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夏的青岛,情人坝、八大关、栈桥、奥帆中心……处处游人如织。天下人奔海而来,这座城以海相待。海风海韵,海鲜海景,目之所及,身之所处,都是来自海洋的馈赠。
依海而生,向海而兴,海洋是青岛的一张“王牌”。
这里有世界第四大港青岛港、移动的“海上粮仓”、新兴的“蓝色药库”……2022年青岛GOP已突破5000亿元,居全国沿海同类城市第一位。
“海洋是高质量发展战略要地”、“海洋经济的发展前途无量”,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发展海洋经济是推动我国强国战略的很重要的一方面。
近日,广州日报《高地行思录》采访团队走进青岛这座海洋城市,聚焦蓝色动能、蓝色粮仓、蓝色药库,探索其蓝色经济发展的秘笈。
文/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徐梅花、吴一钒
图/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曹景荣
蓝色经济:青岛去年GOP在全国沿海同类城市居首
胶州湾全域为青岛市所辖,被视为青岛的母亲湾。其东岸叫青岛,西岸叫黄岛,北岸叫红岛。但不管青岛、黄岛还是红岛,她们的底色都是“蓝色”。依靠海洋,青岛在蓝色经济领域持续发力。
近日,青岛正式公布2022年GOP达到5014.4亿元,同比增长7.5%,占全市GDP达33.6%,占全省、全国GOP比重分别为30.8%和5.3%,总量稳居全国沿海同类城市第一位。
GOP,即海洋生产总值,这是一个城市蓝色经济实力的具体体现。那么,5014.4亿元海洋经济产值从哪里来?
——聚焦构建现代海洋产业体系。青岛海洋产业门类齐全,这在国内城市中并不多见。其中,海洋船舶工业、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业、海洋工程建筑业、海水淡化与综合利用业、海洋交通运输业、海洋旅游业、海洋药物和生物制品业等80%产业规模居山东前列,部分海洋产业在全国处于领先地位。
——形成“大海洋”工作格局。近年,青岛成立了由市委书记挂帅的市委海洋发展委员会,由40多个部门组成,设立海洋发展局统筹推进海洋经济和海洋管理工作,探索出一整套较为完整的海洋工作推进机制。
——提出海洋经济新打法。坚持以项目建设为支撑,“目前,我们已经建立项目库,每年滚动推进100个左右海洋重点项目,一步一个脚印推进工作。”青岛市委海洋发展委员会办公室秘书处处长滕乐峰说。去年,青岛还出台了“海洋15条”,在推动市场化改革方面做了一系列的尝试。
——聚合科研力量和人才资源。新中国成立以来,国家在青岛布局了一批“国字号”涉海科研院所,如海洋所、黄海所、国家深海基地等,依托这些海洋院所及中国海洋大学等高校,青岛积累起全国独一无二的科研优势、人才优势,有力支撑了海洋经济发展。
在青岛市委海洋发展委员会办公室战略规划处二级调研员周健伟看来,青岛海洋经济发展还离不开海洋教育,目前青岛有上百所海洋特色教育学校,实现了中小学海洋教育全覆盖。“青岛人的海洋情怀在国内城市中是不多见的,对海有着格外的认知和感情。”周健伟说。
蓝色动能:布局胶州湾,给蓝色经济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海洋经济是高度外向型经济,港口作为陆海联动的大通道、大枢纽,在推动青岛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方面的作用不言而喻。青岛由青岛港发展而来,港口是它的最大优势。青岛最大的发展机遇是港口西移,这为蓝色经济发展提供了空间。
2003年,青岛提出将90%的散货和集装箱从老青岛港转移到西海岸前湾港区,之后又将散货转移到董家口港区。由此,青岛港由胶州湾东岸延伸到西岸,西海岸和东海岸开始差别化发展。在老城区的东海岸是服务业核心区,聚集船代、货代、游轮码头等产业,而在西海岸,围绕着港口发展的是临港工业,其产值占青岛工业产值1/3。
如今,在西海岸前湾港区,国际航运得到更大的发展空间。记者看到,自动化码头现场空无一人,智能化桥吊、轨道吊等各类机械有条不紊地作业,自动导引车化身为“搬运工”,在码头堆场间自由穿梭,在庞大而复杂的智能管控系统赋能下,可实现码头“毫秒级”全场选位、“秒级”设备调度、“毫秒级”数据动态刷新,在青岛港集装箱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港航界有句俗话:港口大不大,看吞吐量;港口强不强,看集装箱。2022年,青岛港完成货物吞吐量6.87亿吨,位居全球第四位;完成集装箱2682万标准箱,位居全球第五位。今年一季度完成集装箱吞吐量662万标箱,同比增长12.2%,跻身全国第三。
在集装箱吞吐量实现新突破的同时,港口物流集团搭建平台,将铁路和海运串起来,把码头“搬到”内陆,企业在内陆港完成通关后,可实现出口货物的一次申报,一次查验,一次放行,大大提高通关了效率,并降低综合物流成本。2023年,山东港口青岛港开发建设的内陆港站达到35个,最远达到乌鲁木齐,海铁联运班列达84条,成为沿黄流域最重要、最经济、最便捷的出海口。
在东海岸青岛港老港区,双向奔赴的港产城一体发展则正在进行。在青岛,本地人有时会用“青岛港”来替代,可见青岛港在青岛人心中的地位。2021年,青岛港老港区规划调整方案获批,实施退港还城,只保留两个码头,为邮轮客运和清洁型城市物资运输提供服务,码头后方陆域面积约31万平方米进行城市化改造开发,“这里将成为港产城一体化发展的样本”,山东港口青岛港邮轮港开发公司投资运营部经理孙威介绍,在老港区改造中,积极导入新业态,包括文旅康养项目,筒仓酒店、港口博物馆以及市图书馆新馆等公共服务也将落户,未来打造成港口文旅综合地带,成为青岛的新地标。
“通过港口布局,青岛把城市发展空间拉开了,聚集人口和经济的能力更强了。发挥海洋港口的作用,远远不止于有利于海洋经济,它对区域经济也具有全局性影响。”中国海洋大学向海经济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李大海说。
蓝色宝库:向海要粮问药,让海洋成为“粮仓”“药库”
在不久的将来,即使是青岛的休渔期,大家的餐桌上依然可以吃到从海洋深处刚刚打捞上来的美味海鲜,这是“蓝色粮仓”带给我们的全新体验。
2022年5月,“国信1号”深海养殖工船成功下水,首创游弋式“船载舱养”,开启了深远海养殖先河。“国信1号”可以根据鱼类生活习惯,特别是对温度的要求,逐海而居,实现载着鱼儿去放牧,对于在深远海进行高附加值鱼类的规模化养殖有着重要意义,年产值可达3700吨。
目前青岛有21家国家级海上牧场,约占全国1/8,年产值100多万吨。青岛还拥有国家唯一一个深远海绿色养殖示范区,利用黄海海域冷水团养殖三文鱼,这是我国唯一一块可以养殖冷水鱼的天然海域。
此外,青岛还建造了世界最大、全国首个全潜式的大型网箱“深蓝1号”,先后实现全球首次低纬度养殖的虹鳟、大西洋鲑规模化收鱼,“深蓝2号”系列网箱已开工建造。在蓝色种业方面,国家海洋渔业生物种质资源库已在青岛建成,收藏海洋生物种质资源14万份以上,主导培育了众多水产新品种。
近日,在青岛的海岸线上出现了“内蒙古大草原青岛分原”,在海边游客们唯恐避之不及,但是在科学家眼中,这种绿藻却是“大海的馈赠”,里面蕴含着能够抗病毒的物质,在生物医药领域能发挥重要的作用。
从海洋中寻找药用资源,以此研发海洋药物和生物制品,成为国际竞争的一个高地。不久前,青岛宣布自主研发的海洋一类新药“注射用BG136”(简称“BG136”)启动临床试验,BG136就是“蓝色药库”的最新成果。
在青岛海洋生物医药研究院一楼展厅,记者看到多种海洋生物制品,涵盖药物、大健康、化妆品等多种类别。BG136项目总负责人、中国海洋大学医药学院教授、青岛海洋生物医药研究院首席科学家于广利教授介绍,BG136作为“蓝色药库”新成员,从基础研究到启动临床试验已历经近20年,是国际首个进入临床试验的免疫抗肿瘤海洋多糖类药物。
目前国际上公认的上市海洋创新药物一共16个,其中有两个(PSS、GV-971)都来自青岛。“PSS是我国第一个现代海洋药物,用于预防和治疗心脑血管疾病。到目前为止还在临床上应用,累计创造了100多亿元产值。”于广利介绍,青岛关于“蓝色药库”的布局,链条涉及比较广,在研究的过程中,研究院也逐步探讨成果转化的体制机制,加快孵化的步伐。
城市更新
带着“乡愁”向未来
说起青岛城市更新,总是绕不开张村河片区。作为青岛最大的“城中村”,张村河片区拥有12个社区,7600户家庭。在青岛城市更新和城市建设三年攻坚行动启动之前,它是青岛重点低效片区之一。面对如此难啃的“硬骨头”,崂山区不断创新工作打法,仅一年的时间,就推进了11个社区的连片改造。
张村河改造工作之所以如此顺利,关键是用好群众路线这一关键法宝,发挥好了社区“两委”和党员、居民代表的关键作用。崂山区中韩街道办事处副主任刘梦捷表示,对于很多家庭纠纷和历史遗留问题,基层工作人员都要提前逐一研判,然后再通过社区居民大会和社区党员入户,去给老百姓把政策讲通讲透。群众基础打好后,再坚持 “一个标准立到底、一把尺子量到底、一套班子干到底、一张蓝图绘到底” ,程序公开透明,也是张村河高效有序推进拆迁改造的关键。
对于很多村民担心的能否按时回迁的问题,崂山区也在加紧发力。张村河片区中首批主体封顶的刘家下庄安置房项目,比计划提前了7个月。高效建房的同时,质量也没有“拉垮”。为了解决村民心中对于“安置房的品质不如商品房”的刻板印象,崂山区抱着“给咱爹娘盖房子”的情怀,以最“硬”的标准把老百姓的房子建好。
城市不断“焕新”,村民们的“乡愁”如何安放呢?在张村河片区刚启动改造时,崂山区档案局走街串巷收集老物件、老照片、老档案等,将张村河片区村民生活的痕迹保存下来,目前已经征集了3000多件。在崂山区档案馆馆长张青海眼中,这些看似破破烂烂的老物件都是宝贝。“很多东西现在的人可能都没见过,一拆迁村民就全扔掉,太可惜了。” 张青海说,未来他们将用这些物件建设崂山民俗文化展览馆,原汁原味地保留大家对张村河的记忆。
记者手记
一张“王牌”打到底
依海而生、向海图强,海洋一直都是青岛最大的“王牌”,但是青岛和海的羁绊远远比我们想的要深。在采访青岛市委海洋发展委员会办公室战略规划处二级调研员周健伟时,他对我们说:“在青岛任何一个人,提起海大概都能说上很久。”毕竟青岛除了海洋研究方面的高校很多之外,中小学的海洋教育更是在全国数一数二。青岛大到城市格局,小到一砖一瓦都与海洋有着密切联系。
青岛拥有丰富的海洋资源,海岸线817公里,海域面积达12240平方公里,比陆域面积多1000平方公里,区位优势和资源优势显而易见。对于青岛来说,打造全球海洋中心城市并不是 “一拍脑门”的口号,而是通过青岛多年以来孜孜不倦地经略海洋,始终把建设海洋强市作为自己的长期战略而制定的远景目标。尤其是2011年之后,每一届政府都把海洋经济作为青岛最重要的产业来建设,努力打好海洋这张“王牌”,使青岛的海洋生产总值长期位居全国第三。
“王牌”打好了,青岛也逐渐补齐短板。近年来,在青岛的城市更新和城市建设3年攻坚的行动下,青岛加速基础建设,引入新兴产业。采访过程中记者屡次听到“产城融合”、“港产城融合”的新提法,青岛立足于自己独特的发展路径,奋力探索出提升城市核心竞争力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