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0版:都市新闻

七夕将至斗巧忙

何瑞琪 陈钧圣

本文字数:#article-word-count#

街坊带着孩子来看乞巧展。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杨耀烨 摄

开幕式上的演出。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杨耀烨 摄

扫码看乞巧展。视频/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杨耀烨、何瑞琪

  广州日报讯 (全媒体记者陈钧圣 实习生黄秋淞)昨晚,2023广州乞巧文化节在天河区珠村七夕文化广场开幕。开幕式上,一场名为“古韵幻境舞七夕”的全息灯光秀点燃开场,视觉科技与传统文化相得益彰的结合,一下子将观众带进一个古韵时空,文艺汇演、民俗表演、七夕游园会等丰富多彩的活动,吸引了众多市民朋友们驻足观看。开幕式的最后,到场嘉宾以水为喻,一同点亮七星灯,将这场别开生面的乞巧庆典带向了一个高潮。

  在广州珠村,市民一直有过乞巧节的传统。每年乞巧节,巧姐们都会齐聚祠堂,祠堂内设有大案台,案台上摆放着斋塔、芝麻香、鹊桥景观、七娘盘、七夕公仔等精致的手工艺品供人观赏。今年乞巧节,珠村共设有五个摆七娘展示点——明德堂、七社饭堂、北帝古庙、沂江潘公祠和元德陈公祠,每一个展示点的供案都各有不同,但一样的精致灵巧,趣味盎然。走进这些展示点,各式各样精巧的手工艺品有序陈列在供台上,远看,精心雕琢的古建筑、鹊桥相会等七夕文化元素熠熠生辉,走到近旁仔细端详,瓜果、花卉栩栩如生、真假难辨。

  传统《拜七娘》仪式、成人及笄礼的再现也是本届乞巧节的一大亮点。自2005年广州天河举办“第一届广州乞巧文化节”,该习俗便存在,是广州极具代表性的传统文化习俗。在笄礼的最后环节,舞蹈《对影穿针》借助对民俗风情的记录与刻画,巧妙展现了劳动人民的勤劳与智慧。

  承办了开幕式的天河珠村七夕文化广场被设为主会场。除此之外,广州乞巧文化博物馆、乞巧苑、明德堂、与亨美术馆、琪林里文旅产业园、棠下智汇park被设为分会场,广州塔、正佳广场、合利天德广场、广州购书中心、翌方181创意园等则作为联合会场策划了异彩纷呈的文化活动,等待市民朋友的积极参与。

  2023广州乞巧文化节以珠村传统乞巧活动为“点”,以各大商圈配套活动为“线”,推出“7天7场”主题系列活动,七天时间,每天会连续不间断地推出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各类文化活动。通过乞巧节,融合举办动漫展、市集、文化展览等形式,助力天河区建设文化强区,推动传统文化“破壁出圈”,多方面、多层次呈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美。

  广州日报讯 (全媒体记者何瑞琪 通讯员郑嘉俊、许东瑾)8月16日,为期7天的“文心编幸福,巧手织繁华——2023黄埔乞巧文化交流”活动在广州市黄埔区文冲幸福里拉开序幕。今年的黄埔乞巧文化活动除了展示超200件传统乞巧文化精品之外,还以科技加持创新业态模式,实现“非遗”与“科技”的双向赋能,提升非遗文化的趣味性和互动性,为观众带来美妙的沉浸式体验。

  技艺巧:满席“粤菜”格外诱人

  走进文炳陆公祠,一件件巧夺天工的乞巧作品吸引了人们的目光。巧姐们早早准备好了乞巧供案,陈列祠堂迎接七夕佳节。题材广阔不限,既有围绕牛郎织女搭建的鹊桥,也有寓意甜蜜丰盛的岭南瓜果以及争奇斗艳的花卉,还有文冲牌坊、竹林茶院等建筑,更不缺反映乞巧民俗、历史典故、黄埔民俗历史场景、民间故事、民间传说的作品,全面展示了巧姐们的技艺。

  “粤人重巧夕,灯火到天明。”岭南大地传承着与七夕有关的习俗,那么展示“粤菜”必不可少。荔枝柴烧鹅、黄埔炒蛋、白切鸡、喜灼九节虾、雀巢鸳鸯丁、香芋扣肉、油焖冬菇……展品中,满席的“粤菜”格外诱人。此外,还有花生团、汤圆、油角、五月粽等乡村美食,赶鸭下田、农场乐园、竹林茶院这些生活气息浓郁的乡村生活场景。现场一位小朋友对一碟葱姜豉椒炒山坑螺特别感兴趣,“做得太像真的了,看着都想尝一口。”

  “我们在开幕式早上都还在赶制乞巧作品,像这个粽叶蒸糯米团,是用泡沫削成一个个小球,做得还比较快,”52岁的巧姐梁凤银说。她感情饱满地介绍起一件件作品的制作方式,谁都看不出来,她们所在的14人“新手巧姐组”是今年第一次接触乞巧。梁凤银等新入行的巧姐对传统文化有着浓厚的兴趣,今年3月起就为制作乞巧作品忙碌起来。传统作品以通草、色纸、芝麻、米粒等做些小物品赛巧,但随着现代技艺的提高,有更多环保材料和新型题材出现,大大开阔了她们的视野。她们用生活中不起眼的、闲置的、废弃的生活用品,如废布料、旧玩具、小灯泡等,创作出不少耳目一新的作品。

  体验强:“非遗+科技”助力传统文化传承

  在乞巧交流活动期间,观众只需使用手机识别绣品,元宇宙AR技术就会带领观众进入另一个世界。屏幕外,是平静美好的绣品大作。屏幕内,是花动、是鱼动、是鸟动,让原本栩栩如生却只凝固定格在画框内的生灵绽放出活力。今年黄埔民协创新开展了“广绣+科技”的工作,通过遇见广绣、遇见岭南文化的“高级美”项目建设,构建广绣元宇宙AR艺术项目、数字藏品、广绣研学等三大板块,以科技赋能传统民间文化发展,打造AR实景剧本游,利用AR技术搭建广绣文化元宇宙,提升非遗文化的趣味性和互动性。


分享到微信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版权所有 不得转载
1999-2011@广州市交互式信息网络有限公司 (大洋网)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B2-20040381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1906152
联系我们:81883088总机转各部门
订报咨询电话:81911089
广告咨询电话:81163279
广州日报官方微信
广州日报APP
广州日报都市新闻 A10七夕将至斗巧忙 何瑞琪 陈钧圣2023-08-18 2 2023年08月18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