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2版:深锐周刊

当孤独症患者的父母老去

孤独症儿女“奔四”“奔五”后 如何托孤成年迈父母的烦恼 社会组织正探索多种解决办法

肖欢欢

本文字数:#article-word-count#

李娟陪儿子练钢琴。

李霞

何强夫妇和儿子

一位家长帮患有心智障碍的女儿做康复训练。(受访者提供)

  “当父母老去,孩子谁来照顾?”这是孤独症患者家庭不得不面对的问题。记者连日来走访发现,社会上一些大龄孤独症患者已经“奔四”乃至“奔五”,他们的父母往往已迈入花甲、古稀之年;而目前针对该群体的支持相对匮乏,不少大龄孤独症患者常年待在家中,他们往后的生活保障可能会成为老迈的父母终其一生也完不成的“任务”。不过有好消息,一些社会组织这些年正不断创新服务模式,协助这些父母解决大龄孤独症患者的养老问题。

  文、图/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 肖欢欢(除署名外)

  照顾孤独症女儿47年

  74岁母亲放下执念 盼有康养机构接收女儿

  今年74岁的李霞(化名)已是白发苍苍,采访前一晚她才刚去医院看完急诊。“我身上装着心脏起搏器呢。”老人家说。

  47岁的阿敏是李霞最小的女儿,她患有孤独症,出生时没有哭,直到4岁还不会说话,医生说是大脑发育迟滞。

  说起陪女儿成长过程中遭遇的心酸,李霞不禁抽泣起来。她说,这些年自己每天都必须陪着孩子。“因为我一不小心,孩子就会有危险。”她告诉记者,女儿从小好动,有一回母女俩去菜市场买菜,她一转身发现女儿不见了,赶忙发动周围的人去找,最后发现女儿已经跑到2公里开外。从那以后,每次出门李霞都要给女儿系上一条牵引绳以防走失。

  李霞介绍,起初女儿连自己名字都不会写,简单的一个笔画“横”她足足三个月才学会。小时候阿敏曾上过普通学校,后来阿敏的姑姑听说市内有一家学校招收这类孩子,就为她办了转学。阿敏的小学读了整整10年,她“毕业”时已经18岁了。李霞随后帮她联系了一家智残人士康复中心,让阿敏在那边做手工。

  最让李霞担心的是女儿生病,因为不管病得多严重,她都不会喊疼,并且不时还有自残行为。发病、入院治疗、好转、再发病、再住院……多年来李霞带着女儿几乎走遍了省内的各大医院。一开始,她满怀期望地盼着女儿能变得和正常孩子一样,但在四处求医20年后,李霞逐渐放下了执念。“如果总想着让孩子变得跟正常孩子一样,那会很痛苦。”

  李霞告诉记者,她的退休金从20多年前刚退休时的每月600元涨到如今的每月4000元,但女儿的托孤问题还是经常让她彻夜难眠。“因为她完全没有生活自理能力。”

  有一次,李霞打扫卫生时不慎滑倒摔伤了腿,但阿敏只是在旁边看着,不说话也不哭喊。这让李霞对变老有了更深的焦虑:如果有一天自己动不了或离开了,女儿该怎么办?

  于是李霞开始有意培养女儿适应社会的能力,不再处处“惯”着她。有一次阿敏在外面时一把抢过了其他孩子的玩具,那个孩子的家长当面批评了她。“当时我其实在附近,但我故意晚过去几分钟,我想她这次应该长记性了。”李霞说,从那以后,阿敏抢别人东西的毛病真的矫正过来了。她坦言,很多时候必须对女儿“狠”一些,否则等自己不在了,孩子就会处处碰壁。

  人生已至暮年,李霞想趁着自己还清醒时把女儿送到康养机构去。她打听了市内两家养老院,对方听说阿敏有孤独症都不敢接收。“如果有康养机构愿意帮忙照顾我的女儿,我愿意把财产捐给他们。”

  陪伴孤独症孩子47年是一种什么感觉?李霞表示:“刚开始每一天都是煎熬,到后来,每天醒来看到孩子在身边便已觉得幸福,她就是我的天使。”

  家有28岁孤独症儿子

  母亲陪读8年 父亲转行做康复训练师

  同样的焦虑也困扰着居住在白云区的何强(化名)一家。何强快60岁了,阿豪是他唯一的儿子,今年28岁。在孩子两岁那年何强就发现孩子有些“奇怪”:父母下班回到家阿豪从不主动打招呼,每天起床、吃午饭和睡觉时他都要带着一只玩具兔子,否则就会哭闹。何强随后带阿豪去几家医院检查,都被诊断为孤独症。

  那时,夫妻俩在一家酒店当服务员,他们省吃俭用,几乎把所有可能的治疗方法都试了,但儿子的情况依旧没改善。何强表示,过去20多年间夫妻俩为此花了大概100万元,这也是他们的全部积蓄。

  后来,为了让儿子能和正常孩子一样上学,何强的妻子干脆辞掉工作到学校陪读。每天早上她和儿子同时起床、洗漱,然后到学校的教室里陪读,放学后和儿子一起回家,一直陪读到初二。然而8年下来,儿子的成绩始终在班上“垫底”,但对于自己的付出,这位母亲并不后悔。

  “他从来不说话,只是会发脾气,当脾气无法释放时他就会自残或者破坏家里的东西。”何强告诉记者,家里的电器、家具都是旧的,买新的怕被儿子再次砸烂。

  为了帮儿子康复,从2006年开始,何强便转行到一家专门为心智障碍人士提供服务的康复机构工作。一方面,他希望孩子能在这样的机构进行专业干预,另一方面,他也希望自己学到专业康复知识后,能帮助更多像儿子这样的孤独症患者改善症状、回归社会。

  作为一名康复训练师,过去十多年来,何强共帮助几名高功能孤独症患者进行行为干预,其中有几名成功掌握工作技能,目前在广州的几家餐厅当服务员。而阿豪也经常到这里接受康复训练。

  每当下班回家时,何强还要和儿子“斗智斗勇”——阿豪一直霸占着电视机看动画片,何强只能躺在床上看手机。但时间久了,阿豪也学着父亲用手机在网上购物,最近他更是学会了微信语音通话功能,经常一早用父亲的手机给亲戚打电话,聊一些不着边际的话题,这也给何强带来一定困扰。

  “将来我们走了,儿子怎么办?”从3年前开始,夫妻俩就开始为儿子谋出路。何强说,儿子是“甜蜜的负担”,将来老两口身体不行了,希望大女儿能帮忙照顾弟弟。

  20多年过去,何强夫妻俩已不再奢望孩子能恢复到和正常孩子一样去工作、结婚乃至生子。“孩子能平安度过这一生,我们就知足了。”

  64岁母亲延迟退休

  希望自己“比儿子晚些离开”  考虑特需信托保障其后半生

  即便是那些经济条件较好的孤独症患者家庭,也同样面临托孤问题。

  李娟(化名)今年64岁,是一名保险经理,她儿子阿超今年36岁了。原本可以安稳过退休生活的李娟,如今依然在工作赚钱。“我从55岁退休后又开始为儿子打工。”她笑着说。

  30多年来,李娟带着儿子四处求医,花了几百万元,但效果都不明显。2017年,她丈夫猝然离世,照顾孤独症儿子的重担全都落在李娟身上。

  “现在社会上针对孤独症儿童的救助项目比较多,但对大龄孤独症患者的支持相对匮乏,实际上不只有‘来自星星的孩子’,也有‘来自星星的叔叔、阿姨’。”李娟告诉记者,自从阿超当年被诊断为孤独症后,她就放弃了生二胎的念头。她知道,此生的母爱只能给阿超一个人。

  由于饮食和作息不规律,阿超16岁开始就痛风,必须要有人督促他吃药和控制饮食。让李娟头疼的是,阿超脾气大,当一些要求没得到满足时就会生气。

  虽然家境尚可,李娟仍担忧儿子的未来:“有一天如果我不在了,我希望孩子不仅能活着,还能够有尊严地活着,哪怕把我所有财产都捐出去也没问题。”李娟眼下还有个想法——让自己活得更健康,更长寿一点。“我希望将来能比儿子晚些离开,哪怕能比他多活一天也行。”李娟说,“白发人送黑发人”对普通家庭来说是悲剧,但对于孤独症患者家庭来说,却是一种“心愿”。

  如同一些电影中描写的那样,作为孤独症患者的阿超也有着自己的闪光点——他从小就表现出很强的音乐天赋。阿超6岁那年,到楼下邻居家时见到一位钢琴老师在弹琴,他就站在旁边观看。等老师弹完,他竟然能把老师刚才弹的曲子完整地弹奏一遍;后来一家公益机构听说阿超有钢琴天赋,派了老师专门来教他弹钢琴。如今阿超已经可以弹奏20多首钢琴曲。

  为了让阿超融入社会,李娟没少吃苦头。这些年在李娟的培训下,阿超已经会一些简单的家务,甚至可以独自出门,在家附近的小店购买生活用品了,但他距离生活完全自理还有很大的距离。

  对于自己老去后孩子的养老问题,李娟一直在做规划。作为保险业人士,她购买了一定的保险理财产品。但阿超对钱没有概念,所以未来谁能帮孩子管理这笔财产也是李娟头疼的事。“将来可能考虑设立特需信托,让孩子每个月有一定的收入。不过这仍是‘下下策’,因为信托并不会安排一个合适的人来照顾孩子,我希望他将来能生活得更有品质。”

  社会组织:

  多种方式为孤独症患者家庭解决后顾之忧

  孩子何以托孤,是最让大龄孤独症患者家长担忧的事。近年来,广州市一些社会组织也在积极探索解决办法。

  广州市扬爱特殊孩子家长俱乐部(下称“扬爱”)是一家规模较大的、服务心智障碍家庭的社会组织。该组织工作人员冯丽媚告诉记者,大多数大龄孤独症患者仍由年迈的父母监护、照顾。目前来说,解决该问题主要有以下几种方式:

  一是设立特需信托。目前,有些公司的特需信托是30万元起步,有的门槛更低,还可以通过遗嘱的方式将房产等资产导入到特需信托中来。

  二是社区家庭模式。社区家庭是针对心智障碍者的一种特殊托养形式,由3~5位心智障碍者按照他们各自的意愿选择伙伴,大家长期生活在一起。白天,他们在各自的机构参加活动,晚上回到房间,大家一起吃饭、看电视,每个家庭配备一名助理,负责照料孩子们的生活。这种模式目前在广州也有一些机构在尝试。研究表明,这是比较能保证生活品质的一种模式。

  三是寄宿制的康复托养机构。孤独症群体不像其他障碍类型,孤独症孩子需要的是专业的个性化服务。现在一些类似养老院的托养机构还停留在解决孩子吃穿的层面,很难兼顾到孤独症孩子的个性化需求,因此家长也不太放心。

  四是医养结合方式。即成年孤独症患者长期居住在政府所办的福利院等机构。

  五是和亲戚签订托管协议,将孩子托付给可靠的亲戚照护。

  这些年,扬爱也进行了为大龄孤独症患者父母解决后顾之忧的尝试。2019年6月,扬爱启动“心智障碍者双老家庭服务支持(试点)项目”,持续为广州市内32户心智障碍者双老家庭开展服务支持,通过个案管理模式并基于所在区的福利政策和服务资源情况,搭建资源信息库,改善心智障碍者双老家庭的社会福祉环境。未来5年,扬爱计划将为100户心智障碍者双老家庭开展服务支持,并链接专业律师/护理师/康复师/心理咨询师等人员的入户服务资源,提供心理咨询、康复咨询等所需服务内容,从而增进心智障碍者的生活自理能力。

分享到微信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版权所有 不得转载
1999-2011@广州市交互式信息网络有限公司 (大洋网)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B2-20040381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1906152
联系我们:81883088总机转各部门
订报咨询电话:81911089
广告咨询电话:81163279
广州日报官方微信
广州日报APP
广州日报深锐周刊 A12当孤独症患者的父母老去 肖欢欢2023-05-11 2 2023年05月11日 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