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版: A3版 上一版  下一版
记者走进成都探寻其建设公园城市的示范路径

让城市在公园里自然生长

锦江夜游
北湖生态公园里,市民悠闲玩耍。
天府新区兴隆湖
雪山下的公园城市。
解码成都
解码成都

  仲夏时节的成都,草木葱茏、生机勃发。漫步城市,恍若置身公园。对此,成都有着明确的愿景:将整座城市建设成一座大公园。

  这里,正在建设公园城市示范区——2018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天府新区考察调研时首次提出建设公园城市。2022年,国务院批复同意成都建设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示范区。

  为何是成都,这个不沿边、不依江、不靠海的西部内陆城市,成为全国首个公园城市示范区?不仅是我们,来自全国各地的调研团都带着这个问题来到成都,探寻这座公园城市的“示范密码”。

  建设公园城市,成都做对了什么?

  在积极探索加快转变超大城市发展方式、建设绿美广州的当下,广州日报“高地行思录”调研团队走进成都,探索成都在建设公园城市示范区中的经验。看成都如何以“绿”为底色,把公园城市的优美形态融入居民生活,蹚出一条以人为本的中国式现代化城市发展新路。

  文/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申卉、张姝泓、贾政

  图/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李波、吴子良

  素材提供:鸣谢成都日报社

  理念之变:把城市轻轻地放在山水之间

  2018年,在天府新区兴隆湖湖畔,“公园城市”理念被正式提出。4年后,“首提地”成为“示范区”。

  四川天府新区公园城市建设局公园城市推进处副处长高国瀛透露,早在天府新区规划建设之初的2010年,就开始着手于破解“城市病”、践行绿色发展的课题。他表示,公园城市,不是城市公园,单纯在城市里修建公园;也不是花园城市,注重城市的园林绿化建设。公园城市最大的特点,就是“理念之变”。

  过去,城市不断向外扩张,“城市病”越来越严重。如今,天府新区改变了传统城市沿路摊大饼的发展模式,转而沿鹿溪河布局天府总部商务区、成都科学城、天府数字文创城3个城市组团。组团之间有大尺度的生态廊道。在组团内部,若干个公园片区、公园社区和公园街区围绕丘陵水系进行布局。

  “这一模式的转变,使得城市真正融入大自然,实现‘把城市轻轻地放在山水之间’,从而‘治愈’了过去城市建设过程中产生的各种‘城市病’,也是从底层逻辑上重塑城市形态的关键之举。”高国瀛说。

  理念之变,带来了焕然一新的直观感受——城市有了“呼吸感”,在风景如画的山水间,科学城写字楼错落有致,8.84公里环湖绿道串联了公园、社区、商圈和产业园区。

  理念之变,催生了城市内生动力的革新——压缩生产空间、扩大生态空间,决定了天府新区产业发展迈向高端化、绿色化、集约化之路。

  环湖而建的成都科学城便是明证。如今,这里正在建设“实验室”、布局“大装置”。实验室聚焦电子信息、生命科学、生态环境3个领域,是四川打造战略科技力量的重大科技创新基地。走进清华四川能源互联网研究院,研究院聚焦能源科技创新,承担着各级科研项目700余个,孵化企业16家。这样一个“科研群落”的成员们纷纷表示,宜人的自然环境能激发他们无限的创新力。

  同样依湖而建的麓湖公园社区,真正实现推窗见景、出门入画。麓湖公园社区品牌推广中心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该社区已培育孵化了120多个社区社群,组织开展丰富的社区节日活动,探索出一条“社区搭建平台、居民共治共享”的路子。

  布局之变:1.69万公里绿道 串联多级城市生态体系

  作为有着2000多年建城史、城址从未更改的成都老城区,如何在公园城市示范区的建设上“突围”?成都的答案是——把整座城市打造成一个大公园。

  然而,将城市打造成一个“无边界的大公园”,并非易事。这就靠紧抓两个关键“节点”——纵横环绕的生态骨架和零星散落的边角余料,打造出世界罕见规模的绿道体系,唤醒家门口的“沉睡空间”。

  去年初,天府绿道环线全环贯通,全长100公里,串联12个区的121个特色公园,蔚为壮观。更值得称道的,是成都的雄心,建设天府绿道并非只是为中心城区打造一条“翡翠项链”,而是以锦江为轴,龙门、龙泉两山环架,熊猫绿道、环城生态区、田园绿道三环同心,市内7条主要河道向外辐射,形成“一轴两山三环七带”约1.69万公里的区域级、城区级、社区级三级绿道体系,串联起全市的绿地区、公园、小游园、微绿地等多级城市生态体系。

  1.69万公里,相当于从广州到成都往返整整5个来回,这样数量级的绿道,在全世界都实属罕见。

  成都人自然不会辜负这样的城市公园生态美景,跑步、骑行……都是他们与绿道亲密接触的方式。

  除此之外,城市中还有很多绿道覆盖不到的小空间,如立交桥底、地下空间等,容易成为灰色地带。

  为此,2021年,成都市政府出台方案,计划用3年时间分批次将600个剩余空间打造成“金角银边”,根据剩余空间的场地的大小,设置成篮球场、儿童游乐区等。

  如今的成都二环高架,被布满桥墩的爬山虎装点成“绿野仙踪”景观,成为游人喜爱的网红打卡点。二环双子立交桥下的废弃空间,也被改造成潮流炫酷的球场,成为运动达人的聚集地。

  “今年是‘金角银边’三年行动计划的最后一年,我们已经完成了463个目标,完成率达80%左右。”成都市公园城市建设管理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今年,成都还将继续利用公园绿地、城市剩余空间、“金角银边”,打造50个体育消费新场景、100个社区运动角和200个天府绿道健身新空间。

  模式之变:以“公园+”营造多元场景 投入产出实现“双平衡”

  生态建设需要大量投入。如何实现生态价值的多元转化,把“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同样是公园城市建设中面临的挑战。

  在成都建设公园城市的探索中,最值得人称道的“方法论”之一,就是打造场景——坚持以“公园+”营造多元场景,通过政府主导、市场主体、商业化逻辑,引导社会资本、专业化运营团队参与建设运营,并创新提出“土地增值、商业反哺”的投入产出“双平衡”机制。

  一个多元主体创新参与的公园城市,给人们带来了更为广阔的想象力——滑板运动场、草坪音乐节等都可以在这里实现。在城市设计师林昇眼中,如今的成都,更像是一座“公园创新场”。在这里,可以解锁商业、休闲、娱乐等各种场景。

  猛追湾,曾因脏乱差被戏称为“腐烂河”的锦江府南河段,经综合整治和沿岸更新改造后,老工业区遗址如今成了热门打卡地。据统计,去年国庆假期,仅约1公里长的沿岸区域,客流量达到了80万人次。

  该项目设计总负责人华轲也没想到,改造后的猛追湾片区如此受追捧。“我们希望不光是解决城市面貌、城市风貌的一个浅层次的问题,而是希望通过业态的改善、产业的导入,能够达到最本质的城市更新,包括城市人口结构的更新。”

  当然,公园城市解锁的远不止商业场景。

  把目光从猛追湾沿着锦江一路延伸,48公里长的锦江公园承载着深厚的文化记忆。近日,文化和旅游部发布了20个沉浸式文旅新型业态示范案例,“夜游锦江”名列其中。安顺廊桥、合江亭、音乐广场、九眼桥……如今,随游船顺流而下,可以一览城市重要文化脉络和滨江新夜景。

  在环城生态公园,形成了熊猫基地观光瞭望塔、锦江桥等新型城市地标建筑。同时,绿道景观设计植入地域、历史、非遗等文化元素,彰显公园城市美学价值。成都天府绿道文化旅游发展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办公室副主任贾奇告诉记者,环城生态公园建设目标,就是要展现出公园城市的生态价值、美学价值、人文价值、经济价值、生活价值、社会价值的统一。

  商业活力

  打造“国际范+成都味”的开放式街区

  烟火人间三千年,天府成都从不缺“顶流”气质。作为四川省省会和全国的休闲之都,其商业活力和消费力可谓强劲。如今,成都正积极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在这里,“买买买”不仅是刚需,更是一种乐趣。

  走进成都太古里,开放式、低密度的街区里巷式布局让逛街变得有趣起来。为留住千年古刹大慈寺的幽静古韵,太古里在建设时围绕大慈寺周边设计出“慢里”和“快里”不同圈层。古寺的内圈,主要布局茶馆、轻餐饮等休闲“慢生活”业态;外圈则布局时尚大牌等零售业态。

  走进“慢里”,点一盏盖碗茶畅聊听戏,或进入洞穴造型的书店,藏进文人编织的梦境里。而在“快里”,各大品牌推陈出新,仿佛置身秀场,市民游客可以毫不费力触摸到时尚前沿。

  除了文物保护单位大慈寺,太古里在建造过程中精心修缮了广东会馆、高宅、欣庐等七座历史建筑,在保留原始风貌的基础上,翻修装饰融入高端商业形态,成为新的“城市门面”。“我们还对商业建筑和仿古建筑设置了限高规定,片区建筑高度不得超过大慈寺的高度,色调上也要求尽量做到统一。整个街区在建筑设计上,很好地体现了对地方文化的尊重。”大慈寺片区城市设计团队的建筑师林昇说。成都太古里自2015年4月开业以来,引进诸多国内外顶级品牌的高能级首店/旗舰店,每年销售额均保持稳定增长,成功重塑了成都传统市中心。

  这样的开放式街区还为商圈向周边拓展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林昇告诉记者,太古里商圈没有像有的购物中心一样把物流、货运等“背面”留给周边居民,而是把“门脸”对着周围社区,并设计了许多通往周边社区的通道。

  从太古里出发,步行几分钟便可到达锦江沿岸更新改造后的老街区。老街区通过引入特色小店、网红首店、文创市集等,实现了对人流的有效引导。

  记者手记

  以公园城市形态之变 推动城市发展格局转变

  杜甫笔下的诗句“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穿越千年,在成都演绎出创新的表达——“雪山下的公园城市、烟火里的幸福成都”。

  一句生动的“口号”,把成都宜居宜业宜游的城市形象镌刻在人们的向往中。

  曾经,我们说“少不入川”。如今,成都却成为吸引人口进入的赢家之一。过去十年,成都人口增加了约581.9万人,一跃成为中国人口“第四城”。截至2022年,成都人才新政12条实施4年来,已经吸引了57万年轻人落户。

  以人为本,是成都建设公园城市最重要的逻辑基点。

  当在城市里游山玩水、在公园里工作生活成为一种常态,这样一座既能治愈“卷”、又能激发灵感与创造力的城市,对年轻人无疑有着巨大的吸引力。那些创新人才的到来,则支撑了成都的科技创新、文化创意等绿色低碳产业发展。绿色产业的发展,又进一步反哺公园城市的建设。

  就这样,成都真正做到以公园城市形态之变,推动城市格局从“产城人”向“人城产”转变。就像我们在采访中认识的两位设计师林昇和华轲,在美国和中国上海工作多年后,他们纷纷选择回到成都,坦言成都就像他们挥洒才华的“试验场”。

  正是有了每个人的参与,成都公园城市的故事,仍在书写,未来可期。

 
     标题导航
记者走进成都探寻其建设公园城市的示范路径~~~
   第A1版:头版
   第A2版:聚焦广州高质量发展
   第A3版: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
   第A4版:要闻
   第A5版:要闻
   第A6版:粤韵周刊
   第A8版:全过程人民民主进行时
   第A9版:聚焦广东高质量发展
   第A10版:要闻
   第A11版:都市新闻
   第A12版:经济
   第A13版:体育
   第A14版:广东
   第A15版:视觉
   第A16版:文化·闲情
   第DGA13版:东莞新闻
   第FSA13版:佛山新闻
   第SZA13版:深圳新闻
让城市在公园里自然生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