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图/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卜松竹、廖靖文
“这个不是你?”
“哎呀这个是我!”
7月18日上午,在石榴岗路海珠区国家档案馆9楼的展厅里,一群阿公阿婆拥簇在满墙的照片前,激动地说个不停。
这是“广州郊区农民摄影展”北京展览四十周年志庆暨座谈会的活动现场。这些阿公阿婆,正是当年那批照片的摄影者、策划者以及“镜中人”。
1983年7月15日,一个名为“广州郊区农民摄影展”的展览在北京地坛公园斋宫开幕。作者都出自广州新滘的田间地头的农民,但展览却在北京引起了轰动,不仅新华社摄影老前辈石少华、吴印咸、陈勃等专门赶来捧场,而且几十家中央和地方媒体以大篇幅甚至整版报道。这是第一个在北京举行的农民摄影展,新滘农民用镜头记录下自己生活的变化,让观众和媒体看到了有说服力的场景。
广绣穿珠的小姑娘已经退休了
“这就是她!照片里这个就是她!”在活动现场,当年摄影展的组织者、广州著名摄影师杨对荣拉着一位女士走到一张名为《妈妈的好帮手》的照片前,大声说道。
该女士名叫朱雪梅,照片里,她坐在一张桌子前,忙碌地操作着广绣穿珠的工序,稚嫩的脸上,带着甜甜的笑。“那时候我11岁,四年级,放学以后有空,就去妈妈做工的工厂帮她做点事。当时也觉得挺累的,但是也挺开心,可以赚钱啊”,朱雪梅说,“一下子都四十年了,我都退休了!”她说,当时知道有人给自己拍了照片,但一直没看到过。十多年前,与杨对荣熟识自己的九姨黄玉萍在摄影画册上看到这张照片,说:这不是你吗?
杨对荣说,此次活动就是希望将当年参与,以及镜头里所记录下来的那批人尽可能地找回来,这不仅是让大家回味当年的创举,更是通过今昔的对比,感受生活、时代的变化。时过境迁,很多当年镜头里特别出挑的人物,找不到了;一些当年非常活跃的农民摄影师同伴,也离开了。
77岁的龙潭村老书记何礼谦是本次座谈会的召集人。从1979年接触摄影开始,40多年来,他一直用相机记录着海珠城乡的变化。“40年前我到北京展览的作品是记录龙潭幼儿园的小朋友,那次上京的经历可谓毕生难忘。后来我又记录了种花致富的乡亲黄家声等,反映改革开放后农村的新貌。”摄影也成为何礼谦等人和在外地的乡亲联谊的最佳方式之一,每年端午节,都有港澳等地的摄影发烧友专门前来采风。
何礼谦既是掌镜者,也是镜中人。在《第三次全国人口普查》一图中,他和妻子站在父母的身侧,母亲抱着小孙子,村里的出纳和会计正利索地记录着各种信息,“这个是我儿子,现在已经40多岁了,150斤了!”
230幅照片和糯米糍一起进北京
1972年,杨对荣以一名中学教师的身份调入时为广州郊区的新滘公社,担任文化站站长。公社配给他一台“海鸥”双镜头相机。于是他自学摄影、放大冲晒照片,开辟橱窗宣传栏,到1978年时已经在全社20多个生产大队巡展摄影作品。1979年开始,他在公社里办起了摄影学习班,培训各大队青年干部成为摄影骨干。1982年夏,广州青年文化宫举办了新滘公社农民摄影展。第二年,约30位新滘公社的农民和社队企业骨干,在杨对荣的带领下,带着放大成20寸的150幅黑白和80幅彩色照片去了北京。这是第一个在北京举行的农民摄影展。和这批照片一起去的,还有农民摄影师们亲手摘下的、鲜甜的糯米糍荔枝。在影展现场,这些岭南佳果同样引起了轰动。
由于展览影响大,他们收到了很多省市的交流邀请,随后又在成都市和广州市巡展。之后,中国美术馆邀请广州市郊区农民摄影在美术馆大厅再次展出,以新滘公社农民摄影作品为基础,加上广州郊区部分其他社队作品。中国农民摄影展览终于实现了在中国最高艺术殿堂展出的梦想。
邓大牛是当时赴成都参展的农民摄影师之一,“当时我就买了一台海鸥相机,不贵,才几百块”。旁边有人笑:那时候几百块还不贵?邓大牛也笑,接着说:“那是第一次去成都,也是第一次坐飞机,感觉就是,很新鲜的体验,很有意思。”
或许,当年初涉摄坛的年轻人,现在已经双鬓花白;当年夹岸的果林已经被林立的新楼取代。但乡情仍在,时光仍在,人仍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