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版: A6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为了胜利那一天

1950年10月19日,中国人民志愿军跨过鸭绿江,和朝鲜人民共同抗击侵略者。
1952年,在上甘岭战役中,中国人民志愿军攻上537.7高地北山。
1953年7月27日,《朝鲜停战协定》在板门店签订。
白友成
张布清
姚剑辉、董燕伉俪
俞良恒
宫绍山
林宇辉(右)登门为烈士家属画像。
余发海的书房里堆满了为烈士寻亲的资料。
扫码看视频《那些可爱的人儿》

  这一战,拼来了山河无恙、家国安宁,充分展示了中国人民不畏强暴的钢铁意志!      ——习近平

  20世纪50年代初,帝国主义侵略者将战火烧到新中国家门口,把战争强加给渴望和平安宁的中国人民,英雄的中国人民志愿军高举正义旗帜,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同朝鲜军民一道,浴血奋战两年零九个月,赢得了抗美援朝战争的伟大胜利。

  这是正义的胜利!这是和平的胜利!这是人民的胜利!铭记抗美援朝战争伟大胜利,发扬抗美援朝精神,必将激励我们敢于斗争、善于斗争,知难而进、坚韧向前,以更加昂扬的状态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策划、统筹  邱敏、唐迎春、张浩、王俊   标题题字  王斌

  文字、图片  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肖欢欢、张丹羊、叶作林、冯秋瑜、程依伦

  回首

  抗美援朝老兵伉俪:

  “我们给儿子起名‘朝凯’”

  1949年,不满20岁的姚剑辉在湖南益阳的县立中学读书。湖南解放不久,她看到了一则征兵消息,便瞒着家人与几名同学一起报名参军。成为一名解放军战士后,她在部队卫校学习医学护理知识,因成绩优异被评为“模范学员”和“优秀共青团员”。抗美援朝战争爆发后,她怀着一腔爱国热情,申请加入中国人民志愿军,自告奋勇奔赴前线。

  救死扶伤

  在战地书写别样芳华

  伤口感染、断手断脚……抵达前线后,姚剑辉作为战地医疗队的医务人员,在人手和药品不足的情况下,救治伤员过程中不断遇到挑战。

  有时,志愿军医务人员需要到村子里救治被燃烧弹烧伤的村民。一次,姚剑辉和两名战友前往村子救治村民,在路上遭遇敌机的轰炸。为保护宝贵的药箱,她立即连人带药箱躲进麦地里,不久炮弹就落在不远处,炸出一个巨大弹坑。“当时应该要立即离开、隐蔽,但我又想保护医疗器械和药品。”回忆起当时的情景,姚剑辉庆幸自己命大,“爆炸溅得全身是泥,以为自己要被炸死。”

  还有一次夜间巡诊,姚剑辉为一名腹泻的战士送药后不久,防空洞就被敌机轰炸、扫射……“要晚走十分钟,就被敌机轰炸了。”姚剑辉说,在战场上,她多次与死神擦肩而过。

  抗美援朝期间,令姚剑辉印象最深的是上甘岭战役。那场为期43天的血战给她留下了残酷的回忆。那段日子里,她忙碌到分不清白天和黑夜。每天送来的伤员一拨接一拨,医护人员为每名伤员包扎处理,经常工作到很晚才会吃一点压缩饼干和炒面充饥。“连续一个星期我每天只睡了三个小时,闭上眼睛躺一会儿又要起来投入工作。”

  “对于四肢受伤的伤员,为避免进一步感染,会把他们的手臂、腿部锯掉……”姚剑辉的声音低沉了几分,轻叹道:“锯了,一辈子就是残疾人了,他们才二十几岁。我的心情很难受,但当时为了救命,没有办法。”

  在这场战争中,姚剑辉挽救了很多战友的生命。她至今仍记得,一次,阵地抬来一位大出血的战士。因失血过多,伤员快要进入休克状态,但当时的血浆已经用完。情急之下,她想到自己是匹配的血型,毫不犹豫输了300毫升血给对方,顺利完成了手术。

  结缘战场

  他们携手同行近七十载

  1953年7月27日,《朝鲜停战协定》签字仪式在板门店举行,抗美援朝战争取得胜利。姚剑辉因个人贡献突出荣获二等功两次、三等功和小功各一次。

  在朝鲜期间,她不仅挥洒着自己的热血青春,更找到了陪伴自己一生的挚爱。“当时,立二等功的女战士比较少,我突出的表现吸引了他。”姚剑辉说,战争结束后,经战友介绍,她和董燕相识。在抗美援朝战争中,董燕主要负责安排抢救伤员、修建铁路等后勤战地服务工作,多次不顾个人安危,冒着敌军的炮火,出色完成了各项任务。

  身处同一个战场浴血奋战,又有着共同的信仰,缘分将两个素未谋面的年轻人联系起来,结下了一辈子的情缘。在组织的关怀下,他们在朝鲜举办了没有仪式的婚礼。“两个单位的年轻人办了一场联欢会,就当是大家为我们庆祝结婚了,后来回国才补办了结婚证。”

  硝烟弥漫的战争终于结束,部分志愿军官兵从朝鲜回国。为了帮助饱受战争摧残的朝鲜恢复建设,姚剑辉和董燕继续留在朝鲜,为志愿军部队做好后勤保障,也为朝鲜人民提供医疗服务。

  “朝鲜老乡对志愿军竖起大拇指,经常给志愿军送各种小菜,联谊会上,我们和老乡们载歌载舞。”忆起当年与朝鲜老乡的鱼水情,姚剑辉仍历历在目。1954年,她回到国内,在锦州生下儿子。为庆祝抗美援朝战争胜利,夫妻俩特意给儿子起名为“朝凯”,寓意从朝鲜凯旋。

  从部队转业后,姚剑辉成为专业医务教育工作者,担任广东省人民医院护士学校校长,离休后又受聘到广东省卫生厅医学教育研究委员会工作,从事医护教育工作40余年,多次获得“优秀医学教育工作者”“三八红旗手”等荣誉。

  如今,两位九旬老人已牵手走过近七十载。战火纷飞的年代,尽管几乎每天都在遭遇血与火、生与死的考验,但他们从未有过退缩。“当时只想着怎么把敌人赶出去,保卫刚刚成立的新中国。”姚剑辉坦言,70多年前那段烽烟滚滚的岁月深深铭刻在他们心中,“能在祖国需要的时刻挺身而出,我们也算是人生无憾了。”

  (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张丹羊、叶作林 通讯员邱晓婉)

  抗美援朝老战士白友成:

  “为了我们的后辈不再打仗”

  1949年10月,白友成应征入伍。1951年,白友成跨过鸭绿江,投入反侵略战争。在战场上,他荣立三等功一次,于1954年回国。日前,记者来到老人位于珠海的家中,一同回顾这名老战士的独家记忆。

  退休后的白友成在珠海市拱北街道前河社区安度晚年。老人虽然白发苍苍,但精神矍铄、口齿清楚,讲起往事来慷慨激昂。

  在朝鲜战场上,白友成先后三次躲过敌机轰炸,死里逃生。有一次,白友成正在行军,突然听到一声惊呼:“飞机来了!”大家全体就近趴下,白友成卧倒在一片有绿草的黄土中,一颗炮弹落在距离他约5米远的地方,巨大的爆炸声后,他失去了知觉。当白友成从土石沙尘、弹壳残片堆里抬起头,发现身边的几名战友已经牺牲。

  1951年冬天,敌人再度对他所在部队营地进行轰炸。当时,白友成被派往团部警卫连当文化教员。当天中午,大家正在吃午饭,一架飞机从远处呼啸而来,对团部和警卫连驻地狂轰滥炸。这次轰炸,团部和警卫连遭受重创,和白友成住在一起的战友胡立军也被炸身亡。“我刚好去找战士们学习文化课,回来晚了。如果我回来得早,可能也已经牺牲了。”

  1951年,白友成在营部当通信员,有一天接到任务给前沿阵地营长送一封急信,从防空洞到前沿阵地大概两三公里,中间有一条河,看似距离不远,但敌人对河上的桥进行炮火封锁,要通过这座桥,随时都有可能牺牲。“我以最快的速度过桥,脑海里想着一定要把信送到,刚过完桥,一枚炮弹在我旁边不到百米处落下,等把信送到山顶营部指挥所后,因为实在太累,我坐在战壕里晕死过去了。”白友成说。

  在朝鲜战场上,酷寒的天气也让白友成记忆深刻。当时,朝鲜从9月就开始下雪,冬天行军时,雪水灌进鞋子里,脚冻得毫无知觉,躲在战壕里,雪落在身上,衣服很快就湿透了。由于腿脚被严重冻伤,连鞋子都脱不下来,只能拖着僵硬的双腿在雪地里爬行。后来,一位战地卫生员发现了他,把他送到野战医院抢救,他才苏醒过来。

  前年,电影《长津湖》上映,看到电影中的一些场景和台词,这位抗美援朝老战士想到了自己在朝鲜战场上的场景。看着看着,老人泣不成声。电影中“我们把该打的仗都打完了,我们的后辈就不用打了”“我们出生入死就是为了让他们不打仗”这几句台词触动了老人。“是的,我们当年在战场上和敌人拼命,就是为了我们的后辈不再打仗。”白友成说,当时只有一个信念,“只要有一口气,就要打下去”。

  在长达33年的军旅生涯中,白友成曾担任湖南省蓝山县武装部副政委、文化教员、副教导员及湖南省外贸公司军代表等职务。

  退休后,白友成来到珠海安度晚年。作为一名退役军人,他心系社区大小事,积极参加环境整治、污水治等社区公益事业,用大半辈子的实际行动,诠释了一名共产党员的初心和使命。

  (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肖欢欢 实习生祝明月)

  抗美援朝老战士俞良恒:

  “上战场前就做好了牺牲的准备”

  一身戎装,一生荣光。今年90岁的志愿军老战士俞良恒经历了硝烟弥漫的战争岁月,老人的胸部和左腿上至今还残留着两片弹片,每到阴雨天气,老人家的腿就开始酸痛。对此,他说:“哪个战士身上没有一点伤疤,弹片就让它留在身上吧,就把它当成我的勋章。”近日,本报记者来到这位老战士位于中山市的家中,听他讲述那段烽火岁月。

  俞良恒的老家在浙江丽水的一个小山村。一直在山上放牛的俞良恒,听到抗美援朝的号召,二话没说就报名了。1950年11月,17岁的俞良恒加入中国人民志愿军。据俞良恒回忆,在步行穿过鸭绿江,前往清川江阵地的过程中,敌机反复出现在上空,不时扔下炸弹和照明弹,把夜晚照得如同白昼一般明亮。

  俞良恒说,没有经历过战争的人不知道战争的残酷。“上战场前我就做好了牺牲的准备。”在朝鲜战场上,俞良恒共有3次与死神擦肩而过,其中一次最为凶险。那天,俞良恒正和战友们在营地上行走,敌人的飞机突然飞来,他们几个人赶紧躲到火车铁皮下面,接着就听见子弹打在车皮上面的声音,其中一颗子弹从他的后脑勺擦过。“那颗子弹如果偏1厘米,我恐怕就没命了。”

  1953年7月27日,《朝鲜停战协定》签字仪式在板门店举行,战火平息,和平到来。“《朝鲜停战协定》签订后,我们的营房终于可以打开窗了。指战员宣布我们胜利了,以后都不用再打仗了。大家都高兴得跳了起来。”

  1953年到1957年8月,俞良恒留在朝鲜,帮助朝鲜搞经济建设,包括修铁路、修公路、修房子。1956年12月26日,俞良恒回国结婚,婚后一周,他又奔赴朝鲜,继续为朝鲜经济建设出力。与此同时,他还在当地学习文化知识。“我以前是放牛娃,没读过一天书,也不识字。在朝鲜的这段时间,我每天都刻苦学习文化知识。”

  1957年9月27日,俞良恒奉命从朝鲜前线驻地返回辽宁安东。呼吸着没有硝烟的新鲜空气,再也听不到敌人飞机的轰鸣声和炮弹爆炸声,一切显得那么的平静美好,俞良恒的喜悦之情难以言表。但想到那么多战友在敌人的炮火下牺牲,俞良恒的泪水又忍不住掉了下来。

  和俞良恒一同从丽水参军的有6名年轻人,最终只有他和另外一位战友活着从朝鲜战场上回到祖国,另外4名战友长眠异国他乡。“出发前,我们还说打败敌人后要回老家吃红烧鱼。没想到,4位战友全部牺牲在战场上了。”回想起那些惨烈的战斗经历,他常彻夜难寐,怀念起战友,也不禁伤心流泪。

  (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肖欢欢 实习生祝明月)

  抗美援朝老战士张布清:

  “把这些故事讲给年轻一代听”

  张布清是抗美援朝战争的亲历者,今年91岁的他依然精神矍铄,说起话来中气十足。老人平时最喜欢用手机播放《中国人民志愿军战歌》,最爱看的也是战争题材电视剧。伴随着雄壮的战歌响起,老人似乎又回到了抗美援朝那段硝烟弥漫的峥嵘岁月。

  1953年2月,张布清跟随队伍乘坐火车前往朝鲜。到达时天已大亮,张布清在摇摇晃晃的火车上四处观察,突然,侦察员大喊敌机即将到来,命令战士们就地隐蔽。几分钟后,躲在树丛中的张布清和战友们便听到了敌机向火车扫射的声音,这是张布清对战场的第一印象。火车最后被敌人的炮弹炸成了几截,战士们通过运输车继续前行。“我到朝鲜的第一天就遇到了敌人偷袭,险些丧命。在往后的一次次交战中,我的恐惧逐渐减退,对祖国的热爱让我忘记了恐惧。”

  作为炮兵,张布清的任务很重。炮兵在执行任务时要运输迫击炮,因为没有足够的运输工具,他和战友时常要将迫击炮拆下来,通过马车运输,遇到难走的山路,战士们就抬着迫击炮,唱着歌前进。由于经常发射炮弹,听力受到很大影响,1953年春的一场战役中,敌人的一颗炮弹落在他身边,巨大的冲击波和响声让他当场失去知觉,虽然捡回了一条命,却落下了耳鸣的毛病。

  让张布清感动的是,尽管条件艰苦,志愿军战士和朝鲜人民却结下了深厚的情谊。当时,朝鲜老百姓只能靠在山上挖野菜、采树叶回家煮汤充饥,家中仅有的一点粮食也都捐献了出来。“战士们深受触动,后来,志愿军部队发起倡议,每天节省1两粮食,捐献给朝鲜人民,帮他们渡过难关。”

  1953年7月,《朝鲜停战协定》签订,张布清继续留在朝鲜,支援当地经济建设,直到1957年9月才回国。回国后,张布清被分配到广州的一家造船厂工作了十多年。上世纪80年代,老人来到深圳,参与深圳特区建设。

  谈起曾经的戎马生涯,老人似乎有说不完的话。他说,看着国家越来越繁荣富强,老百姓的日子越来越富足,他觉得自己和战友们的付出是值得的。“现在我们的生活多幸福啊,我为祖国感到骄傲。我愿意发挥余热,把这些故事讲给年轻一代听。”

  这就是张布清,一个把一生都奉献给了祖国和人民的老战士。

  (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肖欢欢 实习生祝明月)

  铭记

  抗美援朝纪念馆副馆长宫绍山:

  “愿我们身上都有一分‘英雄气’”

  “今年是抗美援朝战争胜利70周年,在这场战争中涌现出许许多多的英雄和英雄集体,他们的事迹和精神都是激励我们前行的强大力量。”在担任抗美援朝纪念馆副馆长近七年的时间里,宫绍山一直在思索该如何更好地向人们传播英雄的故事,他说:“希望通过各种形式的传播,让更多的人在了解抗美援朝历史的过程中多一分英雄气。”

  文/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冯秋瑜

  在地处辽宁省丹东市的抗美援朝纪念馆英雄墙上,五十多位特级英雄、一级英雄、一级模范的照片熠熠生辉,每每驻足在照片墙前面,宫绍山仿佛能感觉到英雄们在向他招手,带着他穿越时空,来到艰苦卓绝的前线战场。

  这些年来,宫绍山和他的同事们一直在摸索如何提升讲述和交流的效果,更好地向受众,尤其是青少年群体讲好英雄的故事。每当在研究中发现一些更为生动的细节史料,他总是欣喜地加入到对于英雄的介绍中,力求让参观者从“感受”开始,走近英雄、感悟英雄,进而铭记英雄、尊重英雄、学习英雄。

  宫绍山对记者讲述了让自己感触最深的几位英雄的故事。“谈‘血性’,比如孔庆三。在长津湖战役中,为了打掉敌人的火力点,24岁的班长孔庆三带领大家拉着一个步兵炮就到了一个山坡上,严寒天气下地面冰冻,光滑坚硬,无法构筑炮阵地。他就用自己的肩膀顶紧炮驻锄,用身体当起了炮架。炮手眼含泪水扣响了扳机,敌人的火力点应声飞上了天,可是孔庆三却因火炮后坐力的巨大撞击,整个人飞到了后面,被一块迸回的弹片击中,壮烈牺牲。”

  谈到“忠诚”,比如“钢铁营长”曹玉海。“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曹玉海作战勇猛,立战功7次,多次被评为战斗英雄和战斗模范。1949年6月,在强渡长江时他再次负重伤,组织上安排他转业,到武汉监狱任监狱长。在武汉东湖疗养院养伤期间,曹玉海收获了人生中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爱情,让这位从小就是孤儿的英雄感受到了和平生活的美好和幸福。然而,就在他们筹备婚礼期间,朝鲜战争爆发,老部队途经武汉北上,曹玉海毅然告别心爱的姑娘,坚决回到老部队投身保家卫国的战场,在激烈的汉江南岸阻击战中壮烈牺牲,年仅28岁。”

  谈到英雄的“智慧”,宫绍山说:“在武器装备与敌军相差悬殊的情况下,中国人民志愿军取得胜利的原因除了不怕牺牲、艰苦奋战的精神,更有灵活多变的战术,有懂得‘用头脑打仗’的英雄,一级战斗英雄郭忠田就是其中之一。在第二次战役龙源里战斗,郭忠田打了一个非常漂亮的伏击战。他们先于敌人赶到龙源里伏击,敌军发现有重兵防守后马上调飞机来轰炸,但轰炸的是郭忠田在半山腰挖的假阵地。轰炸后敌人以为没事了,又上来一拨人,结果又被郭忠田他们打了一次伏击。”

  “我们的英雄还有非常真实、可爱的一面。”宫绍山讲起了在一级英雄中唯一一个年龄没到“2”字头的小战士:李家发。“在家时哥哥很淘气,一看到父亲严肃的表情,就知道要揍他了,扑通就跪了下来。”李家发的妹妹和宫绍山聊起自己的哥哥时说。1951年6月,刚满17岁的安徽南陵少年李家发参加了志愿军。他主动拜老战士为师,刻苦钻研射击技术,只用了两个月的时间,就成为团里有名的“特等射手”,5发子弹全是接近满环。后来上级安排他担任排长的临时通信员。李家发仔细地观察敌人炮击的时间和地段,摸索规律,灵活地利用地形地物,总是能出色地完成任务,被大家称为“铁腿通信员”。

  “年轻的李家发是战友们心目中的‘小太阳’,谁要是让他唱歌,他马上就唱;看到谁不开心了,上去就是一个热情的熊抱,如果看到对方还是愁眉不展,照着人家肩膀就咬一口;看到战友稍微开心点了,拉着他就跳起舞来。总之,他在哪,就会把欢乐带到哪。然而,1953年7月13日,距离抗美援朝战争胜利仅剩14天,这个阳光又淘气的大男孩在金城战役中身负重伤,最后以惊人的毅力爬到敌人的大地堡前,用自己的胸膛扑到敌人的射击口上,挡住了敌人疯狂射出来的子弹。”

  近年来,涌现出多部抗美援朝题材的优秀影视剧,“但当你更多地了解到真实的战争背景和英雄的生动细节,仍会格外地感到震撼和敬佩。”宫绍山说。

  “神笔警探”林宇辉:

  用画笔让英烈与亲友“重逢”

  走进位于山东济南的林宇辉的工作室,一面英烈墙格外引人注目:170多幅手绘画像,均出自林宇辉之手。他们中有的留着胡须,约摸四五十岁;有的有一双笑起来像月牙的眼睛,长着一张娃娃脸;有的烈士头戴棉帽,身着军装,眼神格外坚毅;有的女烈士,则是神采奕奕,两条柳叶眉下是一双大眼睛,头上还梳着两条长长的辫子……如果看到这些画像旁的名字,了解到这些名字背后的故事,便会让人忍不住落泪:长着一张方脸、眼睛大大、皮肤黑黑的烈士周名,从小家境清寒,但却是格外英勇沉稳,在朝鲜战场上牺牲时年仅36岁;长着一双剑眉,眼神里满是笑意、模样格外清秀的萧永胜,在1944年便告别了新婚妻子和尚未出生的儿子,投身革命,并一路打到抗美援朝战争,1958年,妻子等来一张烈士证书;在一众照片中,还有一位让人过目不忘的女兵,那就是梳着两条粗粗的长辫子,长着一双大眼睛的文艺女兵戴儒品,作为重庆女子师范学校音乐系的学生,她能歌善舞,为了给战士们慰问演出,毅然走上前线,却不幸被流弹打中,牺牲时年仅19岁。

  这样的故事林宇辉一共有176个,而这个数字背后,是176名烈士和176个烈士家庭,这些烈士中有一大半都是抗美援朝的志愿军,如今,他们的子女大多七八十岁高龄。

  2018年,林宇辉发起“为100名烈士画像”的项目,那之后,他每天都会接到来自全国各地烈属的求助。无数烈属辗转找到他,请他用画笔“再现”亲人的容貌:有的老人带着自己做好的100多个鞋垫,前来“求助”;有的老人在病床上一笔一画地写下万字求助信;甚至还有的老人因身处农村,不了解互联网,只能辗转托人询问,耗时两年去寻找林宇辉,请求他为自己重现战友的模样;还有的老人甚至带着自己的儿子一同前来,告诉林宇辉“听我的妈妈说,他长得最像我的爸爸”……

  然而,画一名烈士并不容易,由于过去大部分志愿军烈士都未曾在家中留下影像资料,还原烈士的外貌特征难度很大。为此,他通过电话,甚至实地走访烈士的战友、亲属、当地曾见过烈士的老人,一遍遍核查。几年下来,林宇辉的足迹遍布15个省份、行程2万多公里。

  林宇辉说:“为烈士画像是一项抢救性的工作,随着越来越多抗美援朝老兵或见过烈士的老乡们离世,绘制工作会更难开展。”林宇辉今年66岁,由于长期伏案工作,高强度的工作让他的心脏有些吃不消:“画得越多越容易弄混,挖掘烈士相貌特征的难度也越大,往往需要构思和酝酿很久。”每天,林宇辉都是早上9点到达工作室,一坐就是数小时。 (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程依伦)

  湖北赤壁老民警余发海:

  为羊楼洞142位烈士寻亲18年

  92本记录,30多万字的考察文字、无数张车票与挂号信……出生于1951年的余发海,不顾重症在身,奔波数万里,为羊楼洞142位烈士寻亲18年。关于余发海的故事,记者曾在纪念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时,前往湖北赤壁的羊楼洞烈士陵园采访过余发海,了解他的漫漫“寻亲路”。

  2005年,已退居二线的地方民警余发海,受赤壁市政协委托,前往羊楼洞镇老营盘茶山进行红色文史考察,寻找一片烈士墓园。羊楼洞地处湘鄂赣三省交界处,余发海五次深入山林,最终在羊楼洞村的茶山后找到这片荒芜的烈士墓群——这里立着142座写有不同部队番号、籍贯涉及全国118县市的墓碑。为了给烈士找家属,他先后寄出了100余封信,独自走了几万公里的“长征路”,带烈士们“回家”。如今,埋葬在羊楼洞烈士陵园里的142位烈士,只剩十多位还未能回家。

  已72岁高龄的余发海曾患过双肾功能衰竭,身体向来不好,却始终不肯止步。如今,他又将寻亲路指向了另外两片墓园——湖北省咸宁温泉岔路口与汀泗桥赤岗村这两片与抗美援朝战争相关的烈士墓群,分别沉睡着92名和180多名烈士,记者查看名单发现,光是广东籍尚未找到亲属的烈士就有9人。

  余发海告诉记者,早在2010年,他就听几位原驻羊楼洞解放军第67野战医院离休志愿军老战士说,上世纪六十年代初,除了羊楼洞这片烈士墓,还有两片烈士墓分别位于咸宁温泉岔路口与咸安区汀泗桥镇赤岗村。2012年,余老前往当地档案馆查阅另两处烈士墓群的史料、抗美援朝烈士英名录,又前往墓园进行实地考察。“我已经老了,体力和精力都大不如前,希望你们这些年轻人可以接过为烈士寻亲的接力棒。”余发海说。

  (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程依伦)

  本版历史图片来源:新华社

 
     标题导航
   第A1版:头版
   第A2版:学习贯彻市委十二届六次全会精神
   第A3版:聚焦广州高质量发展
   第A4版:牢记殷殷嘱托 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走在前列
   第A5版:要闻
   第A6版:纪念抗美援朝战争胜利70周年
   第A8版:对话广州女艺术家
   第A9版:经济
   第A10版:体育
   第A11版:深锐周刊
   第A12版:深锐周刊
   第A13版:都市新闻
   第A14版:生活周刊·时尚·闲情
   第A15版:生活周刊·地产
   第A16版:生活周刊·美食
   第DGA13版:东莞新闻
   第FSA13版:佛山新闻
   第JMA13版:江门新闻
为了胜利那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