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兰园推出“绝·美——珍奇兜兰展”,展品包括不久前在英国拿下“国际身份证”的“大湾区”兜兰。兰花杂交品种从何而来?不同兜兰获奖作品有何特色?哪些新品种值得期待?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带你一探究竟。
文/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黄岚 通讯员张玲玲、温铁龙、莫石养
图/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黄岚 通讯员张玲玲、曾宋君、温铁龙
兜兰又名仙履兰,既是最能体现生物多样性的物种之一,也是大自然中的绝美精灵,曾多次获得世界性大奖。在我国,除硬叶兜兰和带叶兜兰外,兜兰属均为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是名副其实的珍奇兰花。
在本次“珍奇兜兰展”中,能见到不少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自主培育的兜兰新品种,其中既有“大湾区”兜兰和“COP15”兜兰等明星品种,也有广东省鉴定的农作物新品种,包括“玉莹”兜兰、“斑蝶”兜兰、“鸿运”兜兰、“紫光”兜兰、“春韵”兜兰。
“中科COP15”兜兰是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为纪念COP15大会(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选育的兜兰新品种,是“绿魔帝”兜兰和“南植云之君”兜兰杂交的后代。“大湾区”兜兰则是多花型兜兰新品种,由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自主选育的“功勋”兜兰和从台湾引进的“长布斯少女”兜兰杂交选育而来。
值得一提的是,继“中科COP15”兜兰获得第十届中国花卉博览会展品金奖之后,“大湾区”兜兰不久前也在英国皇家园艺学会进行了国际登录,成为又一个明星兜兰新品种,此外它还获得了2023年广东省春节兰展金奖。
“大湾区”兜兰花型独特,花姿优美,花瓣长可达20厘米以上,花期长。然而从试管苗栽培至开花,一般需要5至6年,种植难度较大,因此代表了大湾区人民永不放弃,持之以恒的奋斗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