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追踪
昨日本报刊登的《个人养老金如何“吸睛”又“吸金”》引起读者关注。多位投资者表示,自己开了户、交了钱,但面对众多产品依然“挑花眼”。针对这些问题,记者继续进行了深入调查了解到,目前投资者对不同产品特点、收益情况、投资期限、组合策略、流动性等方面存在疑惑。
业内建议,个人养老金账户中的资金只有达到退休年龄之后才能取出,所以各类养老金融产品的流动性差别不大,一般来说期限越长、收益率越高,投资者可以尽量选择期限较长的产品,如养老储蓄、养老保险这种安全性较高的产品。
文/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 赵方圆、王楚涵
各类养老金融产品的流动性差别不大
“开了户,交了钱,但还没看到中意的产品。”5月15日,市民谢先生告诉记者,感觉限制比较多,好产品相对较少。“没买什么,就只是存了一年期的存款而已,很久没关注了。”市民陈女士表示,由于工作繁忙,很难腾出精力打理自己的个人养老金账户。
记者从国家社会保险公共服务平台官网查询了解到,个人养老金产品共652款,产品类型共4种:储蓄类产品、基金类产品、保险类产品和理财类产品。其中储蓄类产品465款、基金类产品137款、保险类产品32款、理财类产品18款。
融360数字科技研究院分析师刘银平分析称,相对于其他养老金融产品,养老基金产品投资回报最高,风险也最大,主要因为产品配置的权益类资产比例较高。而相对于其他基金,养老目标基金的投资风格较为稳健,有一定封闭期,但相对于养老储蓄、养老保险、养老理财产品来说,风险要高一些,适合有一定风险承受能力并且追求长期投资回报的投资者购买。投资者购买养老目标基金,要了解资产配置、历史收益等情况。
也有投资者反映,个人养老金产品每年封顶12000元,难以充分满足个人或家庭养老的全面需求,还需要结合其他商业产品等综合考虑,复杂度大幅增加;抵税金额少,吸引力有限;大多数产品流动性差,难以预防到退休前的应急资金需求。
“个人养老金账户中的资金只有达到退休年龄之后才能取出,所以各类养老金融产品的流动性差别不大,一般来说期限越长、利率/收益率越高,投资者可以尽量选择期限较长的产品,尤其是养老储蓄、养老保险这种安全性较高的产品。”刘银平提示,投资者要结合自身风险偏好,选择适合自己风险承受能力的养老金融产品。
业内人士:养老储蓄产品安全性最高
“现有的个人养老金产品要求的投资时间要么特别长,有的长达20年,要么相对较短,短至2~3年,对于中期需求缺乏整体规划和产品组合策略,对不同年龄段适配的养老产品较少。”谢先生还告诉记者,这些产品介绍都相对比较简单,保本产品的利率都相对较低。
对于几类个人养老金产品的选择,刘银平指出,养老储蓄产品的优势是安全性最高,不过利率会低于其他养老金融产品;养老理财产品兼具稳健性和收益性,收益率不确定,有可能最终达不到业绩比较基准;养老保险产品的优势是兼具投资和保障属性,但期限较长,流动性偏差,且收益率也不高;公募基金配置权益类资产的比例较高,收益波动性最大,可能拿到较高的收益率,也可能拿到很低的收益率,甚至可能亏损。
储蓄存款产品总体略高于大型银行五年期定期存款利率 保险产品结算利率较2021年微降
储蓄存款产品
包括特色养老储蓄产品、个人养老金专属存款产品以及银行发行的其他存款产品等,利率稍高于普通定期存款。其中,特定养老储蓄产品相比于其他存款期限更长,分为5年、10年、15年和20年四档,特定养老储蓄首五年的年利率约为3.5%~4%,不同期限、不同银行、不同城市,利率略有差异,总体会略高于大型银行五年期定期存款利率。
基金产品
东方财富Choice数据显示,截至5月25日,今年以来,逾100只养老目标基金取得正收益(按区间复权单位净值增长率,下同)。不过,今年以来,养老目标基金的收益水平并不乐观,位居前位的中欧预见养老2025一年持有(FOF)Y和平安稳健养老一年持有(FOF)Y收益仅3%,约10只养老目标基金取得2%收益,其余养老目标基金收益均在2%以下,逾20只养老目标基金取得负收益。
理财产品
目前养老理财产品最短持有期限从1年至5年不等,业绩比较基准则约在3.85%到5.75%之间,期限越长、风险等级越高的理财产品收益也相对较高。据悉,业绩比较基准是由投资管理人依据理财产品的投资范围和比例、投资策略,并综合考量市场环境等因素测算而来。业绩比较基准并不意味着最终的实际收益,也不构成对产品收益的承诺。
保险产品方面
以去年首批上线的7款产品为例,记者梳理前两年的利率发现,实际结算利率普遍超过保障利率。从保障利率来看,稳健型在2%~3%之间,进取型在0%~0.55%之间。从实际结算利率来看,2021年结算利率在4%~6.1%之间,2022年结算利率整体有所下滑,区间范围在4%~5.6%之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