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版: A6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从化莲麻村与院校结对共建 推动传统纸文化传承

流溪古法纸艺重焕青春

路国忠展示传统造纸工艺。

  广州日报讯 (全媒体记者曾卫康 通讯员黄颖瑶、李晓彤摄影报道)旧时造纸繁盛地,家家纸业家家制。记者走进广州市流溪纸发源地吕田镇的莲麻村,发现古法纸艺正重焕青春。

  广州从化,清代便有村民伐竹造纸,从化区吕田镇曾因造纸业繁荣被称为“纸峒”,清代《广州府志》记载:“竹纸,出从化之流溪堡,居民以竹造纸”,其中流溪纸发源地便是吕田镇的莲麻村。

  吕田镇莲麻村车步社,这里山高林密,风景优美,漫山的翠竹成为了流溪纸最好的天然原材料。“如今村民的造纸坊在这里基本已看不见了,但是密林里一处造纸场遗址依然能清晰可见往日造纸文化的繁荣。”在车步社古法造纸传承人路国忠的带领下,沿着蜿蜒的村道,穿过竹林,数个大小不一而又略有规律的石坑跃然眼前。“这些就是遗址上的浸竹池和抄纸池。”

  路国忠边说边带领着众人前往自己的造纸小作坊,这里还是村里最传统的红砖瓦房,面积不大,但是屋里摆放着的两个竹浆池以及一叠刚刚晒好的竹纸,颇有返古归真的味道。

  路国忠说,造纸是一个苦力活,从原料到成品,要历经选材、削青、浸竹、制浆、抄造、干燥等工序,需要耗时大半年的时间,其中的艰辛,估计只有造纸人才能体会。“曾经,这里家家户户都造纸。如今,造纸产业在这里基本上见不到了,但是造纸的技艺手法仍然延续到了今天。”路国忠说。

  流溪纸的古法造纸技术随着制造业的发展逐步没落失传,流溪纸作为当地文化振兴的重要一环,对于推动莲麻村实现全面振兴有着深远的意义。近日,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轻化工技术学院“青春启航”小分队走进莲麻村传承推广流溪纸文化,无疑为路国忠等当地村民打了一剂“强心针”。

  早在2022年,广东省造纸学会岭南造纸文化研究会副主任、《岭南造纸文化研究》丛刊副主编林润惠与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张舒心博士带队通过史料研究与技术升级成功地复原了古法流溪纸并应用于各类纸文化创作。在团队的反复摸索下,流溪纸制造技术的升级已实现阶段性突破。在保留古法工艺的基础上,团队正在升级造纸技艺加入当地特色的花草制成花草竹纸,从而更好地迎合现代人对于纸的艺术审美观念。同时,团队完善了整个古法造纸设备,人们可以直观体验古法造纸的乐趣,了解传统竹纸工艺。

  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轻化工技术学院党委与莲麻村党支部进行党组织结对共建,是以创新探索乡村振兴发展的一项重要举措,更是推动传统纸文化传承发展的关键环节。“我非常希望在专业团队的帮助下,可以让流溪纸文化得到有效的传承和保护,让更多人从这一张‘纸’了解莲麻历史,我们也会坚定文化自信,继续推动这个传统文化发扬传承。”路国忠说。

  本系列报道设立读者反馈邮箱(地址:gzzh100@126.com),欢迎提供线索和建议意见。

 
     标题导航
花都区梯面镇引导瘦身鱼养殖走向专业化、特色化、品牌化~~~
从化莲麻村与院校结对共建 推动传统纸文化传承~~~
竭“金”所能,“工”赴山海~~~
   第A1版:头版
   第A2版:聚焦市委十二届六次全会
   第A3版:聚焦市委十二届六次全会
   第A4版:聚焦广州高质量发展
   第A5版:牢记殷殷嘱托 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走在前列
   第A6版:要闻
   第A7版:要闻
   第A8版:都市新闻
   第A9版:理论周刊
   第A10版:经济
   第A11版:广东
   第A12版:广州文明导报
   第A13版:深度
   第A14版:体育
   第A15版:博览周刊·阅读
   第A16版:博览周刊·诗意
   第FSA13版:佛山新闻
   第SDA13版:顺德金版
山泉水养出“瘦身致富鱼”
流溪古法纸艺重焕青春
广东工行为强县兴镇富村建新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