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国家文物局发布消息,我国深海考古工作取得重大进展:南海发现两处明代沉船,分别被定名为“南海西北陆坡一号沉船”和“南海西北陆坡二号沉船”。其中,一号沉船文物以陶瓷器为主,散落范围达上万平方米,推测数量超过十万件;二号沉船则发现大量原木。
此次深海考古发现有何亮点?如何对沉船及出水文物进行保护和修复?为此,记者专访了此次深海考古专家组成员、广东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原副院长崔勇。崔勇表示,这次深海考古不仅是我国深海考古的重大发现,也是世界级重大考古发现。因为大批珍贵文物“沉睡”在1500米深海,打捞难度大、成本高,所以,把沉船留在海底才是最好的保护。
文、图/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 肖欢欢(署名除外)
第一感觉“很惊艳”
打开500年前“时间胶囊” 文物数量预计超10万件
早在2018年1月,国家文物局考古研究中心与中国科学院深海科学与工程研究所(以下简称“中科院深海所”)共同设立了“深海考古联合实验室”,吹响了我国考古向深海进军的号角。
崔勇介绍,过往我国水下考古多集中在50米以内的浅海水域,作业方式以水肺潜水为主。但当水深突破50米时,水肺潜水的作业难度便大大增加,面对平均深度1200米的南海,水下考古工作者一度只能“望洋兴叹”;但随着“深海勇士”号潜水器用于深海考古,“奋斗者”号在2020年成功坐底万米深度的马里亚纳海沟,标志着我国形成从1000米、4500米、7000米到万米级的全海深深潜能力。“这次是中国载人深潜技术与水下考古的首次联合,实现了中国深海考古‘零的突破’。包括载人深潜器‘深海勇士’号在内,我国深海装备近年来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可以说,没有这样的深潜‘重器’,这两艘沉船就不可能重见天日。”
崔勇表示,当时他看到沉船上的文物,第一感觉是“很惊艳”。“因为沉船地区没有太多淤泥,属于硬底,所以货船中的文物保存状况较好,基本保持了货船沉没时的原貌,也没有外界扰动或破坏的迹象,像是打开了一个500年前的‘时间胶囊’。”他告诉记者,沉船区在约1500米的深海,没有光照,这里几乎没有海洋微生物,因此瓷器也保存得比南海I号要好。“并且,这次文物数量也足够多,在一号沉船遗址成功提取青花八仙纹罐、青花麒麟纹盘、白釉盖钵、青釉盖罐等一批文物。根据南海I号的经验,估计比10万件还要多,可能在20万件以上。”
明代沉船十分罕见
对研究中国海外贸易史和海上丝绸之路有重大价值
据崔勇介绍,这两艘沉船的年代分别是明代正德年间(1506—1521)、明代弘治年间(1488—1505),距今不过500年,但崔勇表示,一艘沉船的考古价值,考量因素不单单是文物的年代。“之前我们水下考古发现的宋元沉船相对多一些,明代沉船很少,除了前几年发现的南澳I号,此次发现的是少有的明代沉船,因为明代实行海禁,虽然后来有隆庆开海窗口期,但也是比较短的。所以,能发现明代外贸沉船,从考古学意义上来说是极为珍贵的。”
作为此次深海考古专家组成员,崔勇表示,这标志着我国深海考古技术已经走向世界先进。“正如国家文物局考古司司长闫亚林所说,沉船保存完好,文物数量巨大,时代比较明确,具有极高的历史、科学及艺术价值,不仅是我国深海考古的重大发现,也是世界级重大考古发现。”
此外,他表示此次深海考古对海上丝绸之路研究也有重大意义。“目前提取的瓷器大多产自景德镇。由于正德时期并不长,因此传世瓷器较为少见。此次发现的这批正德年间瓷器,对了解当时的海外贸易情况和陶瓷工艺情况都具有重要价值。”比如说在一号沉船中发现了很多景德镇生活陶瓷,包括贴金珐华瓷,都是日用的碗盘以及罐子,这很可能是中国与东南亚和阿拉伯国家进行外销瓷贸易的佐证。
以二号船来说,过去认为“能沉入深水中的木头是好木头”,从史料也能看出,硬木是当年我国从东南亚运回的重要货物之一,当时中国的航船到了南洋就会换上当地的硬木当桅杆。“当然,硬木的品种比较多,紫檀木、黄花梨木、乌木等优质木材都有可能,船上具体是什么品种还有待考证。”
崔勇表示,我国首次在同一地区发现既有出航又有返航的货船,充分证明了当时海上丝绸之路南海航段的繁盛和贸易的旺盛。这一重大发现证实了我们的祖先早就已经在开发、利用南海,对中国海洋史、陶瓷史、海外贸易史、海上丝绸之路研究等都具有突破性的贡献。它填补了海上丝绸之路南海段航线的历史链条,也有助于我们了解宋元到明代南海航线的变迁。
如何保护沉船和文物?
海底是“天然库房” 原址“沉睡”是最好的保护
这批深海文物后续应如何保护?崔勇认为,将沉在海底的文物继续保持原生态就是对它们最好的保护。“文物一旦打捞起来就要清洗、浸泡、脱盐及取样,会遭到二次破坏。我的建议是尽量坚持原生物保护的办法,让船上的文物继续‘沉睡’在深海中。海底就是天然的‘库房’。”
他介绍,当年他们用“滚木”的方法将南海I号牵引进博物馆,随后就把墙封了,马上用海水灌注,让这艘沉船进入“水下状态”,不会再造成损坏和变形。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水下文化遗产公约也主张文物保护要做到原真性,原址保护是最好的。“文物在过了几百年以后达到了一种平衡状态,不动它就是对它最好的保护。比如二号船是古代木质沉船,我们考古学者常说‘干千年,湿千年,不干不湿就三年’。木头一旦被打捞上来,水分一挥发,盐分一析出,很快就会粉化,变成一堆木渣。”
崔勇表示:“未来即便办一个展览,打捞出三四百件文物也已经足够了,其他文物就让它们继续沉在水底好了。”他解释,从成本上考虑,把沉船文物都打捞起来也不划算。深潜器每个潜次下到深海要八九个小时,潜航员工作量很大。如果把这数十万件文物都从海底打捞起来成本太高,并且打捞上来的文物如果是简单的种类重复也没有必要。并且捞起的文物太多,也会成为“幸福的烦恼”。“像南海I号一开始我们预计是6~8万件文物,最后出水了近20万件,找库房保存都是难题。所以这次深海考古到目前只在一号沉船提取文物70余件,二号沉船提取文物20余件,加在一起提取了上百件文物。我相信这两艘沉船不会整体打捞出来,只会打捞出一部分文物,放在中国(海南)南海博物馆做展览。”
而对于打捞时如何“挑选”文物,崔勇表示也存在挑战。“比如这条船有30米长,几十万件文物,选择提取哪里的文物好?如果在文物散落区提取,会丢失一些能研究船沉没过程的历史信息;如果在文物核心堆积区提取,深潜器只能悬停在文物堆积处之上,停远了机械手够不着,停近了又可能影响文物安全,因为我们的机械手是比较硬的,提取过程万一引起文物堆积的破坏,后果不堪设想。所以,要在有代表性的船体区域提取有代表性的文物,同时还要考虑文物提取后的保管难度。这时,文物专家的专业意见就很重要。这也是每一次深潜都要带上一名文物专家的原因。”
深海考古将高频次、常态化
逐步摸清南海水下遗存“家底”
据了解,南海沉船考古调查工作将在一年左右时间内分三个阶段完成:第一阶段为5月20日至6月10日左右,第二阶段计划今年8月至9月进行,第三阶段计划明年3月至4月进行。中科院深海所科学部副主任陈传绪介绍,该所将利用“探索一号”和“探索二号”科考船,搭载“深海勇士”号4500米级和“奋斗者”号万米载人潜水器以及“狮子鱼一号”ROV(遥控水下机器人)等装备,在沉船区开展多种探测、取样和文物提取工作,破解沉船上的秘密。这些载人潜水器具有不同海深的深海作业能力,可以确保后期我国深海考古实现低成本、高频次、常态化作业。
中国(海南)南海博物馆也是此次深海考古的三家成员单位之一。该馆馆长辛礼学表示,这次南海两处沉船遗址的发现是“深海考古联合实验室”的重要成果之一。“联合实验室是一个科技合作平台,中科院深海所在执行科考任务时如果发现相关历史遗迹信息线索,会及时与考古部门共享信息,并组织专家进行会商研判,进而将科技资源和考古专家资源结合在一起,提升深海考古的效率。”
辛礼学表示:“我国载人深潜器已经具备全海深工作能力,通过联合实验室今后开展更多深海考古,从而逐步摸清南海水下遗存的‘家底’。”他介绍,南海博物馆将为此次沉船出水文物搭建保护、研究、展示平台。“目前关于一号、二号沉船的陈列馆正在筹建中。未来3~5年随着我国深海考古成果的日益丰富,还将依托该馆建设深海出水文物标本保护、收藏、展示与研究中心,让水下文化遗存得到更好的保护与开发。”
两艘沉船或与广州有关联
广州可能是“中间港”和“目的地”
这次深海考古发现的两艘沉船,是否和广州有关联?崔勇表示很有可能。“两千多年来,广州作为贸易港口从未封闭和中断过。而明朝中期广州是中国与东南亚国家朝贡贸易重要的贸易港口,所以专家们分析,这艘船很可能是从广州出发,满载着景德镇瓷器前往东南亚国家,然后经过南海时因为风暴而沉没。”
他介绍,在明朝,各地产的瓷器要运到中间港(如宁波或广州),然后在这里装船出发运往东南亚。而二号船上采购的原木,目的地很有可能也是广州,因为当时从海外运木材到广州十分普遍。“现在技术很成熟,水下抓取一块木材就可以看出是什么品种,连产地都可以弄清楚。后续经过考古,这艘船的身世就会清晰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