,我去往“沂蒙母亲”王换于老人的故乡——沂南县马牧池乡东辛庄村蹲点,走访“沂蒙母亲”的后人于爱梅,近距离探寻沂蒙精神的内核。在交谈中,回顾当年的感人事迹,我们两个人都哭了,这也又拉近了我和采访对象的距离,使得报道体现出了精神力量的传承。

  我去往大庆采访的时候是2020年12月中旬,当时,大庆的气温已有零下20℃,移动的钻井队位于荒原之上,寒风一下就能把人吹透。这次的采访中,我很难得地找到了当年和王进喜一同工作过、《铁人传》的作者,时年82岁的孙宝范老人,以及1205钻井队党支部书记和大庆精神研究基地主任、油田老职工的后代等采访对象,通过深入交流,写出了报道。

  在其后的《邮票中的党史》系列报道中,我亲赴首套“七一”邮票诞生地、陈望道纪念馆、中共七大会址、台儿庄大战纪念馆等地面对面采访了原国家邮政局邮资票品管理司司长刘建辉,中国东北邮史研究会副会长周恒涛,抗美援朝战地记者、92岁的张崇岫老人等资深专家、当事人,写出了多篇高质量的报道。

  这一系列的采访使我深受教育,有“洗礼”之感,也进一步操练了我的采写功力。我深深感受到,要充分发挥媒体正面宣传鼓舞人、激励人的作用,必须深入一线,找到“最接近现场”的“那个人”,用心用情,就一定会写出好故事。

  我在小岗村看到

  改革促振兴、村民奔小康

  广州日报上海站记者李晓璐

  作为党媒党报的一名媒体人,坚持正确政治方向,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是我的思想准则;聚焦人民群众的伟大奋斗和火热生活,全方位宣传报道从人民群众中涌现出来的先进典型和感人事迹,是推动我砥砺前行的不竭动力。

  2020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我沿着总书记的“扶贫足迹”,用步丈量、用心聆听,专访了当年签下契约进行“大包干”的带头人之一严金昌,随着花鼓戏的旋律回溯了40多年间小岗村的发展史,现场感受往日贫穷破旧的小岗村如今的焕然一新——刻着“凤阳县小岗村”的门楼耸立在入口处;徽派式样的商铺、饭店、住宅沿街铺开,白墙黛瓦,整齐干净;宽敞的主干道“友谊大道”一路向前,是“大包干纪念馆”“当年农家”等小岗村特色景点。来往的游客们穿梭于景点中,或倾听讲解员述说当年的故事,或欣赏当地非遗传承人演唱凤阳花鼓戏……映入眼帘的种种都在证明着一件事——唯改革才有出路,改革要常讲常新。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我们党向人民、向历史作出的庄严承诺。采访期间我从小岗村获悉,2019年小岗村就实现村集体经济收入1100万元,同比增长7.8%;村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5600元,同比增长21.8%,小岗村从解决温饱到摆脱贫困,再到全面奔向小康社会,是坚持党全面领导的结果,也是科学理论指导的结果,更是旗帜鲜明讲政治的结果。

  我热衷于用笔墨述说每一段鲜活的故事,这些故事刻画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下的发展标识,让我深刻感受到党性和人民性统一的重要性。作为媒体人,我要做的就是通过深入采访,用笔和镜头代替眼睛,全方位、多角度记录下诸多时代变迁中的一隅,充分发挥媒体正面宣传鼓舞人、激励人的作用,讲述中国好故事,传播中国好声音。

分享到微信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版权所有 不得转载
1999-2011@广州市交互式信息网络有限公司 (大洋网)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B2-20040381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1906152
联系我们:81883088总机转各部门
订报咨询电话:81911089
广告咨询电话:81163279
广州日报官方微信
广州日报新花城APP
广州日报要闻 A4牢记使命 党媒姓党 何超 吴城华 王晨阳 麦蔼文 冯秋瑜 李晓璐2023-08-19 2 2023年08月19日 星期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