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版: A9版 上一版  下一版
夏日泳场卫生安全备受关注

安心畅游 攻略来了

泳池是否卫生安全,牵动着家长们的心。
夏日炎炎,游泳成为不可多得的消暑降温之选。

  夏日炎炎,除风扇、空调外,泡水、畅泳无疑是不可多得的消暑降温办法。近期,广东全省各地游泳场所客流量明显增多,游泳场所卫生安全再次受到广泛关注。

  卫生监督部门会盯住哪些泳场指标?不合格的问题有哪些?该如何挑选卫生泳池?游泳时要如何保障自己和泳友的卫生安全?夏日泳场安心畅游指南来了!

  文/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何雪华

  通讯员粤卫监、粤疾控

  图/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骆昌威

  泳池卫生吗?盯住七大指标

  记者了解到,为及时发现并消除游泳场所存在的卫生安全隐患,卫生监督机构正在开展游泳场所专项监督抽检,督促经营单位强化卫生管理制度、落实净化消毒措施。

  省卫生监督所专家介绍,对于游泳场所的监督检查和水质抽检,检测项目包括泳池水浑浊度、PH值、游离性余氯、尿素、菌落总数、大肠菌群及浸脚池游离余氯等七大指标。

  1.游离性余氯:游离性余氯指标可以反映泳池水的消毒效果,水中氯含量过低则达不到消毒效果,含量过高就会产生比较浓的刺激气味使泳客感到不适,而且还会对眼睛、皮肤、黏膜产生刺激,严重时还会导致皮肤病、角膜炎等。我国《公共场所卫生指标及限值要求》(GB 37488-2019)明确规定,池水中游离性余氯应控制在0.3~1.0毫克/升,既能达到消毒效果,也不会对人体产生危害。

  2.浑浊度:说白了就是“水清不清”,国家规定的浑浊度标准值是≤1度。

  3.尿素:尿素指标则是反映池水处理效果,人的汗和尿里都有尿素,如果泳客在下水前没有进行淋浴,或泳池没有补充足量新水,都有可能导致游泳池水中的尿素含量不断积蓄,造成尿素超标。尿素标准值是≤3.5毫克/升,如果超标就说明游泳池没有及时、足量补充新水。

  4.pH值:影响人体舒适感官和游泳池硬件结构的外观及使用寿命,还影响氯消毒剂的消毒活性和池水对污染物质的缓冲能力。pH值指标的国家标准卫生要求是7.0~7.8,在此范围内能保证泳池水中消毒剂的活性,使含氯消毒剂消毒效率最高,可通过足够的补水量进行调节。

  5.细菌总数:对于人工游泳池水质细菌总数的卫生标准值是≤200个/毫升。细菌总数超标容易引起红眼病、流行性结膜炎、中耳炎等。

  6.大肠菌群:大肠菌群都是直接或间接地来自人和温血动物的粪便,它的存在表示水中可能有致病菌,进入人体后易引发肠道疾病。我国标准规定游泳池水中大肠菌群不得检出。

  7.浸脚池游离余氯:我国卫生标准为5-10毫克/升。

  想安心畅泳?

  三招挑选泳池

  第一,看场馆内是否悬挂有卫生许可证和水质检测报告,并且是否在有效期内。

  第二,看游泳场所卫生信誉度等级、场所每日公示的水质自测数值,及通过肉眼观察池水的清晰度等方式综合判断。卫生信誉度分为ABC三个等级,等级越高表示卫生状况越好,其中A级为优秀,B级良好,C级为一般。

  第三,看更衣室。看环境是否整洁干净,有没有积水、积垢,有没有堆放杂物等。

  两看水质好坏

  第一,用眼睛看!可以通过观察泳池水面上的漂浮物、水中悬浮物和水底沉积物量的多少来辨别水质的好坏。好的泳池水质,池水要清澈透亮,池底清晰可见,游泳场馆还要在醒目位置公示水质的检测结果。

  第二,用鼻子闻!可以贴近泳池水面闻一下水的气味,如果水面上刺激性气味很强,甚至呛人,则有可能是泳池投放的含氯消毒剂过量。

  七个事项要做好

  1、泳前先淋浴,消毒脚部

  游泳前一定要先淋浴洗尽身上的污垢、汗液,再通过洗脚池浸脚消毒。浸脚池水中含有较高浓度的消毒剂,可以有效消毒脚部的细菌和真菌,减少向泳池带入污染物。

  2、皮肤破损最好别下水

  皮肤状态不好,例如过敏、出现破损时,哪怕只是蹭破皮,也最好不要去游泳。游泳时间应以一小时为宜,当皮肤开始发皱甚至发白时,意味着皮肤自我屏障功能下降,应停止游泳,作适当休息。

  3、严重心血管病患者不能游泳

  有严重心脑血管疾病(比如风湿性瓣膜病、冠心病、较严重的心律失常等)的患者不建议进行游泳活动,记得提醒患有此类疾病的家人朋友。

  此外,为了他人和自身的健康安全,遵照禁泳提示,患有甲型、戊型肝炎等肠道传染病、重症沙眼、急性出血性结膜炎(红眼病)、性病等传染病,中耳炎、精神障碍等疾病及酗酒者,严禁进入泳池。

  4、戴上硅胶帽

  游泳池水中消毒剂过多,会让游泳者的皮肤或头发干燥,游泳前可选用防水性能较好的硅胶帽,并且避免游泳时间过长,游完泳后,尽快清洗皮肤及头发,将残留的消毒剂清洗干净。

  泳客应自带泳衣泳裤,为了避免交叉感染,游泳场所禁止出租泳衣泳裤。

  5、游泳前摘除隐形眼镜

  在游泳前,一定要摘除隐形眼镜,戴上专用的游泳镜,同时也会减少结膜炎的感染概率。

  6、及时清理耳内残水

  如果耳朵进水,要及时清除耳内残水,否则可能会引起中耳炎、外耳道炎。若耳内进水,可以头偏向一侧,单腿站立,用力跳数下,再用棉球清理干净残余水分。

  7、做有素质、高素质的泳客,不在泳池内搓澡、大小便,共同维护泳池的水质卫生。游泳时注意不要吞咽泳池中的水。

  如何避免儿童溺水?

  暑假来临,少年儿童溺水事故高发期到来。广东省疾控中心提醒各位家长:溺水是儿童的头号杀手,是我国及广东省1~14岁儿童首位死亡原因。我国每年死于溺水的儿童约1.2万。如何避免孩子溺水?广东省疾控中心专家给出重要提醒:

  游泳前准备:

  1.教导孩子,四种情况不宜游泳

  身体状态欠佳时不宜游泳,如疲倦、生病、生气等;

  切勿在饥饿或过饱的状态下游泳,通常饭后一小时以后才能下水;

  禁止酒后游泳;

  禁止剧烈运动后游泳,当你满身大汗,浑身发热时下水游泳,极易引起抽筋、感冒等。

  2.带齐游泳装备

  下水的装备要带齐全,包括泳镜、泳衣/裤和泳帽;不会游泳或游泳不熟练者需要佩戴足够安全的漂浮设备。

  要注意的是,充气臂圈、充气游泳圈等只是娱乐玩具,并不能完全保障安全。

  3.孩子要做好的其他准备

  清楚自己的游泳水平,不可过于自信而贸然下水及下水后逞能;

  下水前,先做热身运动,把身体各个关节活动开;

  若水温低,应在浅水区用水淋洗身体,待适应水温后再下水游泳;

  下水前要与成人清楚约定求救手势,以备急用。

  游泳时注意:

  游泳时禁止危险行为,包括与同伴开过分的玩笑和动作,如将同伴压入水中。

  在游泳中如果突然觉得身体不舒服,如眩晕、恶心、心慌等,要立即上岸休息或向同伴打手势求救,尽快上岸。

  游泳持续时间一般不应超过1.5至2.0小时。

  不合格的问题有哪些?

  从6月份开始,广东全省各地陆续开展游泳场所专项监督抽检,对5151间游泳场所开展现场监督检查和水质抽检。截至7月20日,已完成了1531间游泳场所水质检测,合格率为91.9%。检查证实,泳池水质总体是良好的,但也发现了一些不合格的问题。

  比如深圳市第一批共抽检游泳场所343家,其中合格有327家,合格率95.34%;不合格有16家,不合格率4.66%。抽检不合格的指标主要为尿素、pH 值、菌落总数和游离性余氯。

  对于抽检不合格单位,卫生监督部门责令其立即整改,检测合格后方可对外营业。深圳市卫监部门还表示,将继续开展第二、第三批次的游泳场所水质抽检工作。

 
     标题导航
   第A1版:头版
   第A2版:要闻
   第A3版:学习贯彻市委十二届六次全会精神
   第A4版:全过程人民民主进行时
   第A5版:要闻
   第A6版:粤韵周刊
   第A8版:要闻
   第A9版:要闻
   第A10版:国内·国际
   第A11版:区街
   第A12版:广告
   第A13版:经济
   第A14版:文娱·广东
   第A15版:视觉
   第A16版:体育
   第DGA13版:东莞新闻
   第FSA13版:佛山新闻
   第SZA13版:深圳新闻
安心畅游 攻略来了
文化和旅游部:切实提升暑期旅游景区开放管理水平
暑期那些不可忽视的交通安全细节
广东6月以来全省累计查处客运车辆违法违规案件3487宗
省、市总工会女职委先后启动爱心托管班补助申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