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版: A5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中山八环岛非机动车道有了新变化

新设置的7处非机动车等待区中,有一处细化了路面标志。 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邱伟荣 摄
珠江大桥下桥位第二条出口道 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邱伟荣 摄
扫码看视频

  交通大整治进行时城市在行动

  广州日报讯 (全媒体记者张丹羊 通讯员交宣)中山八环岛非机动车过街路径有了新变化。记者昨日从广州市公安交警部门获悉,广州交警近日通过改造环岛部分人行道等措施,进一步完善并规范非机动车过街通道及配套设施,打通了中山八环岛非机动车道过街路径,实现了“环岛微循环”。

  中山八环岛位于荔湾区西北部,由珠江大桥、黄沙大道、南岸路、中山八路、铁路高架桥等组成的环岛,是连接荔湾老城区、大坦沙岛和芳村地区的重要干道。该点位非机动车出行需求高,但环岛内部缺乏连续畅通的非机动车过街通道,机非混行现象严重,存在交通安全隐患。

  对此,通过多次实地调研,结合该路口的交通特性,广州交警会同荔湾区住房建设和园林局共同研究,提出了非机动车道环岛微循环的过街优化方案。今年6月,广州交警发布公告称,将在中山八花圈环岛逐步开展交通组织优化调整,通过改造环岛部分人行道等,进一步完善并规范非机动车过街通道及配套设施,优化珠江大桥西往东方向机动车通行秩序。

  昨日上午,记者在现场看到,中山八环岛处,大部分电动自行车骑行者在新划设的非机动车等待区,根据非机动车信号灯的指示通行。新设置的7处非机动车等待区中,有一处还根据通行方向,比如“黄沙大道”“双桥路”等,进一步细化了路面标志。

  “本次改造主要体现在非机动车过街路径的‘环岛微循环’和四个新变化,有效解决了非机动车‘无路可走’、机非混行、等待空间不足、信号灯指示不清等问题。”广州市公安局交警支队秩序设施大队吴警官说,该改造措施已完工,请广大交通参与者根据道路实际标志标线指示通行。

  具体而言,“新通道”体现在改建下沉环岛东西两侧部分人行道为非机动车道;“新宽度”,是指通过调整车道断面拓宽非机动车道,并设置机非隔离栏;“新开口”为开通珠江大桥下桥位第二条出口道;“新规则”体现在规划了7块非机动车等待区,设置非机动车过街通道,并配套非机动车专用信号灯,形成非机动车道环岛微循环。

  记者从交警部门了解到,近期,广州交警重点围绕交叉路口慢行系统的完善和整体通行效率的提升,精细研定优化方案,通过调整路口布局、优化车道分配等,逐步完善路口非机动车过街通道,减少机非混行,改善通行秩序。据吴警官介绍,今年来,广州交警已实施“双微改造”点位15个,优化解决各类交通问题80余处,经第三方机构评估,整体改造后的通行效率平均提升了5%以上。

  新变化

  新通道:改建下沉环岛东西两侧部分人行道为非机动车道;

  新宽度:通过调整车道断面拓宽非机动车道,并设置机非隔离栏;

  新开口:开通珠江大桥下桥位第二条出口道;

  新规则:规划了7块非机动车等待区,设置非机动车过街通道,并配套非机动车专用信号灯,形成非机动车道环岛微循环。

 
     标题导航
   第A1版:头版
   第A2版:要闻
   第A3版:学习贯彻市委十二届六次全会精神
   第A4版:全过程人民民主进行时
   第A5版:要闻
   第A6版:粤韵周刊
   第A8版:要闻
   第A9版:要闻
   第A10版:国内·国际
   第A11版:区街
   第A12版:广告
   第A13版:经济
   第A14版:文娱·广东
   第A15版:视觉
   第A16版:体育
   第DGA13版:东莞新闻
   第FSA13版:佛山新闻
   第SZA13版:深圳新闻
中心六区道路临时泊位调整
中山八环岛非机动车道有了新变化
“北上”港澳单牌车突破50万辆次
麦子菜籽过秤忙
广东公安开展夏夜治安 巡查宣防集中统一行动
广州警方开展夏夜治安巡查 宣防第二次集中统一行动
广州7月中小客车增量指标 竞价指标共4000个
广河高速、增从高速35个出口 打造“声光触”防疲劳干预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