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版: A11版 上一版  下一版
新式“大模型”比ChatGPT应用场景更丰富、更适应本地化

“百模大战”缘何骤起?

  热点解读

  继ChatGPT后,“AI大模型”成为在人工智能领域爆火的概念。百度推出自然语言大模型“文心一言”以来,多家科技大厂陆续推出大模型、AI生成式产品,堪称“百模大战”的竞争迅速白热化。

  “大模型”竞争白热化的奥秘何在?对一般人的日常生活有何影响?各“大模型”有何异同?其商业化前景如何?记者展开了调查。

  文/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 文静

  有了“大模型” 我们未来可以这样买东西

  记者观察到,京东、腾讯、华为等大厂已渐渐形成共识:只有为行业解决问题的大模型技术,才可实现价值。

  “下半年,大家关心的是行业落地和行业价值如何呈现。”京东探索研究院院长,京东科技智能服务和产品部的总裁何晓冬博士接受全媒体记者采访时表示,人机对话的大模型会进一步提升人们获取信息的体验。

  何晓冬举了一个具体例子,未来的电商购物不是用“买帐篷”去搜索“帐篷”,而只需要说“去郊游”,平台就会给用户一站式全套推荐;同时,通过大模型,平台还会再问一句:“是去森林、野外,还是只是去城市周边的农家乐郊游?”在进一步理清用户意图后,推荐的品牌和产品就不一样。

  大模型为何要从行业切入?大咖们看法相似,华为常务董事、华为云CEO张平安直言,如果一个大模型不能解决行业问题,参数再多也没有意义。腾讯云副总裁、腾讯云智能负责人、优图实验室负责人吴运声指出,技术的根本出发点要解决实际问题。

  国金证券最新研究报告指出,大模型应用场景已逐渐从C端向业务需求及精度更高的B端切换,B端场景或将引发下一轮AI应用层生产力革命。

  “大模型”三问

  “大模型”是什么?

  据了解,“大模型”是指具有庞大的参数规模和复杂程度的机器学习模型,在深度学习领域,大模型通常是指具有数百万到数十亿参数的神经网络模型。

  大模型的应用范围非常广泛,包括语音识别、图像识别、自然语言处理、推荐系统、智能客服等。它们在许多任务中都表现出了出色的性能,例如图像分类、目标检测、语音识别、自然语言生成等。

  科技企业为何纷纷进军“大模型”?

  大模型成为热门“赛道”的原因,主要有二。首先是市场因素。据IDC预测,2026年中国人工智能软件及应用市场规模将达到211亿美元,人工智能将进入大规模落地应用关键期。科技企业们感觉到了“一日千里”“时不我待”。

  另一方面是技术因素。ChatGPT已经彰显了其在推力、思维链等方面的智能能力。而“大模型GPT4”的多模态语言能力更是进化神速,让人们看到AGI(通用人工智能)的曙光。

  多模态AI是能够处理和理解多种类型信息的人工智能,如文本、图像、音频、视频等。在未来创新领域,多模态技术将带来创新应用的“蓝海”——没有科技企业愿意错失这片“蓝海”。

  “大模型”能为人们做什么?

  创作诗歌、写小说、广告文案、角色扮演、创作画作、虚拟数智人……“大模型”能在一定程度上帮助人们干更多事。在ChatGPT的引爆下,人工智能出现了新一轮热潮。  在某些垂直行业,大模型能大显身手。以游戏行业为例,传统上,制作一款成功的游戏需要程序员、设计师、艺术家、作曲家、故事编写者等大量人力。制作完成后,还要对游戏进行推广、营销和销售。这些都需要游戏公司将不同人才协调和组织起来。然而,随着人工智能的发展,该模式可能发生重大变化。  现在,人工智能可以自动编写代码,设计游戏环境,甚至创作音乐和故事。这意味着,个体游戏开发者可以借助AI工具,完成一些过去需要大型团队协作才能完成的任务。他们可以用更短的时间、以更低的成本,制作出高质量的游戏,并让AI去处理那些自己并不擅长的事情,比如制作游戏预告片。

  根据腾讯研究院、同济大学、腾讯云、腾讯新闻共同发布的《人机共生——大模型时代的AI十大趋势观察》报告,“大模型”已可以在多个领域催生出全新的商业价值,第一批跨功能的应用程序已在眼前:金融、零售、政府、制造、物流、地产、教育等多个行业,以及财务、HR、客服等应用场景,“大模型”展现了出色能力。报告预测,各行业都将迅速整合大模型的能力。与其他颠覆型技术一样,这种变革一开始会缓慢发展,然后迅速加速。

  记者测试“大模型” 哪个回答更得你心?

  当前,大模型已分为To C与To B。经过约大半年时间的训练,当前To C端的大模型“能力”如何?记者用同一个问题分别询问了文心一言和通义千问。

  问:人工智能能代替人工作吗?

  文心一言回答:人工智能在某些方面可以替代人类工作,但不能完全取代人类。以下是一些可能被人工智能取代的工作:制造业:人工智能机器人可以执行装配、喷漆和焊接等任务,从而提高生产效率。客户服务:人工智能聊天机器人可以处理简单的查询和问题,减轻人工客服的负担……但是,人工智能不能完全取代人类工作,因为许多任务需要人类的创造力、批判性思维和同理心。

  以下是一些不能被人工智能取代的工作:

  教师:教师的职责是教育和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创造力和批判性思维。

  程序员:虽然人工智能可以编写代码,但它不能替代人类的创造力和创新思维。

  心理咨询师:……人工智能无法替代的……因此,人工智能和人类应发挥各自优势,实现人机协同工作。

  通义千问回答:是的,人工智能可以代替人类完成一些任务。它可以处理大量数据,并提取有用的信息,从而帮助人们节省时间和精力。人工智能也可以模拟人类的行为,并以此来解决复杂的问题,从而取代人类的工作。

 
     标题导航
~~~6月PPI环比同比均下降 但降幅下半年有望逐步收窄
新式“大模型”比ChatGPT应用场景更丰富、更适应本地化~~~
~~~
房地产“金融16条”迎优化~~~
~~~出口管制利好半导体及光芯片厂商
乘联会数据:新能源车渗透率破35%~~~
   第A1版:头版
   第A2版:聚焦广州高质量发展
   第A3版: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
   第A4版:牢记殷殷嘱托 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走在前列
   第A5版:要闻
   第A6版:牢记殷殷嘱托 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走在前列
   第A7版:要闻
   第A8版:要闻
   第A9版:都市新闻
   第A10版:产业·医药
   第A11版:经济
   第A12版:体育
   第A13版:美术
   第A14版:闲情
   第A15版:生活周刊·美食
   第A16版:生活周刊·旅游
   第DGA13版:东莞新闻
   第FSA13版:佛山新闻
   第SZA13版:深圳新闻
   第SDA13版:顺德金版
解读6月CPI和PPI 预测CPI将企稳回升
“百模大战”缘何骤起?
折叠手机要“回来”了?更多新品下半年见
房企存量融资展期延至明年底
镓价本月上涨已超20%
第三季度以价换量效果将减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