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一个30多岁的年轻人聊天,见他眼神无光,不时唉声叹气,我便问其缘由,他说,毕业多年,至今工作业绩平平,想转型心中又没方向和底气,很焦急。
这个年轻人在一个科研单位里上班,单位里大把专业人才,他显得有点力不从心。跟着别人一起做的几个项目,又碰上在功用上转化率低的问题,总之,工作上没有拿得出手的“显功”……听他说完,我叫他先喝一杯茶,平复一下心情,并安慰他,如果急火攻心或抑郁成疾,那更加得不偿失,必须保持信心与干劲,现在你要做的是解决问题,可以调整一下思维方式和心态,或找个更合适自己的目标去努力。
一个人无论在事业上还是在生活中,只要用功地做着事,等到时机成熟,是会显现成效的。如果现在还没有显现成效,处于“胶着”或“瓶颈”状态,那就说明收获季节未到,尚需努力,或者要三思一下,是不是要调整方向、改变策略,然后继续攻坚克难,最终取得显著的成功。我给他打了一个比方,你看,火箭一飞冲天,多么耀目,这种成果大家都看得见,这是“显功”;而“一飞冲天”的背后,是很多人无数个日日夜夜、呕心沥血沉潜研究与实践的努力,这是外人看不见的用功,是“潜功”。我们如果只羡慕别人的“一飞冲天”,看不到其背后的“默默付出”,或只求“一飞冲天”,不愿默默努力,或急于求成,不想花费时间和精力去做积累与沉淀,那便是只求“显功”,不要“潜功”,事业上受挫受阻便不是奇怪的事。
任何事情的成功,都是“显功”与“潜功”恰到好处的“共情”体现。所谓“显功”,是指显而易见的成功,是一个人经过拼搏将光彩夺目的成果、成绩、成效展现在众人面前;所谓“潜功”,是指潜心钻研某一专业或技术所投入的功力,它是“显功”背后呕心沥血、潜心付出的一种努力状态。这两者要相辅相成,没有“潜功”的付出,难有“显功”的出现;而“显功”则是对“潜功”的阶段性检验或测试的结果,适时复盘成败,总结经验教训,可对后续的“潜功”有指引作用。“显功”多少取决于“潜功”的力度和时长,没有一蹴而就的“潜功”,也没有易如反掌的“显功”,如果不明白其中的转换关系和内在因果逻辑,难免在事业上会迷惘,变得情绪低落。
年轻人听了我的教诲,若有所思。他继续问:“有时候,‘潜功’做了不少,也鲜见‘显功’出现,这是怎么回事呢?”我对他说:这要从方向、方法、路径、目标定位、实践形式上找原因。一个人如果方向错了,越努力便越加速了“南辕北辙”;如果方法错了,那就像拳头打在棉花上,事倍功半或费力不讨好……所以,我们要时常审视和校正这些成功要素,使之形成合力,才能发挥更正向的效用,要做有用功,不要做无用功。“潜功”真正做到位了,就有“水滴石穿”“百步穿杨”的绵绵之力,届时,成功想不显著都难。
当然,有了“显功”也别骄傲自满,更不要狂妄自大,自以为从此可以高枕无忧。现在,我们很难做到“一招鲜,吃遍天”了,保持进取与努力变得很重要,不要让已有的“显功”变成“显摆”,要继续潜心努力用功,才会真正“潜力无限”。
在生活中也是一样,一个人想着过近似“显功”一样的幸福生活,就必须以奋斗不懈、艰苦打拼的“潜功”作为基础和铺垫,聚沙成塔,集腋成裘,“显功”自显。“显功”可以让人幸福一时,而“潜功”可以让人幸福一辈子。
(杨德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