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次创业再出发3
创新突破无法一蹴而就,企业的创新创业路更是如此。如何引金融“源头活水”,激荡起企业创新的“万顷碧波”?以母基金为代表的科技金融手段,正成为各地推动科技创新突破、产业转型升级的关键一招。
广州科技创新母基金撬动社会资本实缴出资186.59亿元;广州1500亿元的产投母基金和500亿元的创投母基金已落地并进入实操阶段;200亿元的广州市上市公司高质量发展基金已正式启动……昨日,在“高质量发展·看科技”新闻发布会上,广州市科学技术局副局长孙翔透露的这组消息,快速引起资本市场关注。
实际上,除了引导社会资本“投早投小投科技”的科技创新母基金,近年广州已从“创、投、贷、融”四个方面,探索出一套“组合拳”,一个以科技金融为主线的市场化企业支持体系日益完善,全周期、多元化、接力式特点日渐突出。“我们要为科技企业提供全生命周期的多元化接力式金融服务,构筑‘创、投、贷、融’科技金融生态圈,助力广州科技企业高质量发展。”孙翔表示。
文、图/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方晴(署名除外)
“强芯稳链”
用科技创新基金为战略性产业“开疆辟土”
2018年在广州南沙成立,2022年一跃成为国内第三方供应链排名第一的碳化硅主驱模块供应商,眼下,广东芯聚能半导体有限公司已成为广州“芯”势力的一颗明星。
强的是“芯”,稳的是链。以芯聚能为代表的一家家半导体企业快速崛起,为广州全力推进汽车产业万亿战略、打造智车之城提供坚实基础。“强芯稳链”前瞻布局的背后,有着一只名为科技金融的“隐形推手”——由广州市政府出资50亿元、广州市科技局牵头设立的科技创新母基金。这是一个按照市场化方式运作,不以赢利为目的的政策性母基金,引导社会资本“投早投小投科技”。
2021年,作为B轮的领投方,广州科技创新母基金旗下国投(广东)创业投资子基金投资芯聚能2.5亿元,一解产线尚未落地之时企业的“资金之渴”,更为后期估值奠定基础。
为何看好芯聚能?“在作出投资决策前,我们会关注企业四个方面:一是行业是否为国家政策重点支持的行业;二是判断企业提供的产品和服务是否具有较强的实力和较大的市场空间;三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四是企业团队的管理能力和经营理念。”国投创业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刘立群昨日接受广州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芯聚能不仅能满足以上条件,更重要的是,它是广州智能网联与新能源汽车产业链的重要一环。“作为科技创新母基金旗下子基金,我们肩负投资与培育广州科技创新企业的责任。”刘立群说。
如何运用资本力量,为广州战略性新兴产业“开疆辟土”?广州科技创新母基金将政府产业布局、企业融资需求、投资机构投资方向有机融合,携手国投创业、深创投、穗开投资、创钰投资等4家合作机构,通过子基金,投资粤芯半导体、广东芯聚能、广汽埃安、巨湾技研、导远科技等5个项目,投资金额已达14.59亿元,为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产业链“稳链”“补链”“强链”“延链”。
撬动投资
广州科技创新母基金放大财政资金超9倍
广州科技创新母基金不仅是企业发展的“加速器”,也是撬动资本的“放大器”和产业生态的“连接器”。
“截至5月31日,母基金累计投资24只子基金20.71亿元,撬动社会资本实缴出资186.59亿元,放大9.01倍。”孙翔在发布会上透露,母基金吸引了深创投、高瓴资本、中金资本、软银中国、德同资本等国内优秀的创投机构参与申报,目前已完成6批次子基金遴选,遴选出89家拟合作机构。
资本具有最敏锐的嗅觉。在刘立群看来,广州拥有全面的产业链布局、强大的产业基础和较好的政策优势。作为央企国投集团旗下专注开展科技成果转化投资的基金管理机构,国投创业充分感受到广州科技创新母基金引导社会资本“投早投小投科技”的特色,与其聚焦科技成果转化投资的策略取向以及区域布局非常契合,也是这家全国知名创投机构选择将其管理规模最大的基金落地广州的原因。 但资本并不只逐利。“我们希望成为负责任的股东,更好服务创新驱动发展、大湾区建设等国家重大战略部署,绝不是‘撒芝麻’‘赌概率’纯粹为了赚取收益。”刘立群说。
“国投不仅是我们的财务投资人,更是战略投资人。”芯聚能对外事务部和市场部负责人刘月直言,半导体行业特点是高投入、周期长,芯聚能从一开始就瞄准门槛更高的新能源汽车主驱逆变器领域,产品仅验证周期都需要两年。在初创期,企业几乎所有资本都用于研发投入。“国投基金有耐心等待芯聚能成长,不仅有资金扶持,并且在上游供应商、下游主机厂客户等产业链引荐上都给予了支持。”
在“投早投小投科技”理念的引导下,截至5月31日,广州科技创新母基金合作机构投出255个项目、119.30亿元,其中投资中小微企业共202个、投资金额共63.83亿元,分别占子基金已投项目数量和总金额的79.22%、53.50%。
完善生态
通过投资引育产业 “基金矩阵”正在崛起
如今,通过科技创新母基金的投资布局,可以管窥广州未来科技产业图景。最新数据显示,科技创新母基金投资广州项目104个,投资金额43.76亿元,覆盖生物医药(51个)、新一代信息技术(33个)、新材料(3个)、高端装备制造(12个)、节能环保(2个)、新能源及新能源汽车(3个)等领域。
其中,云从科技已于上交所科创板上市;国地规划创业板(首发)获通过;多浦乐、芯德通信、广合科技、因明生物等4家企业已完成上市辅导备案登记;广汽埃安、巨湾技研等17家企业入选独角兽、未来独角兽榜单;云宏信息、鲁邦通、博依特等47家企业入选国家级、省市级专精特新企业;玻思韬、思迈特、立景创新等62家企业被认定为高新技术企业。
值得关注的是,“以投促招”“以投促引”已成为新的招商模式。为激励子基金引进外地项目,科技创新母基金依托广州金融控股集团,通过投资手段引育产业,成功吸引一批成长性较强、科技创新能力突出、具备强劲市场竞争力的科技企业落户广州。
在广州,一个服务于科技创新和实体经济的“基金矩阵”正在崛起,为新兴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充足的资金“弹药”和政策支持。广州日报记者从会上获悉,近三年,广州募集创业投资基金共235只,募集金额444.42亿元,平均单支募集金额1.89亿元;2022年,创业投资基金募集数量大幅增长,募集基金数量为120只,同比增长64.38%,募集金额为215.82亿元,同比增长11.6%,创业投资的热度持续攀升。2023年5月,广州市政府发布了《2023年广州金融支持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进一步优化投融资环境。
孙翔还透露,近期,广州1500亿元的产投母基金和500亿元的创投母基金已落地并进入实操阶段;200亿元的广州市上市公司高质量发展基金也已正式启动;7月份将在广州举行2023粤港澳大湾区(广州)创投峰会,助力广州打造风投创投生态圈。
“下一步,广州将从政策、税收、资金、人才、土地、市场等方面做好暖企工作,为企业增信心、稳预期,促进‘科技-产业-金融’良性循环,让更多金融‘活水’流向企业创新,推动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继续在高质量发展方面发挥领头羊和火车头作用。”孙翔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