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图/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葛宇飞、谢英君
昨晚,2023年“5·18国际博物馆日”东莞市主会场启动仪式暨“国宝归来——圆明园兽首暨海外回流文物特展”开幕仪式在东莞市博物馆举行。展览共展出圆明园海晏堂的生肖兽首、商周青铜器、南北朝青州佛造像、明清鎏金铜佛像等86件珍贵文物展品。
记者了解到,近年来,东莞文博系统强化整合思维、精品思维、体系思维、传播思维,着力推出高品质的文博大展,在市民中引发“看展热”。
圆明园兽首文物原件展出
“国宝归来——圆明园兽首暨海外回流文物特展”时间为5月18日至8月27日。展览的文物件件精美,展现了中华文明的悠远厚重与博大精深,皆为当之无愧的“华夏瑰宝”,是一道公众不可错过的高雅精神文化大餐。其中,圆明园海晏堂十二生肖兽首之牛首、虎首、猴首、猪首在5月18日至6月18日期间展出,为文物原件。
“国宝的魅力,既是承载历史的珍贵与厚重,也是展现文化的绚丽与自信。”东莞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局长司琪在致辞中表示,今年东莞围绕“文化强市”建设,以“博学东莞”品牌统筹整合全市博物馆优质展览、活动,强化精品打造和品牌传播,希望“国宝归来”展,在展现璀璨悠久的中华文明的同时,还能唤起观众对海外流失文物更多的关注及思考,激发民族自豪感,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增强文化自信。
今年国际博物馆日的主题为“博物馆、可持续性与美好生活”。在主会场东莞市博物馆,除了“国宝归来”展览开幕外,还举办了“收藏与美好生活”公益鉴定、“守护与传承”博物馆志愿服务劳动教育研讨与实践、“走进莞博 让生活更美好”5·18博物馆之夜等活动。
“容庚与东莞”主展获省十大精品奖
以“5·18国际博物馆日”为契机,第四届广东省博物馆陈列展览精品推介活动举行,东莞参评的5个展览全部获奖,占20个奖项的1/4。其中“容庚与东莞”主题展览获评第四届广东省博物馆陈列展览十大精品推介奖,4个展览荣获单项奖。
此次推介活动奖项分为综合奖和单项奖,综合奖为10个精品奖,是广东省设立的博物馆陈列展览领域的最高奖项;另有单项奖9个,1个重点推介奖。
“容庚与东莞”主题展览以“学术性、艺术性、本土性人文主题原创展”为定位,凭借着扎实深厚的策展研究、系列化的展览构架、艺术性的展览设计、多元化的教育推广、精准化的传播发布,在2021年8月推出以来,获得广泛关注和热烈反响,成为近年来少有的专家叫好、市民叫座的高水平展览。
容庚先生是我国著名古文字学家、书法家、收藏家,曾入选新中国成立以来已故文化界、书法界百人名单(东莞共入选两人,容庚先生是其中之一)。容庚有很深的艺术修养,策展组从他的书画作品及艺术收藏中获取灵感,提取大量艺术元素,用于展陈设计,营造简约空灵、大气雅致的氛围,跨时空再现容庚形象,升华展览主题。此外,策展组还以主题展览为核心,配套文博讲座、博物馆之夜、夏令营、文创产品等,构建“1+4”教育推广体系。
在9个单项奖中,东莞市有4个展览获奖,分别是“挖出来的‘汉东大国’——曾国青铜器精品展”获评最具活力推介奖,“弦歌不辍 薪火相传——华南教育丰碑‘坪石先生’专题展”获最佳原创推介奖,“大唐宝藏——法门寺地宫文物精粹特展”获最佳传播推介奖,“印何累累——中国古代的印信”获最佳进步推介奖。
打造“博学东莞”文化品牌
记者了解到,东莞早在2004年就在全国率先提出建设“博物馆之城”,在2021年提出推动“博物馆之城”高质量发展。近年来,东莞文博系统强化整合思维、精品思维、体系思维、传播思维,着力加强全市统筹提升,化“多而散”为“小而精”,全面倡导原创、本土展览,着力推出高品质的文博大展,在市民中引发“看展热”。
今年3月,东莞成立了博物馆联盟,打响“博学东莞”文化品牌,目前联盟博物馆的数量已发展至26家。联盟成员既有国营博物馆,也有民营博物馆,旨在加强联盟内博物馆之间的交流合作,促进各博物馆的优势互补、资源整合、信息共享、学术交流等。
为迎接联盟成立后的第一个国际博物馆日,各成员单位纷纷使出“看家本领”,推出重磅展览活动。其中,东莞市展览馆推出《东莞“当家制造”》主题展,整合制造业展示、科创游戏、主题手作,涵盖汽车、电子、纺织等多个领域,融入潮玩、露营、电竞、咖啡等众多潮流元素;鸦片战争博物馆推出《长风破浪——世界航海五百年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