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兰清:广州市岭南古琴艺术 研究所所长
岭南古琴艺术广州市级代表性传承人
“伏羲制琴的时候说过:削桐为琴,绳丝为弦。古人认为,制琴最好的木头是桐木”,广州市海珠区建基路66号,广州书画专修学院内,广州市岭南古琴艺术研究所所长、岭南古琴艺术广州市级代表性传承人宁兰清向记者说。
自1998年开始跟岭南古琴名手谢导秀学琴,宁兰清现在已经有25年的琴龄。她最初可能不会想到,偶然的一次邂逅,会成为自己坚守终身的事业;而当年自己在老楼里潜心钻研的那门清雅艺术,会在短短的二十多年里,在它曾经光芒万丈的这片土地上,再次发扬光大,奏响时代的乐音。
循着箫声 走入学琴之门
介绍宁兰清进入古琴之门的,是画家杨燕来,“她当时从北京回来,去拜访谢导秀老师,我说‘要么带上我?我也想学。’这样就认识了谢导秀老师。”
“当时老师的学生并不多,他住在一栋老式居民楼的7楼,没有电梯。他经常在楼上吹箫,每次我们去上课的时候,就听着那个箫声上去。”宁兰清说,这20多年来,广州古琴已从一个专业的、小众的学琴团体,发展到吸引了一批喜欢传统文化、国学文化的群体,再发展到吸引了一批有着地域文化情怀、愿意传习地域文化的人来学习。
大概2003年之前,宁兰清和她的师兄师姐还只是“单纯地学”。当时全广州的这个小群体,可能也就200人左右。每年要做的事情有两件,一是去火炉山给岭南古琴大师杨新伦先生扫墓;二是采风出行,比如去崖山寻根等,并没有什么商业的活动。
“2003年古琴入选‘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是一个旗舰性的事件。”宁兰清说。古琴甫一入选,红线女艺术中心就做了一场以纪念杨新伦先生为主题的古琴专场音乐会,很多演艺界的名家来给古琴“站台”,“把岭南古琴很庄重地摆在了岭南文化的‘台面’上”。不久之后,谢导秀先生被评为非遗代表性传承人。政府的重视、古琴复兴的可能,令一群以60岁谢导秀为代表的广州琴人全情投入,将毕生的学养和满腔的热忱,投入到推广和传承的事业中。
从学童到师者见证传承之路
宁兰清的主要弟子中,有12个孩子,还有10个成年人,此外她还通过各种形式,教习过众多对古琴艺术感兴趣的人,“最初我是一个学琴的学生,后来成为他(谢导秀)亲手扶助的七木琴社的接班人,再发展到我有了下一代的弟子,这就有了一个传承的过程。”20多年间,宁兰清从一个单纯希望通过古琴修身养性的“学童”,变成了一位拥有自己的理论体系和发展方向,用琴与世界对话的、信心满满的琴人。
“如果古琴不是逢今天这个盛世,可能我会花更多时间做很多基础性的工作,比如习琴、教学或者整理教案。”宁兰清说,欣逢盛世,她多了很多展示跟交流的工作。
2003年,宁兰清就开始了“古琴进校园”的尝试。她说,广州是一个国际化的大都市,非遗保护传承很多工作是走在全国前列的,非常有创新精神,“比如广州市第九十七中学引入我的时候,就制定了岭南古琴的课程制度,以制度的形式,来维护、保证古琴进校园工作的推进。”广州市非遗保护中心等专门机构还不断结合最新的市场形势变化,推动传播形式的创新,比如组织、培训大家开非遗公开课、上抖音、开直播,等等,“让你大展身手。”
岭南古琴从不固步自封
广州书画专修学院内,“纪念杨新伦先生 谢导秀先生”左琴右书文化展正在举行。两位老先生抚琴的照片在满墙的精雅书画映衬之下,淡远悠然。宁兰清说,杨新伦是“琴心剑胆”,他的特点就是修身养性,而且非常侠气;谢导秀是学广东音乐出身,“琴心导秀”,既体现岭南古琴特色,又突出广东音乐的韵味;至于自己,则是“琴心树蕙”,希望能将琴背后的学养,福泽到日常的生活,比如心情的滋养、家庭的沟通、友人的对话。
宁兰清说,从岭南古琴前辈留下的资料中可以看出,他们有着广阔的交游网络,有着广纳博学的开放胸襟,陈白沙、黄景星、杨新伦、谢导秀……到今天百花齐放的传承人群落,岭南古琴从不抱残守缺,固步自封。从斫琴、弹琴到琴谱、琴文化,岭南琴派也不逊于古琴的任何一个流派,是中国传统文化土壤中,盛开的一朵美丽的花。
有姿有味
古琴很细腻很含蓄
就像呼吸脉搏情绪
“其实岭南人、岭南人家、岭南画派、岭南书法、岭南古琴,它们是可以融为一体的。这种融合的状态,可以培养我们的情怀和性情。”
“学习古琴,就是给我们开启一处心灵的驿站。如果你有心,可以让这个驿站,成长为心灵的家园。”
“古琴的最大特点,就是很细腻,很含蓄,就像你的呼吸,就像你的脉搏,就像你的情绪。”
本期统筹:章虹
文/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卜松竹
图/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王维宣
视频/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王维宣
实习生阎子安
剪辑/广州日报全媒体编辑高凯珅
实习生蔡梓珣、潘淑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