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竞争,说到底是人才的竞争。
只有打造吸引人才的“强磁场”,聚天下英才而用之,才能让人才与城市双向奔赴、彼此成就。最近召开的中共广州市委十二届六次全会明确提出,要建设粤港澳大湾区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城市和高水平人才高地“主引擎”。
“示范”也好,“引擎”也好,均需在“引才育才用才”六字上下功夫、做文章。
(一)
“磁场”强否?“磁力”劲否?
优秀的城市是有“磁性”的。
什么是城市的磁性?充足的就业机会、优越的生活环境、深厚的文化底蕴、广阔的发展舞台……汇成一条条“看不见”的“磁力线”,牵引人们纷至沓来,生活于斯,奋斗于斯。
习近平总书记在广东考察时提出,要推进粤港澳大湾区人才高地建设,形成高端科创人才聚集效应。在广汽研究院,总书记同战略科学家、高级工程师、大国工匠等各方面翘楚精英面对面,再次强调:“经济要持续发展,不要大起大落。这里面很重要的就是科技、教育、人才。”
作为改革开放排头兵,广州以强大的“磁力”吸引着天南地北的各类人才汇聚于此,“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在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与普华永道联合发布的机遇之城报告中,广州连续多年位居前列。
任何“磁场”都是动态变化的。
值得我们思考的是:今天,广州作为代表国家参与全球合作竞争的世界级城市,作为高质量发展的“领头羊”“火车头”,“磁性”是否强劲?政策“磁力”是否有效?能否对事关城市战略发展、科技创新、产业布局起到关键作用的高水平人才,真正有效产生“磁吸效应”?
在这方面,一些省市的做法值得借鉴。比如,上海率先试点外籍人才口岸签证、外国毕业生就业政策,在高校试点设立“基础研究特区”,在体制机制上为科研人员松绑,鼓励他们勇闯“无人区”……都具有先行一步的探路意义。
对标高标,见贤思齐。广州要把人才强市建设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系统谋划,全盘布局,从制度上促改革,从不足中找思路,以创新的理念、思路、举措突破困局,形成有利于引才育才留才用才的机制体制。
如此,方能让广州的“强磁场”释放更强“引力波”。
(二)
增强磁力 广聚英才
打造人才“强磁场”,磁力从哪里来?我们必须深刻领悟总书记教给我们的“聚天下英才而用之”方法论。
用好磁石,做好“聚才”真功夫。
用一贤人,则群贤毕至。在正定工作时,为招揽科研能人武宝信,习近平同志夜赴石家庄,在小区里一栋楼一栋楼高喊寻人,最终深深感动了对方。这种求贤若渴、礼贤下士的精神和态度令人由衷钦佩、值得我们领悟学习。
聚人才,聚的就是人心。近些年,城市间的引才大战愈演愈烈,引才政策层出不穷,要想胜出,就必须以当年正定县出台“人才九条”的魄力,用“五百金买马骨”的诚意延揽人才,用“不拘一格降人才”的胸襟爱才惜才,推进差异化、针对性、辨识度高的“广聚英才”人才工程,完善重点产业人才开发路线图,精准制导、靶向引进,形成人才的聚集效应、虹吸效应。
增强磁矩,具备“天下”大视野。
“东西南北中,发财到广东”—— “财”既指钱财,也可理解为人才,有人才方能聚钱财。改革开放以来,正是来自全国各地各领域的人才,成为广州快速发展的强劲驱动力。具备汇聚天下英才的全球视野、开放胸怀,就掌握了增强城市“磁力”的钥匙。
聚天下英才,汇八方之智、借天下之力。毛泽东同志提出的“五湖四海”标准一直是我们党选人用人的优良传统和宝贵经验。习近平总书记也多次强调,用人要坚持五湖四海原则。我们放眼天下、五湖四海求人才,既应体现地域上的广泛性,亦须立足延揽天下各类型人才的理念,大胆冲破旧有条条框框束缚,打破地域、部门、行业、身份限制,唯贤是举、选贤任能,既要选“高精尖缺”创新型人才,也要选“土专家”“田秀才”实用型人才。
摆正磁极,“才尽其用”是关键。
聚才的目的是用才。用好人才要不拘一格,为各类人才提供充分发挥才干的舞台。打破非党人士不能担任正职的惯例,大胆起用颇有管理才干的作家贾大山担任县文化局局长——习近平同志在地方工作时的创举,为我们生动诠释了活用人才、用好人才的方法论。
重视人才,关键在于“用好”。花大力气引入的高水平人才,必须与城市发展战略、产业布局相契合。同时,我们的产业环境、技术环境、投资环境,必须让人才有足够用武之地,让他们来了就能迎风生长、枝繁叶茂、果实累累。
用好人才,还要重视育才培才。广州是科教强市,拥有大湾区内五成的高校和国家重点实验室,要将科教优势转化为人才优势。比如,如何支持在穗高校围绕广州急需紧缺调整优化专业学科设置,鼓励企业与高校、职校联合培养人才,应成为未来重要的现实命题。
“筑黄金台,得人才者得天下。”昔时,燕昭王为智者郭隗筑黄金台,引众多名士慕名而至,最终凭借人才优势赢得先机。
筑好政策、制度和配套服务措施的“黄金台”“招贤台”,必将催生巨大的“磁场效应”,引得万千“凤凰”来,在广州这片热土上筑巢安家、建功立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