缓缓流淌的扶胥古运河,是广州海丝文化跳动的历史脉搏,如今这段有生命力的古航道将焕发新机。
当前,扶胥运河连通工程正在黄埔区动工,未来将恢复古运河路线,形成完整内河涌的水上游览观光线,擦亮“老运河、新风貌,老城市、新活力”的海丝文化名片。
文、图/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何瑞琪 通讯员郑嘉俊
古代扶胥:自此出海 溟渺无际
作为中国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之一,扶胥古运河开凿于北宋,因其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成就了“舟舶继路,商使交属”的商贸繁华景象,肩负起了沟通中外的重要历史使命。1994年6月扶胥古运河遗址被列为黄埔区文物保护单位。
沿着扶胥古运河一路寻访,可以看到沧海桑田的历史痕迹。在有着600多年悠久历史的穗东街道南湾村,有着一块足有三层楼高的古海蚀岩——常春岩。“常春岩”这三个刻在石壁上的大字依稀可见。据悉,这是明代大书法家陈献章,著名理学家湛若水等人游历至此处时,由陈献章手书于此,至今已有500余年。如今,一个雨亭盖在石壁上,保护着这三个字,免受雨水的侵蚀。
村里老人介绍道,数千年前,这里曾是古海岸的一部分,后来由于陆地抬升,珠江口前移,海岸线退缩,原岩崖前的海洋已变为陆地。
不难发现,扶胥古运河堪称“一河串古今”,它的周围散落着历史文化古迹,仅在穗东街道,就集齐了古庙、古塔、古树、古桥、古建筑等。如今走在古运河遗留下来的河涌边,小桥流水,青砖绿瓦,百年宗祠,秋风古堤,处处诉说着一段与海上丝路有关的历史记忆。
据史料,扶胥古运河在隋唐及以前就已兴起了。魏晋时期,已有古斗村(即庙头),船只放洋启航之地,也是外国船只到达广州的第一停靠站。唐朝时,古斗由村发展为南海镇,后更名为扶胥镇,港口命名为扶胥港,成为海外到广州的第一站。
到了宋朝,由于黄木湾前风大浪高,影响海船停靠,为了提供更安全的运输通道,便顺着东滘涌开辟了扶胥古运河,由此达到了鼎盛时期。明清之后,由于水道淤积,扶胥港逐渐衰落,后港口功能西移。
现代运河:见证广州开发区诞生
从另一个维度上看,这个项目对黄埔区、广州开发区有着较为重要的意义。因为扶胥古运河是见证了广州开发区起源的历史之河。
1984年,广州开发区的选址研究点就在横滘河上,其正是扶胥古运河的一段。由此,广州开发区的建设者在这大片的滩涂和蕉林上走上了筚路蓝缕的创业之路,一如北宋年间人们开凿扶胥古运河河道般艰辛,不由感叹古往今来奋斗足迹生生不息。
河道疏通,其意义不仅仅在于构建良好循环功能的水生态系统,更是关乎区域的发展大势。当前,黄埔区谋划了“三城一岛”空间联动发展规划,正加速推进广州海丝城规划建设。扶胥古运河是广州海丝城的历史溯源之“根”,黄金水道之“脉”。若将其比作一篇正待起势的“水文章”,这里便是点睛之作,将为沿途的发展带来新机遇。
河道疏通:让文化遗产惠民
因历史变迁,现状部分河道已无法连通。对此,黄埔区组织专家团队,深入研究多时,决定恢复其历史水脉,重现千年运河盛景。项目总投资约1.39亿元,先期项目预计2024年初建成。如今,庙头支涌、西滘涌段被纳入扶胥运河连通工程,正在施工中。
据黄埔区水务局介绍,扶胥古运河两岸建设将学习借鉴京杭大运河等先进经验,聚力打造底蕴深厚的古运河文化高地,突出“水清、岸绿、河畅”,通过连通修复古运河,传承好诸如古渡文化、粤剧文化等古运河文化,书写“人与运河、城与运河”的故事。
此外,项目通过碧道贯通工程缝合城市,碧道连城,以骑行道、慢跑道、漫步道贯通缝合城市,增强滨水空间可达性,将城市活力导入滨河空间,让市民生活重回水岸。古运河焕发新风采,盛景画卷铺展开来。近期,黄埔还将在东滘涌、墩头涌增设游船码头,对河道进行清淤,达到一定吃水深度,使得西滘涌、墩头涌、夏园湖、庙头支涌、南海神庙湖形成完整内河涌的水上游览观光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