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日报讯 (全媒体记者刘鹏飞 通讯员张紫琳摄影报道)6月10日,由佛山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主办的2023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活动在南风古灶举行。当日,《佛山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办法》实施。当天,佛山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对入选第八批省级非遗代表性项目的单位进行颁牌,并启动“Hello,非遗”非遗市集。
项目异地流入且在佛山传承较好也能获认定
当天《佛山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办法》(以下简称《办法》)实施。据介绍,《办法》明确政府部门职责和工作机制,明确提出建立协调机制的主体是市、区人民政府,建立协调机制的方式是联席会议制度。《办法》对代表性项目认定条件进行了明确。《办法》规定“评审相同的传统技艺和商贸习俗项目时,在同等条件下,与市级以上老字号相关的传统技艺和商贸习俗,可以优先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二是对异地项目的认定。《办法》对异地流入佛山,并在佛山传承较好的项目认定做出了规定,符合佛山作为一个外来人口大市的开放性和包容性,也解决了近年来多个优秀中华传统文化在佛山传承却得不到身份认同的问题。
佛山国家级、省级非遗代表性项目达71项
当天,入选第八批省级非遗代表性项目的单位获颁牌,分别是:龙舞(上元舞火龙)、洪拳(南海洪拳)、扎蹄制作技艺、家具制作技艺(广式家具制作技艺)、九江鱼花生产习俗、民间信俗(黄连仓沮字祖信俗)。目前,佛山非遗代表性项目,国家级15项,省级56项,市级131项;代表性传承人国家级15位,省级56位,市级224位,国家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1个,省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7个,省级传承基地(传习所)8个,省级非遗工作站1个,省级研究基地1个,居于全省前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