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版: A8版 上一版  下一版
让护理更有效 让患者更舒适 护士们纷纷化身“发明家”——

走进白衣天使们的异想世界

加压止血宝箱:避免穿刺点产生瘀血、瘀斑、出血甚至血肿。
婴儿通便“神器”:用去针头注射器和头皮针注射开塞露。
医用男性保护内裤:硅胶的保护罩方便消毒、上厕所。
分隔膜输液接头:解决接头要冲、封管和容易回血问题。
水样便引流装置:方便对患者的水样便进行引流、冲洗。
医用数控恒温仪:准确控制术中冲洗液温度。
棍针器具:能同时做到艾灸、刮痧、推拿。
露脐尿片:新增U形设计,露出肚脐方便消毒。
经络按摩器:可同时施灸和按摩,力度均匀可控。
鼻腔渗液吸收器:不影响呼吸的鼻腔渗液吸收结构。
宫腔镜手术服:防止“走光”,也可免去脱裤的麻烦。
骨折康复“神器”:让患者可自行调整体位,预防肺感染。
码上看护士们的奇思妙想。

  专题策划:翁晓鹏、黎蘅

  专题统筹:任珊珊、何雪华

  文/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何雪华、任珊珊、翁淑贤、周洁莹、伍仞、张青梅、梁超仪、王婧、吴婉虹 见习记者徐依励 实习生刘诗晴

  通讯员彭福祥、周晋安、张蓝溪、韩文青、白恬、潘丽雯、宋莉萍、李雯、魏星、简文杨、彭泓博、黄月星、戴希安、唐小雨、林惠芳、王雯玉

  图、视频/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杨耀烨、苏俊杰、骆昌威 实习生谢一言(除受访者提供外)

  今天是第112个国际护士节,今年的护士节主题为:“我们的护士,我们的未来”。如今,护士早就不仅是打打针、输输液、发发药,在实现专业化、精细化、智能化护理的路上,凭借仁心+巧思+妙手,护士们化身“发明家”,让护理更有效,让患者更舒适,护士服与燕尾帽闪烁着“智”造光芒。

  为此,本报推出融媒报道,聚焦护士发明家和他们发明的“护理神器”,展现仁心妙手的护士在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中的贡献与担当。

  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妇科护士长 龚桂芳

  医用男性保护内裤已在6家医院使用

  龚桂芳发现,为了避免内裤与伤口摩擦引起疼痛、出血甚至感染,医生会建议包皮术后的男孩尽量穿开裆裤或不穿内裤。她萌生了发明一种男性生殖器术后保护内裤的想法。

  在一次性纸杯两边加上弹力带做成保护罩、用纸尿裤改造……尝试多次后,龚桂芳决定采用硅胶制造与男性生殖器轮廓匹配的保护罩,再利用魔术贴将保护罩和内裤其余部分相连,方便消毒伤口、上厕所。最终“医用男性保护内裤”研发成功,可以有效减轻水肿、保护伤口、预防感染,促进术后快速康复、提高术后生活质量。该产品2015年获得专利,2021年2月与企业签订转化合作协议,至今已在广州地区的6家医院使用,效果良好。

  龚桂芳笑称,自己作为一名妇科护士,发明男性医用内裤,多少有些“捞过界”。但其实日常多思考已经成为她的习惯。2012年,她获得个人的第一项发明专利,是该院第一个获得专利的护士;之后,几乎每年都有一个专利,并通过各种创新大赛认识了一帮志同道合的创新友人。她所撰写的专利论文在核心期刊上发表,也获得了优秀论文,获得10个专利后开始协助同事申请专利。“日常生活中要多思考,想方设法解决问题,好的专利产品能让医患双方都受益。”龚桂芳说。

  佛山市中医院骨七科护士长、护理部专利研发小组组长 杜雪莲

  有了牵引带患者可以自行调整体位

  杜雪莲在护理临床一线工作已有32年。她是骨盆髋臼创伤护理领域的专家,同时也是医院护理专利研发小组的组长。她说,每一件护理用具的小发明,都是源于护理人员在工作中发现的问题,以创新促进康复,让患者有良好的愈后是医护的共同心愿。

  她发明的“骨盆固定牵引带”已经实现临床转化。

  以往骨盆骨折的病人长期卧床很不舒服,容易发生并发症,护理难度也比较大。使用骨盆固定牵引带,让患者可以自行调整体位,预防肺感染,提高舒适度,护士还可以单独完成护理操作,避免二次损伤的同时节省了人力。杜雪莲经常带领团队到临床督导,优化改良产品。

  “一切都是希望患者能有更舒适的体验。”从2015年她发明的“颈椎术后护理枕”首次获得了国家实用新型专利之后,她已经带领团队取得了100多项各种专利。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感染科一区护士长 郑丽花

  止血宝箱确保拔针无“瘀”

  临床上老年患者,凝血功能差的患者,穿刺点容易产生瘀血、瘀斑、出血甚至血肿。早晨空腹抽血,很多患者还没完全清醒,抽血后按压穿刺点容易移位或按压时间不够,也容易出现上述情况。

  从业20年的郑丽花发明了“加压止血宝箱”,提供了方便、实用、安全的综合解决方案。工具箱内有自粘弹力止血带、止血按压包、计时报警器及消毒浸泡烘干盒。一次性止血按压包填充有止血敷料,内表面为无菌透气纱布面,可拆卸黏合在止血带的内表面上,止血带的外表面上则设置有计时报警器,确保拔针无“瘀”。

  ICU专科护士、广东省人民医院护理部培训科副科长 陈瀚熙

  一个小接头解决两个难题

  常用输液接头,输液结束后需要使用封管液正压冲、封管并使用止血夹辅助夹管;输液前需要通过抽回血,判断穿刺针是否在血管内,操作较为烦琐。

  陈瀚熙发明的分隔膜输液接头,是一个内外螺纹接合式装置,内部设置5毫米螺纹和扇形分隔膜。输液前后旋紧、旋松接头,分隔膜随之碰触封闭或分离,即可在接头管腔内自动产生正压或负压,从而一举解决常用输液接头需要冲、封管和容易回血堵管两大技术难题。核心技术目前在国内外静脉输液用具中尚未见应用,已在建模量产中。

  “患者有需求,护理有需要,我们就锲而不舍地思考和钻研。”创新点子会碰到绘图、机械原理、化学与生物材料等专业外问题,那就“逢山开路,遇水架桥”好了。陈瀚熙曾是烧伤与创面修复外科护士长,自2015年8月广东省人民医院护理部组织的护理用具创新大赛“启程”,她朝着“发明达人”一路奔驰,如今拥有“电极针”“悬浮床靠枕”“气管切开套管敷料”等多项发明专利。

  广东省妇幼保健院手术室护士长 吴永红

  数控恒温仪准确掌握合适水温

  在手术过程中,经常需要使用无菌液体对手术部位进行冲洗,“理想的水温是接近患者体温的温水,太高或太低都不好。”吴永红介绍,临床常用的方法是将常温的水和预热好的液体进行勾兑,护士一般用双手感知水温,这样很难准确掌握水温是否合适,加之手术间的温度一般比较低,时间长了之后水温又会慢慢降下来,因此要不断地进行勾兑。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就设计了医用数控恒温仪这样一款产品,启动之后便可以根据设定好的目标温度进行加热,还能保温。”

  “只要想发光,在哪都能发光。”吴永红从业至今近23年,已申请发明专利6项,在省妇幼手术室,几乎处处可见她的设计“巧思”。在她看来,只要用心用脑做事,发明创新其实并不难。从业多年,吴永红对自己的职业认同且热爱,“医生和护士如同战友,为了共同的目标:更高水平地服务患者,密切协作。我相信,只要投入其中,就一定有所成就。”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肺病科护士长 林云青

  能御“火龙”的经络按摩器

  火龙灸,因其在背部督脉上施灸时,形如火龙而得名。在中医院肺病科里,它适用于治疗虚寒型肺系统疾病,比如慢阻肺、支气哮喘、慢性咳嗽、慢性鼻炎等。不过,在护士们眼里,火龙灸优点突出,但是容易“上火”,而且“费护士”,是个力气活。

  改良火龙灸的各种想法,在林云青脑中反复纠结。她想做一件能按摩的灸器,更好地引导火龙灸的热力。经过不断改进,她做了一件直径17cm的按摩经络器,下垫一层既柔软又阻燃隔热的胶垫,以便在火堆上按压使用。它可同时施灸和按摩,力度均匀可控,按摩效果良好。

  通过灸材、灸器等方面的优化,终于实现了火龙灸的升级——黄金火龙灸。林云青介绍,黄金火龙灸目前已在该院肺病科临床实施逾千人次,而在纳入临床观察范围的三百多例住院患者中,针对肺胀痰浊阻肺型患者的治疗,使用中药汤剂加西药调理平均14天出院,在黄金火龙灸护理下平均10天就可出院,大大提高了治疗效果。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南沙院区耳鼻咽喉科区护士长 刘成成

  能呼吸能吸液的“迷你版”口罩

  接受鼻部手术后,患者会有鼻腔渗血或渗液,以往只能由护士或患者自行擦拭,如用纸巾擦拭,容易使得皮肤受损,而用棉球填塞会导致鼻腔难以通气,还需要护士及时更换被污染的床单。这些不卫生的方式会降低患者的舒适度,也需要耗费更多的护士人力。

  为解决这些难题,刘成成发明了一种不影响呼吸的鼻腔渗液吸收结构,形如“迷你版”的口罩,表面用亲肤透气的无纺布,中间层加入无菌脱脂棉吸收液体,内含铝条,能灵活调节、贴合面部,耳带用扁平橡皮筋,并使用硅胶材质做耳挂钩,可帮助术后患者吸收鼻腔渗液,减少擦拭,保护鼻部皮肤,降低感染,提高患者舒适度。

  这一发明在2021年年底获得专利,在去年9月份通过厂家进行了批量生产,已作为一件成熟的产品在医院的线上线下平台出售。

  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生殖科副护士长 孙德娟

  不“走光”的宫腔镜手术服

  患者走向手术台时,有时需要脱去衣物,摆放手术体位反复穿脱裤子麻烦,而穿手术袍下身真空又没有安全感,部分女患者因此紧张害怕。有时候做手术需要麻醉,苏醒时患者意识不是很清醒,自己穿脱裤子没注意,容易“走光”。

  孙德娟与另一位护士郑雅露发明设计出专用的宫腔镜手术服。

  这一手术服有前后安全衬裙,中间镂空剪裁,合适剪裁的空间,既满足了消毒以及医生手术需要,又可适时遮挡住隐私部位。孙德娟表示,有了这个安全裤,不少要做手术的患者都可以增加安全感,大大保护隐私,也可以免去脱裤的麻烦提高手术效率,“当患者充分放松时,她们的配合度增加,医生操作会更加顺滑。”这款手术服的设计数易其稿后顺利通过,将于近期推出。

  此外,生殖中心还研发针对女士的手术安全裤,做手术前的消毒液也是提前温热,不至于冷冰冰,手术前除了医生谈话还有护理人员与患者充分交流,降低手术者对手术的恐惧心理,“我们要做有温度的护理。”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护理部主管护师 李平东

  有了它轻松解决宝宝便秘难题

  李平东不仅是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护理部的主管护师,同时也是一名经验丰富的“奶爸”。他发现在宝宝刚开始吃奶粉的时候,连续两天没有大便解出,宝宝哭闹不停。即便全家总动员,尝试为宝宝做腹部按摩、喂他多喝水,但仍收效甚微。

  他想到使用开塞露,但一看开塞露的瓶口材质又硬又粗,担心损伤宝宝,怎么办?他灵机一动,通过去针头注射器和头皮针连接后抽注开塞露中的液体,然后将头皮针软管插入宝宝肛门再将注射器中的液体输入。整个操作过程非常顺畅,轻松解决了宝宝的便秘难题。

  他希望能帮到其他小宝宝们,于是将这套婴儿通便“神器”多次改进并分享出去,被称为“暖心奶爸”。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广州重症孕产妇救治中心分娩室护士长 胡静

  U形露脐尿片让宝宝远离脐炎

  新生宝宝住院期间,护士们要为宝宝反复消毒脐带的部位,工作量大。而宝宝跟着妈妈出院后还要买护脐包,每次洗澡后要消毒脐带。新生儿脐带脱落要两周左右,很多新手爸妈对脐部护理感觉手忙脚乱的,深感不便。

  有鉴于此,依据最新的指南,胡静在护理新生儿脐部时,首次在科室指出新生儿断脐时无菌断脐,不需要额外的消毒,并且穿戴尿片时将尿片反折,达到暴露脐带的目的。

  后来,她还在普通尿片上新增了U形设计,设计出一款针对初生婴儿“露脐尿片”,帮新生宝宝远离脐炎困扰,该发明申请了专利,如今已转化生产,真正在临床上应用推广。

  中医专科护士、广东省中医院ITE护理创新专业团队总秘书 陈思依

  一款器具同时能做艾灸、刮痧、推拿

  从事护理工作7年,陈思依深受中医文化熏陶,看到患者因为接受中医疗法而减少吃药打针,运用一双巧手开展中医治疗,能为患者排忧解难,感觉很有意义。

  可当看到护士们也只有一双手,即便不喝水不去厕所,争分夺秒,往往一个上午也做不完所有病人的艾灸、刮痧和推拿。陈思依暗下决心,想研发一款新型多功能的中医器具,同时能做到艾灸、刮痧、推拿,事半功倍。

  这款棍针小器具省时省力还非常安全,推广到临床去之后,病人喜欢,效果也很好,经常追着护士要使用棍针。陈思依由衷觉得,这些小发明不是什么“高大上、高精尖”,却都是来自临床病人的建议和实打实的困难,“能够解决实际问题的创新真让人快乐!”

  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老年ICU护师 周成

  ICU病房的“非常之器”

  在临床工作中,患者因肛门括约肌松弛导致大便失禁的情况十分常见,特别是长期卧床的高龄老年患者和抗生素大剂量使用者。此外还有一些疾病,如细菌性痢疾也会导致水样便。若不采取有效的治疗和护理,会造成肛周难愈性溃疡、肛周脓肿及真菌感染、肛周皮肤严重溃烂等并发症。水样便引流装置就这样应运而生,方便对患者的水样便进行引流、冲洗,操作简便、安全、高效,同时也降低了失禁性皮炎及皮损的发生率,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被称为ICU病房的“非常之器”。

  周成至今记得ICU主任的一句话:“ICU是重症病人的最后一道防线,之所以把病人从普通病房送到我们这里,是因为我们有非常之法,非常之术,非常之器,能够解决病人的问题。”

  他一直在琢磨这种“非常之器”——最开始是借用“尿管”“气管插管”“OB棉”等材料,后来就想着把这些借用产品的优点进行集中,于是就有了“一种水样便引流装置”专利产品的诞生,后来就被医疗器械厂家关注到,从而转化成了产品。

 
     标题导航
让护理更有效 让患者更舒适 护士们纷纷化身“发明家”——~~~
~~~
~~~
   第A1版:头版
   第A2版:牢记殷殷嘱托 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走在前列
   第A3版:要闻
   第A4版:评论
   第A5版:牢记殷殷嘱托 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走在前列
   第A6版:要闻
   第A7版:要闻
   第A8版:第112个国际护士节
   第A10版:穗月留声
   第A11版:都市新闻
   第A12版:大湾区观察
   第A13版:经济
   第A14版:广东
   第A15版:文娱·体育
   第A16版:教育周刊
   第DGA13版:东莞新闻
   第FSA13版:佛山新闻
   第SZA13版:深圳新闻
   第ZSA13版:中山新闻
走进白衣天使们的异想世界
106位2023年“广州好护士”名单出炉
广东共有注册护士42.1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