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部剧带火一座城,在《让子弹飞》《叶问:终极一战》《狂飙》《美人鱼2》等大家熟悉的大片中,观众总能看到一些熟悉的“湾区元素”。广东作为中国的经济大省之一,影视产业近年来呈现出持续增长趋势。根据相关统计,目前广东共有近千家影视制作公司,其中大部分都集中在珠三角地区。广东还拥有多家大型影视基地,这些基地不仅为影视企业提供了制作环境,也为广东的影视产业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撑。气候宜人、政策向好、产业链完备……这些优质的条件都为广东影视产业的壮大提供了强劲的动力。
影视基地全面发力,多个城市正合力打造湾区“好莱坞”。
文、图/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黄文生、黄岸、高敏华、刘鹏飞、马骏
现状
剧组纷至沓来 热播影视剧层出不穷
地处增江河畔的1978电影小镇,是广州市首批专业影视拍摄取景基地。近年来,1978电影小镇通过完善拍摄设施和配套服务,吸引了众多国内外剧组前来,拍摄了《旷野之镜》《进击的金秘书》、广东汉剧戏曲电影《金莲》《巢战3》《一树桃花千朵红》等30余部影视作品。
而在邻近广州的佛山,近年来也持续推动南方影视中心和粤港澳大湾区影视产业合作试验区建设,不仅承办了中国金鸡百花电影节,还持续打造功夫电影周等活动,并将金南狮网络视听盛典升级为中国佛山网络视听艺术周,为影视业界提供高端的行业交流平台。不遗余力取得显著成效,政府和企业的双向奔赴为佛山构建了完备的影视产业链。佛山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佛山现有2个影视城、10个影视产业园区和基地以及近80个特色古村落等影视取景点,聚集了影视相关企业1800多家。目前佛山累计出品网络电影、网络剧近300部,票房超过25亿元,影视产业、网络视听产业都呈现出蓬勃发展势头。
在广东东南面,距离佛山约170公里外的惠州,近年来各种影视剧的拍摄也如火如荼地展开。《何以笙箫默》《美人鱼2》《亲爱的》《扫黑·决战》《穿越火线》等一大波带有“惠州元素”的影视作品纷纷亮相荧屏或银幕,每年约有10余部影视剧全程在惠州取景拍摄。自2019年至今在惠州取景拍摄的影视剧高达80多部,且每年呈递增趋势,仅去年就有31部影视剧在惠州拍摄生产。影视剧巧妙“代言”,惠州影视行业渐渐声名鹊起。
2023年电视剧《狂飙》的一路热播,让更多人把目光投向了侨乡江门。但实际上,江门的影视产业早有扎实的基础。2004年,江门投资2000多万元修建赤坎影视城,导演王家卫为拍摄《一代宗师》包下赤坎影视城整整3年,拍摄期间实行全面封闭。近年来,《让子弹飞》《一代宗师》《狂飙》《亲爱的》《除暴》《误杀2》等影视作品,都把江门作为主要拍摄地。据不完全统计,仅“十三五”期间,就有超过20个剧组到江门取景拍摄。
举措
出台新政提供“保姆式”服务
产业的发展,离不开政策的支撑。为了促进影视行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广东各地相继出台了相关的扶持政策。
早在2019年6月14日,广州增城区就出台了《增城区促进影视产业发展若干意见》,这也是广州市内首个出台影视产业利好政策的行政区。该文件出台以来,广东省电影行业协会积极参与增城区影视产业发展,提供政策解读、电影专业人才培训等工作,在增城区举办多次行业研讨活动,把会员单位、行业资源吸引到增城。2022年,增城区又印发了促进影视产业发展若干规定(修订版),其中明确提出,设立增城影视专项扶持资金用于支持影视产业发展,鼓励发展影视产业园区。对园区运营方,根据入园影视企业数量给予奖励。入园影视企业达150家以上的,一次性奖励500万元。
江门的政策更是细化到拍摄上,不仅印发了《江门市影视拍摄协调小组及成员单位工作职责》,专门成立江门市影视拍摄协调小组,还于今年6月初出台《关于促进江门市影视产业繁荣发展的意见》,明确市、县影视主管部门和文化执法部门职责的同时,需积极为经过报备的影视剧组在江门依法依规拍摄提供便利和必要帮助;会同国有文旅企业、传媒影视集团等,探索组建成立影视拍摄中介服务平台,为外地剧组到江门取景拍摄提供“保姆式”落地服务。《意见》还提出,将尽快制订市级层面奖补扶持政策,从影视产业平台建设、影视人才引进和培养、设立影视公司、筹划影视基地等方面助力,逐步形成政府、社会、企业联动合力,扶持影视产业发展的良好局面,全力助推江门由“网红”变“长红”。
实际上,自2021年以来,围绕探索建立影视产业发展机制,惠州积极服务影视剧组,以影视产业的热度加持文旅发展的软实力。2022年2月,惠州印发《惠州市影视拍摄取景工作指引》,进一步与到惠州拍摄的剧组形成良性配合。
值得注意的是,惠州围绕影视创作生产前、中、后三个阶段发力,打造影视城市融合文化新名片,推动惠州影视产业高质量发展。前期将深度挖掘惠州影视拍摄资源,吸引剧组前来取景拍摄;中期建立健全影视剧协拍机制,推动影视拍摄市场良性发展的同时,让更多“惠州元素”能够在电影中展现;后期将在影视剧热播时加大宣传,深化影视IP与城市品牌的联动,让“流量”变“留量”。
佛山亦拿出真金白银,出台影视产业扶持政策和文艺精品专项扶持办法,全产业链扶持佛山影视产业发展。截至2022年底,共有209个项目获得扶持,扶持金额达1.13亿元。
聚集影视相关企业扎根本地
近年来,惠州影视产业规模渐显,然而很多人不知道的是,在影视产业领域,惠州经历了“从0到1再到N”的巨变。2018年以前,惠州几乎没有专业影视公司和外联服务公司,更无院线大作的专业导演和能为惠州影视发展开出良方的影视专家。针对目前影视产业链的薄弱点,惠州读者文化园配合该市电影家协会做服务,正打造一个摄影协拍服务基地。该影棚计划设置31个独立空间,除拍摄电影、电视剧之外还可拍摄平面、视频广告等。其首期面积5000多平方米,仅在软装方面便投入4000多万元,目前已有摄影、灯光、设备等20多家企业入驻。
经过近几年的深耕厚植,惠州全市已有80多家以影视冠名的注册公司,部分公司以制作宣传片、微电影和网络电影为主,部分公司则主要为影视拍摄提供服务。在影视剧拍摄出品方面,有秋言影视文化传媒(惠州市)有限公司这样的“龙头”企业,也有实现影视行业“地接”服务零的突破的惠州义合影视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其已为10余部影视作品提供落地服务。
位于广州增城的1978电影小镇也深谙让企业扎根之道。他们不仅为影视企业营造良好的创作环境和服务体系,还提供全方位的支持和服务。在政策“真金白银”的吸引下,增城成功引进中泽互动传媒、三希堂、天畔影视传媒、广州晶彩影业、尹大为导演工作室、广东弘数传媒、闪耀动漫、潜龙兄弟等近40家优质影视公司。影视企业入驻不仅可以享受优惠的租赁政策,降低企业的运营成本,还享受小镇的基础设施和便利的配套服务。
从影视产业到网络视听产业,佛山紧跟时代的步伐,通过跨界融合等举措,为行业发展注入了活力和动力。数据显示,该市聚集了影视相关企业1800多家。佛山市委副书记、市长白涛曾表示,进一步深化网络视听领域的探索和创新,加快汇聚网络视听的文化产业人才资源,着力把佛山打造成为中国网络视听内容新高地和产业新基地。未来佛山将努力营造良好的营商环境,提供优质贴心的服务,与各方共创佛山文化产业发展的美好未来。
特色基地
南海影视城:旅游+品牌活动IP
走进南海影视城,金碧辉煌的宫殿群以中轴线对称兴建,规模宏伟、气势非凡;青砖黛瓦的江南水乡荟萃了徽派和浙派建筑的精髓,洋溢着浓郁的江南风情……风光秀丽、景色迷人,各具特色的建筑景观给人一种怀旧而又摩登的感觉。
南海影视城是佛山第一家影视城,占地1500余亩,集影视拍摄、休闲旅游、研学教育以及户外拓展、婚纱摄影、品牌展示等为一体,逐渐形成从影视拍摄基地走向以“旅游+”的发展路径,推出了一系列品牌活动IP。南海影视城相关负责人表示,该影视城还承接了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秋晚会分会场、世界定向杯决赛暨南粤古驿道分赛站、中国(佛山)大湾区功夫电影周开幕式等大型活动。
江门赤坎:古镇+打造资源富矿地
位于江门开平市的赤坎古镇最早的建筑有350多年的历史,堤西路更因绵延300多米的骑楼街、保存完好的600多座古老骑楼而深得影视界人士青睐。赤坎影视城占地总面积6000多平方米,新建成的三家巷影视城同样占地6000平方米,整个场景按20世纪20年代的广州西关侨务建筑风格设计建造。目前赤坎古镇项目已对外开放,该项目设计规划每年招待500万至600万的游客。
而江门仍不断打造“影视资源的富矿地”。日前在江门台山市大江镇陈边火车站旧址,一个火车头落户在这里,不久后将配装成一列旅游观光的列车。陈边墟已规划建设一个文旅项目,包括把100多栋华侨建筑进行修旧如旧,建立荷花池、练武场、非遗馆、现代新墟市,以及一条从陈边墟至伍炳亮黄花梨博物馆、江山多娇文旅城、公益埠的文旅线路。文旅项目中包括在陈边墟重新建立一条铁轨,让游客坐着火车沿陈边墟观光。
错位发展
历史、功夫、都市……湾区包容众多题材
广东影视基地“遍地开花”,但并没有自乱阵脚,各地因地制宜深挖自身资源优势,精准定位自己的影视发展之路。
电影小镇完整保留了20世纪70年代工业建筑主色调,建筑、壁画、布景,“走在里面,仿佛进入了一段历史。”1978电影小镇总经理陈泽江自豪地告诉记者,在旧有建筑的基础上,1978电影小镇通过一系列创意性设计改造,让建筑物“活”起来。1978艺术村落民宿、白教堂、1978美术馆、农工商记忆街、高贤里记忆街、多功能演艺中心等,既活化了历史,又注入了新生机,不仅为影视拍摄提供了绝佳场景,也成为游客旅游、拍摄的“网红打卡点”。目前,1978电影小镇已成为集电影创作、电影投资、电影拍摄、后期制作、颁奖典礼、文化创意、旅游观光等为一体的电影特色小镇。它不仅是国家3A级旅游景区,也是广州市最大的以电影为主题的综合性文化旅游产业聚集区。
而佛山,则早已谋划着影视产业的再次升级,进一步打开影视的格局和定位。“佛山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岭南广府文化的发源地之一,素有粤菜之乡、武术之乡、陶艺之乡的美誉,同时孕育了黄飞鸿、叶问、李小龙等功夫影视作品的代表人物,这些都为影视、网络视听创作提供了丰富的题材和资源。”佛山市市长白涛认为这些都是佛山发展影视文化产业的巨大优势。
2016年南方影视中心的落户,而后佛山功夫动作电影周、第27届中国金鸡百花电影节召开,开启了佛山影视发展的新篇章。《佛山市南方影视中心影视产业发展规划(2018-2025年)》明确提出,佛山要完成从影视拍摄基地向影视中心的升级。
江门对于影视产业的持续关注,也让这个古老侨乡迸发了新的动能。在江门全市宣传部长会议上,首提打造“10张城市名片”,其中就包括“影视资源的富矿地”这一名片。在打造影视文化网红“打卡点”方面,要求各级宣传文化旅游部门要充分运用数字科技手段,丰富侨乡文化内涵,呈现影视经典镜头,讲好拍摄背后故事,将已成功拍摄影视片的取景点、场景地建成市民、游客乐于体验的江门影视文化“打卡点”,从而由“天然摄影棚”向“影视梦工场”转变。
“惠州有江河湖海泉林山等丰富的自然资源,有硬性设施也有好的配套。”民建广东省委文化教育宣传委主任、惠州市政协常委、市电影家协会主席邵灿辉认为,惠州城市景观特别适合拍摄都市剧,这也利于推介惠州城市场景。邵灿辉表示,在影视产业链条中,周边衍生品和手办是一个很大的市场,而惠州手办占了全球七成左右,更有2800多家手办企业。他希望更多影视人才来惠州创作剧本或创业,或者将端口放在惠州,更多地与惠州企业互动,从而一起做大影视衍生品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