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版: A15版 上一版  下一版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整合多学科资源打造高水平介入医学中心

勤练“绣花功” 创造新“生机”

钟南山院士(左六)、滕皋军院士(右六)等同为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介入医学中心揭牌。
大坦沙院区

  高水平医院高质量发展专题报道

  7月28日,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简称“广医一院”)介入医学中心成立仪式在大坦沙院区举行,广州呼吸健康研究院副院长李时悦教授、介入科主任熊斌教授担任中心主任,聘请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医师协会介入医师分会会长滕皋军教授担任中心首席顾问,中国科学院北京纳米能源与系统研究所研究员李舟为特聘教授。

  滕皋军院士表示,介入医学是一个相对“年轻”的学科,在治疗方面以“有孔即入、无孔也入”为特色,其微创效果已得到越来越多患者的认可和信赖,能够解决很多单纯凭借内外科无法解决的问题。

  成立仪式上,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南山寄望广医一院多学科团结协作,以介入技术为抓手,充分发挥平台优势,坚持技术创新,发展自身的核心技术,推动介入医学走在国际前沿,实现从跟跑、并跑到领跑的跨越,造福更多患者。

  目前,广医一院介入医学中心开展覆盖全身各部位、各系统的介入诊疗项目共50余项,下设5 个分中心,分别为:外周介入分中心、呼吸内科介入分中心、心血管内科介入分中心、神经内科介入分中心和血管外科介入分中心。各分中心聚焦介入领域的最新进展,在介入技术的临床应用和探索中体现出各自的实力和特色。

  文/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翁淑贤 通讯员茹志娜、韩文青

  介入手术精细如绣花

  五大“招式”治病救人

  介入医学、介入治疗是什么?不具备相关医学知识的普通人可能只能望文生义,不知其所以然。

  “其实,介入医学已与内科、外科并驾齐驱成为第三大治疗学科。”据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介入医学中心主任熊斌教授介绍,介入治疗门类众多,主要分为“灌、堵、通、消、取”五大“招式”:“灌”是将药物经导管直接灌入病变部位;“堵”是将栓塞剂经导管送至目标位置,帮助止血或阻断肿瘤血运、达到“饿死”肿瘤的目的;“通”是用球囊、支架疏通狭窄或闭塞的腔道;“消”就是用射频、微波、冷冻等手段消除病灶;“取”是用活检针取出身体深部的病变组织或血栓等,进一步明确病理诊断、解除血栓威胁。

  目前,介入治疗可用于包括肝胆、肿瘤、心脑血管以及消化系统、呼吸系统等在内,几乎全身各脏器、各系统相关疾病的诊断和治疗。而介入治疗的核心,是在现代影像设备的引导下,通过人体自然腔道或微创经皮穿刺小孔等途径,将细如发丝的导丝、导管或穿刺针等器械送至病变部位进行诊断和治疗。每一台微创介入治疗手术都像“绣花”般精细,要求医生高度专注用心。

  熊斌以肝硬化门脉高压导致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为例,过去传统采用大切口的开刀术式,创伤大、患者恢复慢。自从有了微创介入“止血利器”——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TIPS),仅需局麻后在患者颈部开个小口,将导丝和导管等器械送达肝静脉和门静脉之间后利用支架建立一个人工分流道,就能使肝静脉压力梯度快速降低,起到明显的止血效果。“不过,对于肝硬化门静脉高压导致的出血要‘疏、堵’结合——除了栓塞血管进行‘堵’,还要将压力升高的门静脉血液分流进而‘疏’,才能更好解决出血问题。”他补充道。

  如今,在广医一院,TIPS除了用于肝硬化门静脉高压导致的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也广泛用于治疗上消化道出血、顽固性胸腹水,以及布加综合征、肝窦阻塞综合征、门静脉高压合并门脉血栓等。

  又如在肝癌的治疗方面,经肝动脉灌注化疗(HAIC)、经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以及Y90内照射放疗和物理消融治疗等介入治疗,在病程的不同阶段适当选用都能帮上忙。特别是TACE已成为中晚期肝癌的首选局部疗法,但这种疗法可能加剧肝癌细胞缺血缺氧状态,从而激活缺氧诱导因子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通路,或致肿瘤新生血管生成、肿瘤复发以及转移。为了打破这一困局,近年来,熊斌和同道们经过大量的研究实验,提出把传统TACE中的C改成X,X可以代表各种临床上新出来的药物和材料,意味着这种介入治疗将增加更多的可能性,为往后的精准治疗打好基础,帮助肿瘤患者活得长、活得好。

  从“关”心到“识”肺 OCT应用探索为肺血管诊疗添新招

  近十年来,刘娟(化名)稍动一下就喘不过气来,在当地医院行CT检查提示肺动脉充盈缺损,诊断为慢性血栓栓塞性肺动脉高压。

  “治疗了七八年,病情不但没好转,反而明显加重,发展到坐着躺着都难受,我都想放弃治疗了。”当她找到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介入医学中心呼吸内科介入分中心主任医师洪城时,因身体严重缺氧,除了喘不过气来,还全身发黑。她到底得了什么病?

  洪城主任详细回顾患者病史及检查资料后,考虑她的肺动脉病变需要鉴别肺动脉狭窄与血栓病变,与刘娟沟通病情后,为她进行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进一步诊断,结果发现,大动脉炎已累及她全身多处肺血管。随着病变部位的血管炎症不断增生,血管壁变得越来越厚,管腔越来越狭窄,导致血流通不过,缺血、缺氧症状越来越严重。

  “病因明确就好办了。”随后,洪城主任带领肺血管介入团队为刘娟实施了肺动脉球囊扩张介入术。术后醒来,刘娟明显感觉到呼吸轻松了很多,血管打通,胸口不堵了,喘气的症状得到明显缓解。

  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是一种高分辨率光学成像技术,以前主要是用在心脏介入治疗领域,如判断冠状动脉内病变的性质、评估冠状动脉内支架的贴壁情况以及检测易损斑块等。这项光学成像技术分辨率可高达微米级,而且可在人体内动态、实时成像,有“活体显微镜”之称。

  2009年,在钟南山院士的指导下,团队率先将OCT技术用到肺血管疾病诊疗上。这项技术通过位于光纤顶端的探头发射光线,可对血管腔内的结构进行全方位扫描,相较于只能发现血管狭窄的肺动脉造影,能更加直观分辨出肺血管腔内的病变形态,帮助更好地制定手术策略,实施精准诊治,减少并发症的发生,进一步改善患者的预后。

  经过多年的努力,洪城主任和团队将OCT成像技术用在诊断和鉴别肺动脉血栓、肺动脉夹层以及慢性肺血栓、大动脉炎和纤维素性纵隔炎等引起的肺动脉狭窄方面,提升了此类肺血管疾病的诊疗水平,帮助像刘娟这样因长期误诊得不到有效治疗的患者明确诊断,从而采取正确的治疗手段。

  微创介入修复“心门” 九旬婆婆重获“心”生

  90岁高龄的吴阿婆(化名)“心门”出现“故障”——极重度二尖瓣返流使她反复胸闷气促不能平卧,快速型房颤发作时呼吸困难更是雪上加霜,甚至有濒死感,被送到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急诊,检查结果显示其心衰标志物BNP高达16000pg/ml,是正常值的160倍!

  “心脏彩超显示她二尖瓣钙化及关闭不全,导致左心功能严重受损,心功能分级已经达到最差的四级。”该院心血管内科介入分中心罗碧辉主任医师意识到情况危急,阿婆还伴有肺水肿、急性肾功能不全、肝功能不全,如果不及时修复二尖瓣、改善心脏血运,随时可能猝死。

  传统治疗需要开胸手术完成二尖瓣修复或换瓣膜。但阿婆年事已高,还有高血压、房颤等基础病,无法承受开胸手术。经多学科会诊反复讨论评估,专家们考虑通过心血管微创介入技术为阿婆“夹住”闭合不严的二尖瓣瓣叶,这种操作方式创伤小、恢复快,比较适合高龄患者。

  “手术过程中需要通过心脏下腔静脉-右心房-左心房-左心室将夹合器送入二尖瓣位置,将闭合不严的二尖瓣夹住,使得心脏左心室血液无法返流至左心房,重新恢复二尖瓣‘单向阀’功能。”据手术医生王慧勇介绍,二尖瓣钳夹术是一项精细化的操作技术,如此高龄的脆弱老人身上,因瓣膜病叠加心房颤动以及逐步加重的急性肾功能不全,更增加了手术难度。

  手术当天,广医一院多学科团队严阵以待。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引导下,医生顺利将导丝从腹股沟穿刺口经过数个“关卡”,最终进入左心房及左心室,使用特制的二尖瓣夹合器将二尖瓣前、后叶中部夹住,使二尖瓣在收缩期由大的单孔变成小的双孔,从而缩小二尖瓣的间隙,减少返流。经过两个多小时的“奋战”,这台让人“揪心”的介入手术终于顺利完成。

  术后,心脏超声对比发现,阿婆的二尖瓣反流束面积明显减少。术后第二天,阿婆就能进行简单的日常活动,这让她和家人喜出望外。

  术后一周复查结果显示,阿婆心衰标志物明显下降,肾功能不全得到有效改善,气促、脚肿症状消失了,阿婆很快便出院了。术后一个月,她生活能自理,胃口大开,基本恢复到发病前的良好状态。

  探索颅内支架择期植入 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年近60岁的罗叔(化名)8年前开始出现高血压,但没有规律服用降压药。去年7月,他遭遇了一场小中风,当时出现右侧肢体无力,言语不清,口角歪斜4天。过后,他落下了偏瘫,走路一瘸一拐,生活勉强能自理,但不能像往常参加工作和劳动,这让他很沮丧。想改善症状,必须在颅内放支架打通血管,但手术难度高、风险大,当地医院没法做。今年3月,罗叔又出现小中风迹象,偏瘫症状有所加重,他不愿放弃,于是来广医一院神经内科求医。

  “中风急性期最好是在4.5个小时内接受静脉溶栓,错过这个时间窗口,想通过急诊手术做动脉血管内治疗也不能超过24小时。”广医一院神经内科介入分中心教授田作军为罗叔做了全面检查,发现他颅内有陈旧病灶和新发梗死迹象,左侧大脑中动脉已经闭塞了,右侧大脑中动脉又重度狭窄。想解决偏瘫的问题,必须打通闭塞和重度狭窄的脑血管。

  罗叔想改善生活质量的意愿十分强烈。田作军和团队为他详细评估后,在他再发梗死后的第9天帮他做了右侧大脑支架植入+ 右侧颈内动脉球囊扩张术,一周后又施行了左侧大脑中动脉闭塞再通术。术后,罗叔症状明显好转,顺利出院。出院后,他不但没规律服药,还继续抽烟。三个月后他右侧肢体乏力再次加重,复查发现颅内左侧大脑中支架内再狭窄导致缺血症状,有再次手术特征,田作军在支架内再狭窄的部位为他做了球囊扩张术。术后,他右侧肢体肌力好转,第三天便顺利出院了。

  “像罗叔这类中风患者,以前错过了急性期基本没办法再介入治疗。”田作军坦言,目前颅内支架择期植入仍不是常规手术。不过,近两年来,其安全性和有效性在国内外相关研究中得到了肯定,但适应证和择期手术时机有讲究,而且还要权衡患者的年龄、病情与血管条件是否合适。在去年颁布的中国专家共识建议:有适应证的症状性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性患者,在急性缺血性卒中 2周后做血管内治疗可能是安全的,急诊取栓后进行补救性球囊扩张或支架成形术可获得良好预后。但这类手术的要求比较高,手术前中后任何一个细节不到位都可能导致手术失败,影响患者康复。

  “所以,我们一再强调:手术顺利结束不等于成功。只有患者临床康复,才是手术成功的标志。”田作军补充道。

  下肢动脉“堵”了 微创介入重开血运保住腿

  一年前,88岁的樊阿婆(化名)左脚开始隐隐作痛,发展到后来,钻心的痛折磨得她晚上都睡不安稳。除了疼痛加剧,樊阿婆发现左脚一个脚趾开始发黑、破溃,而且控制不住地抽动。子女送到她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血管外科就医。为她做了初步检查后,该科主任王海洋教授判断极可能是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导致的。后经影像学检查证实阿婆股浅动脉重度狭窄,左膝以下三条主要动脉血管有两条闭塞导致下肢严重缺血,这正是她脚痛、脚趾变黑、溃烂、坏死的原因。

  “随着年龄的增大,老年人容易出现血管硬化、衰老,加上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等基础病控制不力,血管更容易埋下健康隐患。”王海洋解释,比如樊阿婆就有多年的高血压,常年血压控制不太理想又未定期随诊,加剧了下肢血管硬化闭塞的进展。

  考虑到樊阿婆年事已高,身体状况又不太好,王海洋教授团队讨论评估后决定先帮她打通堵塞的血管重开血运,“保住左腿,以后才有生活质量。”

  随后,专家团队为她制定了药物涂层球囊扩张的介入方案。手术当天,樊阿婆接受了局部麻醉后,医生在股动脉上穿刺,取一个仅2毫米的小孔进入,经下肢股浅动脉和胫前动脉放置球囊,对闭塞血管进行扩张,再通过药物球囊对扩张血管固定,整个过程结束后再撤出球囊。

  王海洋介绍,药物涂层球囊扩张术实现“无支架化”,可以有效抑制术后血管内膜的增生,提高血管通畅率、减少干预次数,避免放置支架引发的再度狭窄等问题,为患者后续治疗留有更大的操作空间。

  手术仅一个小时便顺利完成。开通血运改善缺血状况后,阿婆足部渐渐有了温度,左脚疼痛感觉逐渐减轻,术后两天便能下地走动,晚上也能睡踏实了。为了避免后续感染,医生为她截掉了因严重缺血发黑坏死的脚趾,好在大部分的足部功能不受影响,恢复日常行走没有问题。

  王海洋说,以前传统的治疗只有开刀一条路,所以很多老人家担心手术风险大,即使血管出问题需要手术了也一拖再拖。现在微创介入不用开刀,可局部麻醉,对身体创伤小、恢复快,有的百岁老人都可以耐受。在他管理的病区中,很多有基础病的高龄老人通过多学科协作调整好身体状态后,仍能接受微创介入解除血管病变顺利康复。

  院长访谈

  多学科融合 促创新发展

  文/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翁淑贤 通讯员茹志娜、韩文青

  今年,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迎来建院120周年。近日,该院参与共建的广医一院娄底医院、广医一院横琴医院还双双获批第五批国家区域医疗中心。

  “这既是对我们的肯定,也对我们提出了新的要求。”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黄锦坤院长说,广医一院作为区域医疗中心的输出医院,要发挥高水平医院引领作用,自身更要勤练“内功”,把准高质量发展的方向,更好地带动协作医院共同发展。介入医学中心是该院继肿瘤医学中心、泌尿医学中心、睡眠医学中心后成立的第四个医学中心,是医院响应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的时代号召,持续优化学科布局、拓展学科平台的重要战略举措,也是满足老百姓就医需求的积极探索。

  “近年来,介入医学发展日新月异,介入诊疗技术已经渗透到临床各个学科,特别在交叉领域展现出蓬勃的发展势头。”黄锦坤院长指出,介入诊疗凭借其微创、精准、高效、并发症少的优势,已逐渐成为当前医学领域中最具活力、发展最快的学科之一。经过二十几年的探索和发展,介入的理念和技术如今在多个学科中获得长足的进步,其适用范围越来越广,给广大患者提供多一种治疗方式的选择,越来越多患者因此获益。

  “作为一家综合性的大医院,又是‘双一流’大学的附属医院,在做学科设置和资源分配时,我们有必要与时俱进地做出适当的调整,紧跟学科和技术的发展进行探索。”黄锦坤坦言。

  回顾学科发展历史,广医一院介入放射学科有着深厚的底蕴——自1990年起,该科便在伍筱梅教授带领下开展介入放射诊疗工作,是国内较早开展该领域工作的科室之一。经过30年的发展积累,目前已能开展涵盖血管和非血管的介入治疗技术,覆盖疾病广泛,特别是咯血治疗、肾出血治疗、肿瘤介入治疗方面有丰富的积累。2019年,医院正式设置独立的介入科,并在2022年引进中国抗癌协会肿瘤介入学专委会副主任委员熊斌主任为学科带头人并任介入科主任。此次广医一院成立介入医学中心,还聘请了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医师协会介入医师分会会长滕皋军教授担任中心首席顾问,中国科学院北京纳米能源与系统研究所研究员李舟为特聘教授,为医院介入医学的发展注入力量。而在上月底,广医一院包括介入科在内的医学影像科正式获批成为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

  “医院的发展,最核心、最关键还是学科的建设和医疗技术的创新。我们希望通过院内介入资源的整合,促进多学科交叉融合,联合开展研究,推动医院学科建设迈向更高台阶,为患者提供更多更优质的诊疗服务。”黄锦坤希望介入医学中心牢牢把握机遇,在介入医学领域不断探索,为介入医学的发展贡献力量。

 
     标题导航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整合多学科资源打造高水平介入医学中心~~~
   第A1版:头版
   第A2版:要闻
   第A3版:要闻
   第A4版:评论
   第A5版:学习贯彻市委十二届六次全会精神
   第A6版:要闻
   第A7版:要闻
   第A8版:对话广州女艺术家
   第A9版:要闻
   第A10版:经济
   第A11版:广东
   第A12版:大湾区观察
   第A13版:都市新闻
   第A14版:体育
   第A15版:健康周刊
   第A16版:文化
   第DGA13版:东莞新闻
   第FSA13版:佛山新闻
   第SZA13版:深圳新闻
   第ZSA13版:中山新闻
勤练“绣花功” 创造新“生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