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林霞虹、林欣潼 通讯员李建平
今年6月,中山大学深圳校区一期全面建成。
两家附属医院,17个整建制学院,129万平方米的校舍建筑,5000亩占地,11000多名师生……中山大学校长高松透露,深圳校区已成为深圳在校生规模第二大的高校。
清晨的第一缕阳光从相山上升起,照耀着中山大学深圳校区恢弘的建筑群,蓝色穹顶的图书馆与绿瓦红墙公共教学楼、实验楼、报告厅依山而建……中山大学电子与通信工程学院大四学生伍钧浩用无人机拍摄下了这一幕。
“作为深圳校区第一批入驻的学生,我等待深圳校区全面建成已经等了快三年。” 伍钧浩说。
2020年8月24日,中山大学深圳校区全面启用,当时大二的伍钧浩是首批进驻的2346名学生之一。
2015年12月,教育部正式批复同意中山大学建设深圳校区。
随后几年,中山大学深圳校区的新医科、新工科学院陆续成立,广纳人才、开始招生,在广州校区东校园过渡办学。到2020年搬迁的时候,一些学院已经形成可观的办学规模及较强的学科竞争力。
2018年6月12日,中山大学深圳校区建设工程正式启动。深圳校区的教学、科研、生活条件均按照国内高校顶尖水平建设:
——一期建成包括教学楼8栋,公共课室298间,其中超85%是智慧课室;
——一期建成公共实验教学平台5个,本科教学实验室75个,购置设备3.3万台套,为学生科研实践提供优良环境;
——图书馆国内顶尖水平,体育馆按照国内单项甲级赛事场馆标准设计,剧院按照甲级剧院的标准设计;
——生活配套完备,学生宿舍14栋,达到本科生四人间、研究生两人间、博士生单人间的标准。
……
优质的硬件设施,为中山大学深圳校区的腾飞奠定了良好的基础。2021年9月,深圳校区所有院系全部入驻。2023年6月,中山大学深圳校区一期全面建设完成。
中山大学深圳校区学科规划方向主要是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聚焦国家战略新兴科技,聚焦深圳创新发展战略和未来产业规划。
中山大学目前11个学科入选教育部“双一流”建设名单中,8个学科在深圳校区办学。传统优势的一流学科在深圳校区形成了新的学科增长点,部分已形成规模,具备承担重大任务的能力;有一定办学历史的学科保持良好的发展势头,开始展现冲击新一轮“双一流”学科的潜力;新建学科积极对接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结合,体现了积极的发展态势。
中山大学深圳校区的学科布局,全链条、全覆盖对接深圳“20+8”产业集群规划。科技支撑深圳高质量发展取得初步成绩。各个院系已为深圳市企业开展科技服务333项,服务深圳市企业213家,立项总经费4.42亿元,成果转化81件落地深圳,占学校成果转化的22.3%。近年累计获得深圳市科技计划项目立项329个,合同金额3亿元,其中含10个重点重大项目。
截至2023年6月,深圳校区毕业生6200余人,近八成就业的毕业生前往临床医学、公共卫生、人工智能等国家重点行业和领域工作,就业的毕业生中超八成服务于粤港澳大湾区发展。留深人数逐年增加,为服务深圳和粤港澳大湾区奠定了良好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