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晚,第九届中国戏剧奖·梅花表演奖(第31届中国戏剧梅花奖)和第九届中国戏剧奖·曹禺剧本奖(第25届曹禺戏剧文学奖)颁奖典礼在广州隆重举行。17位名角历经近半个月的激烈角逐,最终产生了新晋“梅花”15朵,5部剧本作品荣获曹禺剧本奖。
今年是梅花奖创办40周年,本届梅花奖是我国戏剧艺术新成就新面貌的集中展示。这也是广州第4次举办梅花奖,本届梅花奖开创了粤港澳携手办“梅花奖”的先河,这对促进大湾区文化事业繁荣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 张素芹
通讯员 穗文广旅宣 文/图
15朵新晋“梅花”,5部作品获曹禺剧本奖
第31届中国戏剧梅花奖终评于5月8日在广州拉开帷幕。本届梅花奖由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中国戏剧家协会、广州市人民政府联合主办,中共广州市委宣传部、广州市文化广电旅游局承办。
今年恰逢梅花奖创办40周年。为推动粤港澳大湾区文化事业高质量发展,本届梅花奖在广州设立主会场的同时,还在香港、澳门设立分会场。17位进入梅花奖终评的优秀演员,携参演剧目闪亮登场,为大湾区观众带来了一场艺术盛宴。
进入本届梅花奖终评的演员过关斩将,颁奖晚会上,结果揭晓,15个新晋梅花奖得主闪亮登场。新晋“梅花”通过演绎题材丰富、体裁各异的剧目,展现鲜明的剧种特色,呈现多彩的戏剧艺术,体现出广大戏剧工作者坚定文化自信、坚持守正创新,把艺术创造力和中华文化价值相结合,让优秀传统文化焕发时代光彩。
尤值一提的是,新晋梅花奖得主的“奖盘”,与非遗项目广彩联动,由国家级非遗项目广彩瓷烧制技艺的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谭广辉制作。
本届梅花奖组委会特别举办了新晋梅花奖得主和曹禺剧本奖得主的媒体见面会。
第25届曹禺剧本奖颁奖仪式当天同时举行,5部作品获奖,另有5部作品获提名奖。据悉,这些作品均以“讲好中国故事为己任”。
多位往届梅花奖得主现场助阵,共同传承演绎经典
梅花盛放40年,硕果累累。当晚,多位往届梅花奖获奖艺术家也来到现场倾情助力,与新晋“梅花”同台演绎经典,共同传承演绎“梅花香自苦寒来”的梅花精神。
第23届梅花奖得主于兰、第27届梅花奖得主吴非凡、第29届梅花奖得主傅希如、第30届梅花奖得主彭庆华联袂演绎戏剧与舞蹈《咏梅》,展现了一场京剧、粤剧的国粹非遗精彩对话。
第14届梅花奖得主吴京安、第18届梅花奖得主王虹、第24届梅花奖得主刘晓翠、第30届梅花奖得主涂松岩、共同朗诵诗歌《花城花开》,将广州同时举办两个国家级大奖的喜悦自豪之情表现得淋漓尽致。
二度梅花奖获得者欧凯明、第12届梅花奖得主陈韵红、第20届梅花奖得主赖琼霞、第25届梅花奖得主黎骏声、第28届梅花奖得主苏春梅共同献上了粤剧联唱《相遇岭南》,《昭君出塞》《洞天福地》《南越宫词》等片段让观众“听醉”了耳朵。
多剧种演绎《大登殿》选段更是精彩绝伦,中国剧协副主席、二度梅花奖获得者李树建,中国剧协副主席、二度梅花奖获得者柳萍,第23届梅花奖得主王艳,豫剧、秦腔、京剧同台亮相,经典佳作被朵朵“梅花”演绎得酣畅痛快。
今年2月28日晚,由中共广州市委宣传部、广州市文化广电旅游局和国家京剧院联合主办的“京腔粤韵 唱响湾区”文艺演出活动中,来自浙江婺剧艺术研究院的第27届梅花奖得主杨霞云、第30届梅花奖得主楼胜为广州市民表演了经典剧目《白蛇传》之“断桥”。颁奖典礼当晚,两位艺术家为大家带来婺剧《穆桂英大破天门阵》选段,气吞山河,英姿绝代。
颁奖典礼压轴节目是第26届梅花奖获得者陈小朵带来的歌曲《梅香四海》,该曲目由本届梅花奖获奖者合体献唱,尽情展现“梅香四海,花开湾区”的繁华灿烂文艺盛景。
值得一提的是,颁奖晚会举行了中国戏剧梅花奖举办城市的纪念牌颁授和旗帜交接仪式。中国剧协向广州赠送举办城市纪念牌,并将第十届中国戏剧奖·梅花表演奖(第32届中国戏剧梅花奖)主办权的旗帜,交给了上海。
展现广州文化深厚实力,助力广州文化高质量发展
梅花奖举办40年来,广州先后4次成功举办梅花奖,体现了广州浓郁的戏剧氛围和深厚的文化实力。
福建芳华越剧院的郑全携越剧《唐琬》前来参加终评,这是她时隔8年再度在广州登上梅花奖的舞台。“2015年,我陪我们剧院的王君安来广州参评第27届梅花奖,我和她同台演出《柳永》,同样也是在5月的蓓蕾剧院,我觉得这是缘分。”郑全说,“广州的戏曲氛围特别的好,这一次来让我感觉又不一样,戏曲引发了更多人的关注,我看到的更多的是年轻的面孔。”
昆曲演员施夏明曾多次来广州演出,这一次他携昆剧《瞿秋白》来“竞梅”,在他眼里,广州是一个多元的、开放的、与时俱进的城市,在文化方面的包容性尤其强,可以说融合了最时尚又最传统的文化审美。“每一次来广州演出,我都无比激动,又带着些许的紧张,我担心自己的呈现不能让广州的观众满意,但是每一次都能收获广州观众满满的掌声。这对于我们江苏省昆剧院,对于我而言都是极大的鼓励。”
本届梅花奖终评的舞台上,有两部著名导演童薇薇执导的作品——粤剧《文成公主》和黄梅戏《共产党宣言》。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她表示自己曾多次与广州粤剧院合作,感受到了剧院全力以赴、通力合作,举所有优势资源积极扶持下一代新秀,为培养粤剧事业接班人的决心与努力。“我觉得广州对文化非常重视,粤剧人一代代的传承,做得也非常好。”童薇薇说。
第31届中国戏剧梅花奖的14天完美呈现,既是戏剧的隆重盛会,也是戏迷的欢乐节日。在11天的终评竞演期间,广州各大剧场人潮涌动,来自全国各地的戏迷蜂拥而至,各场演出一票难求,每场终评演出上座率均达到90%以上。
作为本届梅花奖的重要系列活动之一,中国戏曲电影公益展映于5月11日-5月30日在广州多家电影院和多个场地为群众公益放映。广州作为本届梅花奖的主办城市,精心谋划、创新组织举办的戏曲电影展映活动,用现代光影映照传统文化的艺术瑰宝,让更多的戏曲电影为市民所了解,也将吸引更多的人走进戏剧的繁花深处。
值得一提的是,5月13日,粤剧电影《睿王与庄妃》在广州粤剧院举行首映礼。这是继《刑场上的婚礼》《南越宫词》在中国电影金鸡奖大放异彩后,广州推出的又一部粤剧电影。该片用崭新的科技拍摄手段,把故事搬上大银幕,既能让老观众重温经典,也吸引更多新观众。
梅花奖四度绽放广州,将极大促进粤港澳大湾区文化交流,让戏剧的艺术之光点亮大湾区的璀璨星空,也必将为新时代中国戏剧创新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李嘉宜成功“摘梅”
广州粤剧院已有11朵“梅花”
本届中国戏剧梅花奖,广州粤剧院国家一级演员李嘉宜凭借在粤剧《文成公主》中的出色表现,成功摘得梅花奖。
近年来,在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下,粤剧薪火赓续,在过往梅花奖评选中,粤剧界共有22人共24次获得过梅花奖。其中,广州粤剧院共有9名演员获得10朵“梅花”(其中欧凯明为二度梅),本届再添一位李嘉宜,共计11朵“梅花”。
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
张素芹/文 杨泽彬/图
“艺海无涯,梅花奖是我艺术的新起点”
李嘉宜,国家一级演员,工花旦、闺门旦行当,师承著名粤剧表演艺术家、中国戏剧梅花奖获得者丁凡和蒋文端,艺从著名粤剧表演艺术家、中国戏剧梅花奖“二度梅”获得者欧凯明。现任广州红豆粤剧团副团长。曾主演多部粤剧如《三家巷》《刑场上的婚礼》《初心》《岭南人家》《焚香记》《南越宫词》等,其主演的粤剧电影《南越宫词》获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戏曲片奖。
5月21日的媒体见面会上,李嘉宜用“激动、感恩、奋斗”三个词来表达自己“摘梅”后的心情。
李嘉宜表示,“众所周知,梅花奖是中国戏剧表演艺术的最高奖,能企及这个表演艺术的标杆,我非常激动,这个成绩印证了我特别喜欢的一句话:深耕笃行。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我10岁入行,至今学艺、从艺20余年,一直耕耘在粤剧这方舞台上,内心对艺术始终敬畏、纯粹、坚定且执着。”
在李嘉宜看来,梅花奖虽然是一枚个人奖,但它嘉奖的不仅仅是个人,而是背后的团队。“在排演粤剧《文成公主》期间,我对这点特别有感触。我所在的广州粤剧院对这部戏、对我倾力支持,大家全都以戏剧人‘一棵菜’的精神同心协力、不遗余力地打造我这部代表剧目。”
“艺海无涯,梅花奖是我艺术的新起点,我要以一位梅花奖演员的身份激励自己走向新征程,以更高的艺术标准要求自己,为我所敬畏的粤剧事业奋斗一生。”李嘉宜表示。
当代青年戏剧人不是要迎合,而是要引导青年
李嘉宜参评的作品是去年10月首演的新编粤剧《文成公主》,她也参与了这部剧的创作。在她看来,粤剧《文成公主》作为一部新编戏,在粤剧舞台上做了不少新探索。
首先是主题立意新。该剧以文成公主进藏的历史事件为依据创作,以民族大团结为主题。文成公主在剧中心灵高贵,朴实真挚,开辟了这类题材戏剧审美的新格局。
其次是表演手法新。传统粤剧中,一般女主演只需要以一到两个行当应工。而粤剧《文成公主》中的人物年龄跨度大,要从少女演到老奶奶,加上剧中有女扮男装的戏码和武戏,所以李嘉宜在剧中需要以小生、花旦、刀马旦、青衣、老旦五个行当应工,每个行当的戏份都不少,对做工身段要求都很高。
第三是舞台呈现新。对于现场观众而言,粤剧《文成公主》气势恢宏的舞台呈现很有视觉冲击力。在舞美、灯光、多媒体、服装和化妆的配合下,全剧展现出盛唐的雍容风范,同时又交融着富丽的民族色彩。此外,这部剧给观众的听觉感受也是超越以往的,现场演奏就使用了40多人的大乐队。
在李嘉宜看来,粤剧从来都不乏创新。“当代青年戏剧人要做的,不是迎合青年,而是引导青年。中华文化有5000多年的沉淀积累,粤剧有近400年的历史。在艺术特性上除了有自己的地域特色以外,粤剧尤为突出的是唱腔的流派传承。所以近年来尝试了和不同艺术门类相结合的多种表现形式。”李嘉宜表示。
“当然,这是基于传统戏剧文化基础上进行的拓展尝试,观众接受程度如何,我们也是在观察当中。”李嘉宜说,“但这个时代赋予了戏剧戏曲艺术很多的空间。粤剧+流行、粤剧+科技等融合,在传统文化中尝试二创,对于年轻观众来说,易于接受,也是青年人关注传统文化的敲门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