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版: A13版 上一版  下一版

数字未来史

  太阳底下既没有新鲜事,也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叶子。要理解当下正在发生的数字化变革,我们需要把目光往过去和未来两端延伸。“数字化”未必是当下才有的概念。回头看,就连最原始的“结绳记事”也可以视为一种“数字化”——早于文字产生之前,人们就已经会通过绳子的粗细,绳结的大小,以及绳结间的不同距离(本质上也是不同的数字),来记录重大事项,就跨越时空限制来传播信息的效果而言,远古时期的这次“数字化”,带来的革命性意义一点也不亚于当前我们正经历的这种“数字化”。  这么说,并不是在贬低正在发生的数字化的意义,而是恰恰相反,正如同“结绳记事”或其他重要变革一样,新一轮数字化所带来的改变已经足够震撼,并可能在未来带来更多震撼。

  溢出

  远古时期的“结绳记事”让信息浓缩成“绳结”后便于跨时空、跨地域传播,如今的“数字化”则把信息转化为数字作用于世界方方面面——有些学者把这种效应称之为“溢出”。  这是很形象的说法,当不同产业的数据都在“溢出”,数据与数据之间的碰撞便在所难免,在碰撞中形成新业态,并将原来产业之间的“空隙”渐渐填满。

  例如汽车业与软件业的“数据溢出”碰撞出了“新能源与智能网联汽车”这一“新物种”,进而让芯片、自动驾驶等行业逐渐走到舞台中央;例如时尚产业和大数据产业的数据相互导流,革新了产品供应链;小商品与数字平台的邂逅,推动更多中小品牌走到聚光灯下。

  破茧

  “溢出”的另一面却可能是“作茧”。

  凯文·凯利在新著《5000天后的世界》所描绘的那样:“计算机……成为环境中无处不在的存在。我们被计算机环绕,沉浸在与计算机相关联的世界之中,就仿佛与它们同存共生。”

  为数据“束缚”定不可取,但如何“破茧”?中山大学粤港澳发展研究院穗港澳区域发展研究所教授张光南认为,以产业“破茧”而论,数字化对第二产业来说主要是“产业数字化”,即在硬件方面升级装备,在软件方面对研发设计、模拟、生产控制进行突破;对第三产业来说主要是“数字产业化”,数据本身成为第三产业的新业态,促进新平台建设,大大支撑对第三产业的标准化建设。

  出品:全媒体经济部、全媒体生活服务部

  策划:关雅文、陈穗华、李义峰

  统筹:钟达文、麦晓颖

  本版文:钟达文

  数据整理:钟达文 实习生:黄婧岚

 
     标题导航
~~~
多元化手段 促消费
“老字号”、新品牌 齐获赋能~~~
   第A1版:头版
   第A2版:要闻
   第A3版:聚焦广州高质量发展
   第A4版:评论
   第A5版:聚焦广州高质量发展
   第A6版:要闻
   第A7版:要闻
   第A8版:对话广州女艺术家
   第A9版:都市新闻
   第A10版:经济
   第A11版:深锐周刊
   第A12版:深锐周刊
   第A13版:数字未来史
   第A14版:数字未来史
   第A15版:数字未来史
   第A16版:闲情
   第DGA13版:东莞新闻
   第FSA13版:佛山新闻
   第JMA13版:江门新闻
数字未来史
拓展数实融合“宽广度”唯品会把握高质量发展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