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200多年历史的广钟再度转动、让残缺的古籍再现风华——他们,在广州修文物,他们,见证着件件古物焕发新生。
古钟表修复
让广钟重新走起来
日前,在故宫博物院钟表修复专家王津等的携手合作下,广州博物馆馆藏200多年历史的“清铜鎏金转花水法奏乐钟”再度转动了起来。
随着报时声响起,钟体上装饰的转花在转动,用来模拟水流的玻璃柱也在转动,让人好像看到一股清泉从山间涌出,如瀑布般飞流直下……广州博物馆和故宫博物院的专家团队心心念念的事情,终于成真。
文/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 卜松竹
图/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 廖雪明
(部分图由广州博物馆提供)
是门技术活 走时、打点、表演、音乐功能都要恢复
6月5日,广州博物馆与故宫博物院联合开展的古钟表文物修复合作项目正式启动,这是广博与故宫博物院成立“古钟表修复室”后的首个重要项目。广州博物馆副馆长曾玲玲介绍,此次故宫博物院的专家来广博修钟,共分四期,总计会修复约8台钟。馆方和故宫博物院专家们的心思挺一致,就是在做好这批钟的维护保养、改善其现有状况的同时,也希望能通过精心的调试,让其中至少一部分钟能重新走起来。
广州博物馆文物博物副研究馆员、文物保管部主任宋平介绍,广州是我国较早接触、制作机械钟表的地区之一,广州工匠通过学习进而以中西融会的工艺和机械技术独立制作钟表。20世纪60年代,故宫博物院调拨给广州博物馆一批清代广钟,成为馆中珍贵馆藏。它们也令两馆专业人员结缘。自20世纪80年代后,时隔40年,故宫博物院再次派出以王津、亓昊楠为首的团队,赴广州开展古钟表文物修复项目。
此次项目首批赶到广州的故宫博物院修复师杨晓晨向记者详细介绍了修钟的流程:
将待修的广钟从库房提到修复室之后,首先要观察它的伤况——“因为能看到的就是外观嘛,机芯在里面”——初步判断它的损伤的状况,研究修复方案。有些破损不是特别严重的钟,会试着先上上弦,如果还能动,说明保存状况还可以;如果完全不能动,那就得动手拆了。
因为很多清代广钟都是带表演功能的,所以接着就是怎么能把有关这些表演功能的机构先拆出来,把机芯取出来。
拆下来之后,按照材质——木质、丝质、珐琅、陶瓷、铜质等等——做一些检修前的检测,比如铜版画、珐琅,测一下它们的详细材质。这个步骤主要也是针对外观。
拆下来的机芯,得先观察,从外观上看有没有问题,然后再动手拆;如果发条还有劲儿,得先把发条的劲儿放掉,再一点点打开,变成两个夹板和很多零件;然后用煤油、洗金水及一些碱性溶液等对零件清理,有时也配合使用砂纸,除锈、除污,让它们尽量恢复原来的状态;如果零件有问题就要修,缺了尖儿要栽尖儿,缺了齿儿要补齿儿,发条断了要接发条;有时会遇到零件缺失的情况,如果有其他一样的钟也保存下来了,就以之为参照把零件补好。
接下来进行机芯组装,装好内部,装上夹板,进行调试,让走时、打点、表演、音乐等功能都恢复。通常需要让走时走一两天,看看有没有什么问题,“别走走停了”。如果没问题,这件钟表才算是修复完成。
修复步骤尽量可逆 留下详细、动态的记录
无论广钟还是西洋钟,涉及的材质都很多。与杨晓晨同期来到广州的修复师刘瀛潞表示,这次修的钟里面,有两座木楼钟,还有铜鎏金的钟等,修法自然有所不同。
木质的部分,如果哪里有起翘、变形,就采用针对木质材料的相关技术修复,比如压回、贴回,如果木头上有裂缝,还需要粘、补等,尽量找同样材质的。又比如螺钿装饰,有缺失也是用同样的材质给补回去。至于珐琅,一般需要先用一些树脂类材料进行补全,然后再进行彩绘。比较特殊的是钟表上的丝质部分,比如一些装饰小人身上的衣服,这些通常会交给织绣部门的同事去处理。还有,比如一些定时打开的卷轴画等,又需要采用类似油画修复的技术。
刘瀛潞和杨晓晨说,在动手修复之前,一定要搞清楚具体的材料细节,要对比之前的材料分析和修复记录,或者进行新的检测等,尽量保持补回去的材料和之前的接近,同时最新的修复记录也要记好,让以后修的人能更方便地查阅。伴随全过程都要拍摄照片,修前、修中、修后的每个步骤、每个环节,都要从多角度拍摄多张照片,进行全面详细的记录。钟表和别的文物的区别是它是动态的,所以必须拍动态的记录,记录下它表演等的记录而且要让修复的步骤尽量可逆,这样如果以后有了更好的修复技术,就可以用上了。
故宫博物院和广博的专家介绍,每座钟表都是手工制造,形状、构造、功能各不同,出现的问题亦不相同,需要对症诊断,甚至修复师们将零件一个个拆卸、清洁、组装归位后,调试时仍然会出现不能预估的情况。
比如铜镀金珐琅瓶变字转花开花钟,是典型的清乾隆时期广钟。在清洗它的机芯时,由于锈蚀,某些零件无法拆卸,需用煤油浸泡待松动再分离,最后用铜刷轻刷除锈。由于修复工作安排紧凑,临时购置铜刷会减缓进度。钟表保管员想起文物库房钟表存放架处有两个大信封,一直跟这座钟存放在一起。当即入库取出大信封,只见一个写着广钟钥匙,内装十几枚钥匙。另一个写着“广钟工具”的信封里装有6个小信封,其中1个故宫博物院小信封内装着铜丝、丝弦等工具,另外5个广州博物馆小信封上各写着物品名称和用途。据广州博物馆退休前辈回忆,1982年12月,馆方曾邀请故宫博物院的老师一行4人来广州修复广钟。这些修复工具可能是40年前那次修复工作留下来的,在完成修复工作后,当时的修复人员细心地整理好修复工具,并写上用途,文物保管员则将其保存至今。而这些工具则在今天继续发挥作用。
文化小课堂
广钟设计在当年就十分创新
杨晓晨说,故宫馆藏钟表有1500余件,在钟表馆里展出的有百件左右。“这些钟在民间可以说基本没有,它就是专门给皇家生产的”,他说,“它们和现代仍在使用的落地钟也不一样,不单是用来打点计时的,而是以表演为主,相当于是玩具。有时候你看好大一个钟,就特别小一个小表盘,其他都是表演,实际上就是皇宫里摆在那玩儿。”
“就我个人的感觉,广钟其实非常复杂,而且设计特别大胆”,杨晓晨介绍,比如我们看当时的英国钟表,它的表演样式比较传统,比如有一个表演机芯,走时另外有一个机芯,表演机芯上面最多带几个表演,一个跑人儿、一个水塔、两个转花儿;但是广钟呢,一个表演机芯带好多个表演,什么白猿献寿啊、渔樵耕读啊、开字开门啊、攀凳人儿啊,等等,尽最大可能去实现表演上的多样性。而且广钟的设计往往还特别好,比如渔樵耕读,“渔”能表演渔夫在钓鱼,“读”能表现书生在扇扇子;“洪福齐天”,小蝙蝠能扇翅膀;还有自开门儿、变对子,等等,都是广钟的创新。
在走时方面,广钟“一点儿都不差”。从部件的来源来看,应该是有多种渠道,有进口的部分,也有自己生产或者采买的部分;也有一些纯粹自己制作的钟。
妙手修古籍
故纸愈生香
镊子、毛笔、排刷、喷壶、针线……这些再寻常不过的小工具,在他们手里却如同手术刀一般,给残损的书页带来生命力。“灵惠虚和,心细如发。”明代《装潢志》中如是描述。日复一日埋首故纸,看似枯燥,却让时光沉淀,让历史活化,让古籍新生。他们就是古籍修复师。
走进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特藏部的古籍修复室,安静得似乎走进了另外一个时空,每个人都凝神静气,怡然自若。这里似乎是他们用手里的剪子从久远的古代剪出来的一段时光。裱台上铺着一张巨大的拓片,有很多虫蛀的痕迹,古籍修复师彭道友光把这张拓片铺平整就花了不少时间,需要揭起纸屑把碎片一一拼好,“这么大的一张需要四个同事同时开工,进度还得保持一致。”
文/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 孙珺
图/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 杨泽彬
修旧如旧 再现古籍“风华正茂”
北魏贾思勰在所著的《齐民要术》中记载:“书有毁裂,郦方纸而补者,率皆挛拳,瘢疮硬厚。瘢疮于书有损。裂薄纸如薤(音械)叶以补织,微相入,殆无际会,自非向明举之,略不觉补。”这是文献中有关古籍修复的最早记录,迄今已有1500多年的历史。
《装潢志》中说,“古籍重装如病延医。”彭道友就形容自己和同行是“古籍医生”,每天为不同程度受损的古籍“做手术”。“不遇良工,宁存故物。”也就是说,如果遇不到好的修复师,宁可保存破损的原貌,等候良工。这也正说明了,古籍修复对手艺、经验和判断力的要求非常高。修复古籍一个特别的做法是“补破不补字”,这是为了减少对古籍载体的损伤,还有一个原则就是要对古籍要最小干预,修旧如旧,不能随意“做加法”。
经过繁琐细致的工序,在古籍修复师手里,残破的古籍再现出当年“风华正茂”的模样,这样保存起来,“起码让后代能看到它们曾经存在的模样。”彭道友认为这就是古籍修复的一个意义。
20多道工序 精进手艺亦修炼内心
古籍修复到底有多繁琐?彭道友介绍,一本残损的古籍从开始修复到最后修好入库,大致要经过20多道工序。
拿到一本书之后,要拆线,拆完线之后标页码,页码不能给乱。标完页码之后是配纸,配纸学问就大了,因为经过时光洗礼的纸张颜色发黄,但因为时长和材质的不同,黄色还有很多细微的差别。买的纸往往达不到要求,这就需要他们自己染色。门口的一个柜子里放着几个装染料的瓶子,里面分别是:板栗壳、红茶、栀子等。不知道的还以为是个茶柜呢。用栀子的果实加水煮沸,水呈焦黄色。红茶煮沸后水呈深红色。根据所修复的原作的纸张色泽适量配兑。颜色要一次次地试,才能跟古籍保持一致。所以,从第一步起,这个工作就极度需要经验。
进入修复程序。首先要把需要修复的书页揭下来。很多古籍之前可能已经被修复过了,这需要把之前修复的纸再度揭开。这个过程非常考验人的耐心和细心。要一遍遍地用温水冲,一点点地揭开。
开始补洞,要用到浆糊。“浆糊我们也是用传统的手工自己调。”彭道友说。水池边有电子秤,用来精准称量淀粉。要根据纸的厚薄度调浆糊的稠稀度。这就涉及了化学知识。所以,修复古籍绝不简单等同于一个修修补补的活儿,而是涉及了非常广泛的知识。
修补的过程比绣花还精细,必须平心静气。“虽然天复一天似乎在重复一样的工作,但这个过程时间把人完全浸润其中,让人特别专注。我们没有人会去刷手机,因为没有那个时间,也没有那个心思。”古籍修复过程就是一个有着自身独特节奏的一件事。彭道友从2005年就来到省立中山图书馆,从事古籍修复工作,一干十几年,非常喜欢和享受这个工作。“慢工出细活。我们这里每个人都脾气很好。修复古籍对人真是全身心的修炼。”
修补完了一本书,并不意味着工序就完了。还要裁剪,标准看似简单:书平口正。其实也很有讲究。因为修复的位置不同,有的地方相当于多了一层纸,肯定就不平,所以需要敲平、压平,正常的话要压一个月左右。口正则需要书口墩齐,墩齐是个硬功夫。书页边缘多出的修补纸需要裁,不能不留边但是也不能留太多,离原作一根头发丝的距离最佳,这就太考验手工了。所以,修复师的剪刀使用得出神入化,前面的过程都无比斯文细致,到了这一步,个个犹如大侠,手起刀落。
“我们这个行业是无法被AI替代的”
由于需要大量的经验练习,这个职业的黄金年龄是35到45岁。“从毕业到35岁基本上是积累经验练手艺的时期,这个工作没有量的积累是达不到质的飞跃的,必须要一点一点打基本功,因为每本书的情况都不同,没有一个制式的解决方案。此外,还需要对于颜色具有很敏锐的审美力,所以,我们这个行业是无法被AI替代的。”彭道友说,“但是45岁之后,由于人的生理局限,如视力开始不好,体力开始退步,这之后更多的是传授经验。算下来,也就10年黄金期,真是一点儿都不能浪费呀。还有那么多古籍等着修复。”
古籍既是历史文化的一部分,更是城市史脉与传衍的立体记忆。社会各方对此亦有共识并积极努力。2008年,古籍修复技艺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在此之前,业内估计全国古籍修复师的数量都不到100人。到了2021年,全国古籍保护工作座谈会披露,我国古籍修复专业人员已超过千人。现在很多学校也有了古籍修复这个专业。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对古籍修复非常感兴趣,志愿投身其中。
2008年3月,广东省古籍保护中心在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挂牌成立,同时成立广东省古籍保护工作专家委员会。2014年,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入选“国家古籍保护中心人才培训基地”;2015年,建立国家级古籍修复技艺传习中心广东传习所;2016年,与南京艺术学院合作建立“文物鉴赏与修复专业教学实践基地”。
为更好地提高社会公众的古籍保护意识,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通过讲座、展览、公众演示、读者体验、网上直播、晒书活动、拍摄视频短片等多种形式,广泛宣传古籍保护知识与意义,拉近古籍保护与大众的距离。
就在我们采访的过程中,一位年轻的修复师一直在水池边低头俯身一遍遍用温水冲两页古籍,用小镊子一点点地揭开纸张,手法轻巧,不徐不疾。年轻的脸上散发着专注的光芒。古籍受损固然不幸,然而幸运的是,这些古籍遇到始终在传承的一代代“良医”,在他们的妙手下,时光流转,故纸愈生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