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版: A3版 上一版  下一版
记者走进武汉探寻“中国光谷”动力之源

学科规划与产业方向双向奔赴

光谷地标——武汉未来科技城
华工科技IC载板激光x-out标记设备
武汉青山江滩

  世界上最亮的光是什么?答案是激光。最能“造光”的地方在哪?答案是武汉——中国光谷。

  这里“追光向新”“化光成链”“聚光成谷”,最后“因光而兴”,让一簇光,散射出一条光链,“照亮”一个世界级产业群、一个世界级创新城。

  近十年,习近平总书记三次考察光谷,指出“湖北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在光电子信息产业领域独树一帜”。

  为何光谷这束“光”与众不同,能发光发热到世界舞台?澎湃不息的动力之源来自哪里?广州日报“高地行思录”团队来到武汉,连日探访后深刻感受到,在光电子信息产业领域独树一帜的中国光谷,以建设具有全球重要影响力的“世界光谷”为目标的光谷,将成为代表国家参与全球竞争的重要战略科技力量。

  文/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张露、刘丽琴   图/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骆昌威

  从“一束光”到“一座城”

  光谷的“光”源自何处?这要回溯到20世纪70年代。彼时,今日光谷所在地尚是一片荒野之地,因距主城区较远,一度被称作武汉建成区“地图外两厘米”。1976年3月,武汉邮科院赵梓森院士在单位一间厕所改造的简易实验室里造出了中国第一根石英光纤。1984年,武汉市批准成立“东湖技术密集经济小区规划办公室”,这正是“光谷”的前身。1988年,武汉市人民政府批准成立东湖新技术开发区。1991年3月,其被国务院批准为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2000年,26名在武汉的院士和专家联合签署建议,请求国家批准武汉建设“中国光谷”。2001年,原国家计委在武汉东湖高新区建立国家光电子信息产业基地。

  追光向新:掌握核心技术 主导国际标准

  从不到24平方公里的武汉“乡里”,到目前的518平方公里的科技新城,光谷是怎样走过这一条“追光之路”的呢?答案是:坚持走科技自立自强、掌握关键核心技术之路。如今,这个国家光电子信息产业基地,成为唯一以“光”命名的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创新动力澎湃不息。

  武汉未来科技城,128米高的“马蹄莲”形状的大楼是光谷地标,上百位博士聚集在这里,多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在此集聚。在光谷,一束光,可以变幻出万千创新因子,其中既有顶天立地大企业花大力气投入,也有铺天盖地中小微企业默默耕耘。

  中国信科集团烽火通信公司的一根光纤,能支撑超千万用户同时高清视频直播;长飞光纤光缆股份有限公司的一根光棒,能拉出1万公里长光纤;武汉国创科光电装备有限公司的一块显示屏,不久的将来能像纸张一样“打印”出来……

  为何光谷的“光”能做到独树一帜?密码在掌握关键核心技术。“中国激光第一股”——华工科技产业股份有限公司总裁助理李慧告诉记者,10年前,华工科技从海外采购一台万瓦光纤激光器,忍痛掏了800多万元。现在则通过垂直整合,突破高端光芯片、高性能光纤、超快激光器核心技术,通过自主研发,接连突破一批“卡脖子”技术,创造了60余项国内行业“第一”,牵头制定中国激光行业首个国际标准,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3项,产品出口80多个国家和地区。

  和华工科技一样,从光纤光缆到显示面板,从5G通信到智能装备。在光谷,几乎每个龙头企业的成长,都伴随着对“卡脖子”技术的突围。建立人才优势和加大科研投入成为大家不约而同的选择。“我们每年科研投入在5%以上,在近期的华工科技创新日,我们签约了22个院士、专家,涵盖了机械、智能建造、量子通信等各方面。”李慧透露。而入选2022年国家级“专精特新”重点小巨人企业武汉依迅北斗时空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的负责人则表示,“我们的科研研发投入在12%左右。”

  一大批在全国乃至全球都有影响力的原创科技成果在光谷落地生根:截至目前,光谷已主导或参与创制了80项国际标准、500多项国家标准,发明专利授权量近年来保持年均20%以上增速,涌现出全球首款128层三维闪存存储芯片、我国首个400G相干商用硅光收发芯片、首台最大功率10万瓦的光纤激光器……

  同时,这里培育出中国信科、长飞、华工科技、高德红外等一批科技领军企业。目前,光谷企业总数达12.7万户,市场主体突破18.9万家,瞪羚企业达559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达95家,高新技术企业总数超5200家。

  聚“光”成“链”、集“链”成“群”,光谷正在逐步构建世界级的“光芯屏端网”光电子信息产业集群和生命健康两大主导产业为支撑,数字经济与新消费两大新兴业态深度融合,人工智能、脑科学、区块链、量子信息等未来产业蓬勃发展的“221”现代化产业发展格局。

  化光成链:将学科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

  中国第一根光纤诞生在光谷,为中国光通信的发展奠定了基石,光谷的起步就是建立在片区学科研究资源优势之上。华工科技脱胎于知名学府华中科技大学,极目智能的创始人是来自华中科技大学的光学博士,依迅北斗的创始人来自武汉大学测绘专业。采访中,记者发现,光谷不少龙头企业的相关负责人都是附近高校毕业的学子。这并不是个偶然现象,其实这也是光谷产业得以快速发展的先天性优势。

  光谷周边聚集武汉大学、华中科技、武汉理工等40余所高等院校,不少“高分”学科成为光谷的产业智库。大量的专业领域的学子资源,产学研一体化发展带来的智力支持和科研成果的转化,支持了光谷的发展。比如,湖北已经成为世界级北斗产业聚集地。在武汉光谷,北斗导航产业链相关企业数量已达730多家。武汉大学测绘学院独有的学科优势,让这里有国际领先的基础研究、国内顶级的领军人才。

  将高校的学科发展规划匹配当地产业集群的发展规划,破解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难题,光谷正在将学科资源优势转化为“211”现代化产业发展格局。那么,如何将科教优势转化为科技产业优势?

  “武汉在科技成果转化方面的明显特点在于高校的学科发展规划和当地产业集群的发展规划,实现了同频共振,就像光谷与华中科技大学,则类似硅谷与斯坦福大学之间相辅相成的关系。”十多年耕耘在科技成果转化路上的武汉光电工业技术研究院总经理韩道告诉记者。

  2012年,武汉市人民政府和华中科技大学共建的光电工研院,使命之一就是成为打通产业链与创新链的重要纽带,打造科技供给、协同创新和产业服务平台,推动技术落地生根。截至目前,武汉光电工研院培育企业已超200家。

  科技成果在光谷“转”出生产力早有迹象。东湖高新区是全国第一家孵化器诞生地。多年来,光谷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人才链,联合龙头企业、平台企业、高校院所等建设孵化载体,按照企业化运作模式成立了光电工研院等14家工研院,此外建成大学科技园5家、国家级孵化器27家、国家级众创空间43家,推动一系列关键技术从实验室走向产业化。

  今年5月,175家由政府部门、高校、中高职院校、企业、行业和科研机构联合打造的“武汉·中国光谷”产教联合体正式宣告成立,让产学研合作更加紧密。

  对于光谷的企业而言,更值得期待的是,除了自身的技术研究外,集聚合力也变得更加给力。2021年以来,为提升原始创新策源能力,脉冲强磁场优化提升项目全面启动建设,9个湖北实验室先后挂牌,其中五家落户光谷。同时,武汉人工智能计算中心、武汉超算中心等新型研发机构紧锣密鼓推进……以大科学装置、湖北实验室、国家创新中心、新型研发机构为基石,光谷战略科技力量矩阵初具规模。

  聚光成谷:全链条服务体系支持创新创业

  “光谷”之名,既在“光”,更在“谷”;“谷”者,聚也。有人说,光谷是武汉年轻人最多的地方。“聚光成谷”的秘密,在于光谷打造的“软环境”。

  “我们选择在光谷落户,除了国家工业互联网基础设施落地武汉的契机,光谷在光芯屏端网方面有较多的产业资源,高校人才,更看重这里的创新、创业氛围。” 中国信通院工业互联网与物联网研究所武汉运营中心业务部部长黄子沛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

  在光谷,无论是采访企业时见到的工作团队,还是在路上、在公交系统遇到的,大多是青春活力四射的“后浪”们。根据最新调查数据,光谷的平均年龄32.2岁。光谷对年轻人的吸引力,是其产业发展,创新能力持续发力的基础。除了区域内高校多,产业发展密集,还有众多具有创新性的政策留住了人才。经过35年的发展,东湖高新区目前已形成“孵化载体+人才支撑+成果转化+金融保障+产业发展”的全链条服务体系。率先使用人才注册制、人才积分制,让光谷持续保持着对年轻活力以及年轻人的吸引力,形成鼓励冒险,宽容失败的创业创新氛围。

  “两个月前公司完成近亿元人民币的Pre-A轮融资,投资者就是去年九月参加2022中国光谷3551国际创业大赛认识的,感谢光谷‘牵线搭桥’投资者!”研制激光雷达产品的武汉天眸光电科技有限公司CEO程刚告诉记者,这笔资金除了用于向全世界招聘顶尖人才,还将用于机械式激光雷达自动化产线的建设,打破业内机械式激光雷达采用传统手工方式组装的低效生产模式。

  众多企业在这里创业,为给科技型中小企业营造成长的良好环境,推动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深度融合,光谷积极探索“企业积分制”试点。武汉东湖高新区科创局有关负责人表示,该试点实现了对企业创新能力进行量化评价,可精准识别研发能力强、成长潜力大的科技初创企业,为银行等金融机构提供权威的企业评价,并推动了一批高效支持企业发展的惠企政策落实。数据显示,1-5月,兑现首批高企奖励资金4000万元,东湖高新区高新技术企业申报超1000家,新增科技型中小企业评价入库3782家。

  记者手记

  坚持35年的战略定力

  光谷的崛起经过了35年的积累,近十年才迎来快速的发展。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在多年发展中,无论外界环境如何变化,光谷始终坚持发展光电子产业未动摇,一直坚定发展光电子产业的战略定力,光电子产业被选定后也一直保持着领先优势。

  光谷的目标是世界光谷,要打造万亿级产业集群,但目前光谷超过百亿级的企业只有8家,要成长成千亿级企业显然还需要更多的努力。而之所以出现这种状况,除了产业发展规模还有待继续加强之外,也和光谷不少龙头企业是某一领域的“单项冠军”有关。

  重压之下最怕乱决策,大干快上亦有风险。光谷当然也面临着升级迭代,迈向新的发展阶段的挑战。可以看到,武汉始终在坚持发展细分产业的优势,择定方向就保持战略定力。从政策支持的方向来看,武汉认为高新区要站得住,必须要有能代表国家水平的战略性产业,要在国际上有影响力。

  专业化、精细化、特色化、新颖化是科技型中小企业的制胜法宝。近日,东湖高新区又新增236家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目前,光谷现有17家国家级重点“小巨人”,95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554家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这也是持续保持活力和创新的重要基础。

  行业的培育需要耐心,科研的突破需要时间。正所谓有为政府做生态,有效市场进行自然选择。在促进产业发展的过程中,不一味以数据为导向,而是根据市场发展灵活应变,做好服务,营造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更加顺应发展的最佳选择。

  生态治理

  会呼吸的“海绵江滩”

  漫步青山江滩的红色步道上,大人和孩子追逐、嬉闹,不仅沿岸绿树成荫、生态环境宜人,还能远眺长江的壮阔景观。

  而曾经的青山江滩,像是一道“土墙”,雨天一身泥,晴天一身灰,隔绝了江与城。2013年10月,为根除该堤段的渗漏险情、改善青山区滨江环境,武汉青山江滩改造工程正式动工,对堤防、滩地、道路进行综合改造。历经4年后即2017年底,全长7.5公里的青山江滩建设完工。

  “首次在长江一级干堤上采用‘似堤非堤’的缓坡式堤防,同时堤身内部则被‘植入’高10余米、厚0.6米的混凝土防渗墙,实现了在确保防洪安全的基础上打造出了丘陵型生态缓坡园林景观公园。”青山区水务和湖泊局工作人员向鑫告诉记者,这座武汉市首个“江、滩、堤、路、城”五位一体的景观江滩,通过缓坡式堤防的设置,打破了传统堤防阻隔人水相亲的桎梏,市民游客可零距离亲近长江,真正做到把江景还给市民,同时也修复长江生态,实现增绿提质的典范工程。同时,这里成了武汉面积最大的“会呼吸”的江滩,也是全国第一片会呼吸的“海绵江滩”。

  江滩如何“呼吸”?“工程建设中,我们大量采用透水铺装材料,如透水沥青、透水砖等,从面层到基层都具有良好的透水性,总面积近2万平方米,实现雨水资源化利用,消减面源污染,透水铺装率为60%,就像江滩会呼吸。同时在场地内引入生态草溪、下沉绿地、跌级湿地、覆土绿化屋面等景观手法。”项目承建方武汉城发集团所属碧水集团工程部部长车涛介绍。

  “去江滩”已成为武汉人的生活日常。最美江滩婚姻登记点、浪漫的青山图书馆、已纳入国家体育总局沙滩排球比赛场地名录库的青山江滩沙滩排球运动中心……现在,青山江滩玩法越来越多,在保留了人文历史景观同时,引入体育、婚庆等文化旅游元素,正在让青山江滩成为市民假期休闲娱乐的好去处,将市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照进现实。

 
     标题导航
记者走进武汉探寻“中国光谷”动力之源~~~
   第A1版:头版
   第A2版:牢记殷殷嘱托 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走在前列
   第A3版: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
   第A4版:要闻
   第A5版:深度
   第A6版:美术·闲情
   第A7版:体育
   第A8版:这一周
学科规划与产业方向双向奔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