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版: A8版 上一版  下一版
广州本土知名作家梁凤莲:

广州特色就在生活中

梁凤莲
梁凤莲认为,广州的文化品牌、文化特色就在你我身边的寻常日子里。
梁凤莲

  梁凤莲: 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  全国三八红旗手

  考察广州女作家的城市文学创作,绕不开梁凤莲博士的成长与创作历程:她用30多部作品编绣出一幅幅广府生活图景;她用娓娓岭南乡音的文化解说,呈现出云山珠水的诗情;她为广州本土文化著书立说,穷尽半生讲述着一个女人同一座城市之间的故事。

  她为广府文化摇旗呐喊

  广州都市文学分为本土派和客家派,本土派以张梅、梁凤莲等为代表;客家派以张欣和魏微等为代表。当我们在谈论新南方写作的时候,很多读者可能忘了:都市文学其实一直都是广州的金字招牌。梁凤莲等新兴作家正在将这块金字招牌越擦越亮。

  东山少爷、西关小姐……梁凤莲撷取了广州人的文化符号,重彩浓墨地加以描绘。在《巷娈》《西关小姐》《东山大少》《羊城烟雨》里,梁凤莲力图“为广州以至岭南的地域文学建立一种本土化的言说”。

  梁凤莲的都市题材创作涵盖面广。她的长篇小说,从西关小姐写到东山少爷,在本土写作方面有着无可比拟的巨大影响力;文学批评方面,主持广州文艺批评家协会,曾犀利指点当代文学;报告文学方面,广州的建设和变迁收于她的笔下;学术专著方面,对岭南文化进行了深入的挖掘和探索;她甚至写了大量的调查报告,对广州各区的文化品牌做了明确定位……

  此外,为推广、传播岭南文化,梁凤莲近十多年来策划、举办了多个系列的大型文化论坛。“岭南文化城市论坛”从2010年启动,至2014年,在全市共举办14场。与各区文联合作举办的“广州市青年文艺批评论坛”,从2010年至今已经举办了7届。与广州图书馆合作举办的“广州人文沙龙”系列讲座,至今已举办了20余场。

  她将广州作为永恒的创作主题

  梁凤莲告诉记者,她已经将广州作为永恒的创作主题。因为,广州的故事也是中国的故事,广州人的故事也是中国人的故事,这座城市的奋勇争先、务实进取、开放包容,让世界看到中国的正能量,看到中国人的价值观。

  2010年,梁凤莲作为优秀人才被引进广州市社科院,先后获得了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全国三八红旗手等荣誉。无论是读书还是工作,她从未离开过深爱的广州。

  她说:“广州给了本土文化研究和创作很多的机会,平台对于个人的推动非常重要。1994年,广东省作协为青年文学院公开招聘青年作家,8位幸运者有北京的陈染、浙江的余华、江苏的韩东等,我是其中之一,受聘的青文院院士,可在两年内获得每月1200元的工资,这在当时已经是很优渥的条件了。后来我的文学创作也得到了广东省作协的支持,有两部长篇小说被列为精品工程。”

  关于如何读懂广州这个话题,梁凤莲表示:广州这座城市在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中,是一个非常独特的存在,广州的文化品牌、文化特色就在你我身边的寻常日子里,食在广州、迎春花市、千年商都、粤剧粤曲、龙舟醒狮都活化在生活中,需要我们亲身体验才能领略,读懂广州的“读”是在街头巷尾、四季流变中去完成的。

  她用30多部作品吟诵广府家园

  这些年,梁凤莲用30多部作品,为广州本土文化著书立说,向我们传达一种坚定的声音:广州是一座说得清、读得懂的城市。

  谈及岭南文化研究和文学创作的初衷,梁凤莲说:“我生于广州,长于广州,广州注定成为我的故乡,我愿意永远向它表达爱与赞美。2021年的世界读书日,我的长篇小说《赛龙夺锦》在番禺沙湾举行了首发式,广东省文联原主席刘斯奋老师亲临现场,他在讲话中说,广东的本土作家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通过我们的作品,从形式上、内容上把我们的岭南文化传播出去,有助于在南北文化交流之间架起一座桥梁,让大家更快更深入地了解岭南文化,融入广东文化。”

  谈及广州文化体系的建设,她表示:一座城市的文化能形成体系,并且不断发展,来自两个方面的不懈努力。一是传承,二是创新,也就是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天时地利,是造化对于广州的恩赐,永庆坊是创造性转化的典型范例,城市的历史文脉与当代潮流完美融汇,在太古仓、荔枝湾、广府庙会、乞巧节,我们也都能看到、听到和感受到城市的传统回到我们身边,被年轻人喜欢和接受。创新更多表现在城市的东部,天河的中央商务区和海珠的琶洲,人工智能、数字经济、现代服务业这些创新文化展现了一个国际风范、都市品位、时尚潮流的广州,珠江新城更是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创新的杰作。

  有姿有味

  守护广州的文化价值

  保持对于家园的热爱

  “去热爱你生活、工作的这座城市,热爱是理解和认同的动力和源泉,广州也值得我们去热爱。”

  “我们的文化自信在于敢于坚持对历史传统的热爱、敢于大胆表达对广州这座城市的热爱,无论是步上高峰还是处于低谷,对城市文化特色的坚守、对城市文化传统的认同,将促使我们在文艺创作时描绘与众不同的色彩,将促使我们在文化研究时发出与众不同的声音。”

  “广州的文化价值最终由年轻、更年轻的一代又一代人来传承和守卫,希望你们永远保持对于家园的热爱。”

  文 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吴波

  图/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杨泽彬

  视频/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杨泽彬

  剪辑/广州日报全媒体编辑丁钰洵

  实习生黄家欣

 
     标题导航
广州本土知名作家梁凤莲:~~~
广东省陶瓷艺术大师何丽芬:~~~
   第A1版:头版
   第A2版:要闻
   第A3版:聚焦广州高质量发展
   第A4版:评论
   第A5版:聚焦广州高质量发展
   第A6版:要闻
   第A7版:要闻
   第A8版:对话广州女艺术家
   第A9版:都市新闻
   第A10版:经济
   第A11版:深锐周刊
   第A12版:深锐周刊
   第A13版:数字未来史
   第A14版:数字未来史
   第A15版:数字未来史
   第A16版:闲情
   第DGA13版:东莞新闻
   第FSA13版:佛山新闻
   第JMA13版:江门新闻
广州特色就在生活中
广彩之路 传承中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