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DGA17版:东莞新闻

“漫·延”火柴盒音乐节收官 线上线下超千万人次关注

聚合流量 产生“留量”

葛宇飞

本文字数:#article-word-count#

音乐节舞台旁设有夜市摊位,吸引不少市民到来。

音乐节上的精彩演出

  8月3日到13日,“漫·延”火柴盒音乐节在莞香印巷大草坪星光璀璨的夜幕下连唱11天,线上线下超千万人次关注。

  作为“潮流东莞”文化强市建设的亮眼品牌,其丰富了流行时尚、青春都市的城市气质。记者通过采访幕后策划团队了解到,在聚合流量的同时,音乐节还产生了“留量”,助力了夏日“夜经济”文旅消费,让市民在家门口享受到新颖时尚的文化体验。

  文、图/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葛宇飞

  沉浸式享受 满足不同乐迷喜好

  连日来,在夕阳西去、夏夜初凉时,漫步城市中心的宽阔草坪,即可偶遇热情洋溢的音乐节。观众盘腿席地而坐,草木送上清香,夜色和音乐一起来到身边,丝竹入耳,获得沉浸式享受。

  音乐节总导演、东莞市文化馆活动部主任连国栋表示,他们整合了市内市外众多高品质文化资源,在阵容和演出主题上,兼顾到了不同年龄、不同圈层的偏好,包括科技、嘻哈、国潮、摇滚、魔术等。

  细看现场,有穿着新潮的年轻群体拍照打卡;有从舞台附近的写字楼出来,就被吸引驻足的上班族;有茶余饭后专程来听音乐的一家大小;还有为这座城市奔走的外卖小哥……这其中还不乏从广州、深圳、珠海等城市专门来听音乐节的乐迷。

  “在现场听rap,很酷啊!”钟女士不光自己来看音乐节,还在社交平台向朋友们推荐,她表示自己最喜欢的是“无嘻哈 不潮流”畅享会。“00后”小乐告诉记者,他和朋友在附近商圈逛街时循声而来,“一连来了几晚,每场主题都各有特色,原创音乐会的内容输出也很强。”小乐说。

  数据显示,本届音乐节,累计接待观众20多万人次,在线直播也超千万人次。虽然音乐节已经圆满收官,但在各个社交平台上依旧能感到余温,观众在网上晒出自己的所感,不少观众特意在“文化莞家”微信公众号留言,表达对本次演出的喜爱。

  厚积薄发 点燃本土音乐梦想

  火柴盒音乐节出圈出彩绝非偶然,是一场场小微演出的厚积薄发。

  “潮流东莞·火柴盒”城市艺术time2022年创办。一年多来,已聚集了一批东莞本土音乐人才。一方面为本土音乐人才提供展示舞台和实现自我的机会;另一方面,以“星星之火 可以燎原”的态势,在全市范围的小广场、公共空间、绿地常态化开展优质小型音乐演出。

  在这背后,是一批本土音乐人快速成长的历程,也是火柴盒音乐会积累观众、沉淀品牌影响力的过程。本次音乐节,既邀请了一批东莞知名音乐人,也邀请了不少东莞音乐界新面孔。许多音乐梦想在这里被看见、被唱响。

  王奕雯作为深度参与和见证火柴盒成长起来的音乐人,对本次音乐节深有感触。“火柴盒对我的音乐事业帮助真的很多,给了我很多历练机会,让我成为一个有更成熟的舞台技巧的音乐人。参与到这次火柴盒音乐节中,像是一次大总结。”王奕雯说。

  在“无原创 不潮流”原创音乐演唱会上,在东莞生活了20年的魏文超,以《不一样的东莞》《爱上东莞》《等你在桥头》《东江月》《漫延东莞》等原创作品唱响东莞故事,唱出对东莞的热爱和充满烟火气的生活,幸福的、满足的、难忘的,在不经意间唱进都市人的心里。

  带货式演出

  促进夜间文旅消费

  火柴盒音乐节的成功举办,也带动了周边消费热潮,如周边夜市、商圈和街区,游人如织,充满着浓浓的“烟火气”。

  在露天主舞台另一侧,是2023大湾区文采会之火柴盒&非量产市集。在超过150个摊位里,不仅有令人食指大动的东莞味道,还有琳琅满目的非遗展示以及特色潮流的文创周边产品。现场设置了潮玩、美食、露营等展示东莞魅力文旅的摊位。

  东莞市文化馆拓展部主任韦海良介绍,本次市集作为火柴盒音乐节的配套服务,一方面希望通过贴心的供给服务参与音乐节的观众,还希望以此展示粤港澳大湾区文采会吸纳进来的优质企业、机构,为即将在11月举办的文采会做预热。

  至尚街舞的负责人告诉记者,乘着火柴盒音乐节的东风,自己的机构在非量产市集获得不少关注,目前已有客户预约到店体验。而临近舞台的商圈——莞香印巷,更是以“近水楼台先得月”的优势获得来者垂青,有关负责人介绍,音乐节的线上话题传播和宣传,给莞香印巷带来不少客流。

  据统计,莞香印巷商业街区在火柴盒音乐节期间客流量约提升30%,整体销售额提升了10%左右。由此可见,一手拉动消费增长,一手注重消费体验,把“头回客”变“回头客”,将“流量”变成“留量”,成了音乐节助力文旅消费的意义所在。

  东莞市文化馆馆长黄晓丽表示,以“夜演出”带动“夜文旅”,以“夜文旅”带动夜经济。下一步,东莞将持续深化火柴盒音乐品牌,做强“文旅+音乐”产业模式,丰富夜游、夜娱、夜购的城市新业态,不断擦亮“潮流东莞”的城市名片,使音乐节不止是演出,更是作为一种全新的生活方式融入进城市基因。

分享到微信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版权所有 不得转载
1999-2011@广州市交互式信息网络有限公司 (大洋网)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B2-20040381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1906152
联系我们:81883088总机转各部门
订报咨询电话:81911089
广告咨询电话:81163279
广州日报官方微信
广州日报APP
广州日报东莞新闻 DGA17聚合流量 产生“留量” 葛宇飞2023-08-15 2 2023年08月15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