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版: A6版 上一版  下一版

非遗“新”传承人: 跨界又联名 “下刀”如有神

日历“撕”出剪纸、榄雕进入生活……他们融合创新 让非遗技艺传承驶入“快车道”
   由练晓红设计制作的AR剪纸日历。
   练晓红和女儿
曾宪鹏通过跨界合作出品的榄雕香薰。
   曾宪鹏

  在非遗传承领域,有这么一批“新人”:他们从父亲或者母亲手中接过非遗传承的“担子”,成为年轻一辈的 “非遗代表性传承人”;他们有的从小就耳濡目染,心中早早已萌生了“接棒”的“种子”,有的则是在一次次经历后才发现了非遗传承的意义。

  与上一辈不同,这些非遗“新”传承人不但对传统的非遗工艺精益求精,而且还在时代的推动下开启了非遗传承的“新思路”——利用AR技术融合剪纸的文创产品上架几乎“秒光”,还与酒店合作开发烛杯中的剪影;与其他非遗项目相互融合,开发出“贴近生活”的榄粽、香薰等市场好评不断的新产品,他们用自己的创新激发了古老非遗的新活力。

  文、图/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 张丹

  练晓红:

  剪纸艺术也可以年轻时尚

  被母亲“五毁五做”震撼 她辞掉工作“接棒”授课

  近日,广州剪纸工艺美术大师李笑玲的家中十分热闹,曾经在学校接触过李笑玲剪纸课的小学生“组团”来到了李笑玲家中学剪纸,李笑玲女儿练晓红也带着刚满一岁的女儿回到娘家,客厅内欢声笑语不绝于耳。

  如今,练晓红作为广州剪纸的非遗代表性传承人,接过了母亲的“担子”。与母亲那一代专注于剪纸艺术本身不同,她开始将非遗进行创新,让古老的非遗文化更加贴近现代,贴近年轻人。

  “其实在我读书时,母亲就向我灌输起‘传承’的想法。”练晓红回忆,当时她对于传承母亲的剪纸还是比较抗拒的。后来有一次,母亲嗓子不大舒服,想要她帮她代一节课。“在那节剪纸课上,我发现孩子们对于传统文化是非常渴望的,能够在他们的眼中看到‘光’。”

  也是在那一节课之后,她内心对于传承剪纸文化开始有了一点想法。“当时我也在思考,如果作为非遗代表性传承人的子女,自己都不能够接过母亲衣钵的话,可能未来孩子们真的就只能在博物馆的橱窗里才能看到剪纸艺术了。那画面一呈现在脑海中我就会觉得很心酸,因为这是我们的文化啊。”

  练晓红介绍,当时她在一家游戏公司上班,收入还可以,对于传承剪纸艺术她还没下定决心。但之后她看到母亲在创作《丹凤朝阳》这件作品时经历了“五毁五做”,仅因为很小的原因,如某一根凤尾不够飘逸就毁掉重新做。“母亲说,自己都看得到的这点瑕疵如果传出去,如何称得上‘大师作品’?她对于艺术的执着特别感动我。”练晓红回忆,那时她才明白为何父母为了艺术会付出那么多而无怨无悔。

  也是从那时起,练晓红开始在工作之余尽力将这项艺术进行传承,“当时很兴奋,就想着尽力让更多的人了解这项艺术,我将课程都排到了晚上。”她告诉记者,当自己的时间慢慢地都被课程排满,也没有办法兼顾原本的工作后,她就把工作辞了,专心讲授剪纸非遗课程。

  年轻人才是非遗传承的“中坚力量”

  练晓红介绍,为了更好地传承剪纸非遗,她后来组建了团队,如今核心的团队成员有30多人,还有一些兼职的老师。

  她告诉记者,在2014年正式接过非遗剪纸的“担子”后,她确定了要做几块内容:一是母亲李笑玲继续做一些大型作品和一些小型的国礼;二是课程方面,除了非遗进校园的相关课程外,还利用网络教了一些全职妈妈学剪纸,然后到社区里传承剪纸文化;此外就是针对剪纸文化联合开发的一些文创产品,用以支撑团队运作和相关传承活动。

  在创新传承方面,练晓红举例,他们团队和一家五星级酒店联名开发了一款文创产品,就是剪纸香薰蜡烛:在烛杯里面镶嵌着剪纸,当烛杯里的蜡烛燃烧时,烛光就会通过剪纸镂空的地方透射出来,形成特有的烛光形状。

  此外她告诉记者,还有一款文创产品是一本剪纸日历,每过完一天撕掉一页,当日历全部页面都撕掉,日历本上就会有24座中国著名的建筑以剪纸的形式呈现出来。“我设计时还留了一点点‘私心’,第一座呈现的剪纸建筑就是广州的陈家祠。”她继续介绍,这24座剪纸建筑对应的就是一年的二十四节气,每一座建筑通过手机扫一扫之后还会有AR动画介绍每个节气的由来。“我们做的这些文创产品,最主要是想吸引年轻人的注意。”练晓红解释,年轻人才是非遗传承的“中坚力量”,只有被新一代接受后,他们才能够将非遗文化传承得更久远。

  “非遗的活态传承也是我们收入的主要来源。”练晓红说,以剪纸日历为例,她当时将这款日历制作出来后,怕没有那么多人接受,所以只定制了10万册,觉得已经够多了。但当这款文创产品挂上网后,在“双11”的第一个小时内就全部售空了。“说明这还是被市场接受的。”她还介绍,他们后来也与一个男性服饰品牌进行合作,在衣物上融入了新的非遗剪纸元素。“售卖的情况还是挺好的。”她说,一般剪纸的颜色是单色,为了能够让衣服上的图案更丰富,她采用套色的方式将多种颜色套在剪纸图案上,呈现出“彩色剪纸”的样式。“后来我也悟出了一个道理,并不是非遗文化太老旧了,而是非遗艺术的产品能不能跟上这个时代。”练晓红表示,非遗也可以非常年轻和时尚。

  “现在女儿传承了剪纸艺术,就连我一岁的外孙女都对剪纸感兴趣。”李笑玲笑着说,随着时代发展和技术进步,非遗传承也开始进入“快车道”,更多的年轻人接触并喜欢上了这项非遗艺术。

  曾宪鹏:

  跨界融合开发“榄文化”

  儿时在“刮玻璃声”中长大 毕业后随父亲自产自销

  在广州榄雕市级代表性传承人曾宪鹏记忆中,他从小就在刺耳的雕刻声中长大,儿时的他静静地站在父亲曾昭鸿身边,看着父亲一刀一刀雕刻着拇指大小的榄核。“那种声音有点像刮玻璃。”

  “大概从初二开始,我跟着父亲开始了比较系统的学习。”曾宪鹏回忆,当时他父亲就是用最传统的方式来教学,手把手教他怎样拿榄核、怎样拿刀、怎样发力、怎样雕刻,雕刻出来的线条又怎样能够达到预想的效果。初中毕业后的曾宪鹏在技校读机械维修的钳工专业,毕业后便正式传承父辈的榄雕技艺。

  “2002年毕业后,我在学校推荐下到一家外资公司实习,习惯性地带着自己的榄核与工具。”曾宪鹏回忆,当时在外企加班还是蛮多的,而唯一能够让他觉得放松的就是在休息时创作榄雕作品。一个很偶然的机会,公司的相关负责人在查内务时发现他在宿舍里雕刻,他一下子就在公司里出了名。之后该公司的对外礼品中有四成左右都是曾宪鹏创作的榄雕。“复杂程度不一样,所以一般一个也就卖二三十元,最贵的时候卖过五十元一个。”后来由于公司距离家比较远,加之父亲也需要人帮忙,曾宪鹏就辞职回到父亲身边帮忙。

  “大概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父亲做的榄雕都一直在代销。”曾宪鹏说,到了2010年他们父子才到市场里租了一间铺面,真正开始了自产自销。“那时的铺租一个月要1600元,我都担心能不能交得起铺租。”他笑着说,可没想到在开张后的一个星期他们就已经赚足两个月的铺租了。也是从那时开始,父子俩有了信心继续做下去。

  创新探索“榄文化” 与其他非遗“融合”开发

  在榄雕的个性化探索方面,曾宪鹏表示:“每个乌榄核的厚薄、大小、纹理、形状都是不一样的,这些只能是从业者在创作时根据经验进行判断,而机器是很难精确判断的。”此外由于乌榄核的大小、形状不一,制作的夹具也都是不同的,只有夹具在固定住乌榄核之后才能在上面进行雕刻。如今倒是有一项3D打印的技术能够满足个性化需求,但打印的原料需要把乌榄核磨成粉,再加上其他物质,比如环氧树脂才能打印出来。“打印之后虽然还是乌榄核的外形,但已经缺失了乌榄核应有的特质。”

  他介绍,榄雕在2002年被广东省列为濒临失传的传统手工艺,除了很少人愿意从事这项非遗技艺之外,还有一个主要原因就是工具的打造需要大量时间。“像我和我父亲的工具都是自己用自己做的,没有办法通用。不过我们现在开发了一个工具包,适合任何年龄段,就连一年级的小学生也可以用工具包中的刀具进行榄雕创作。”曾宪鹏说。

  在作品的创意创新方面,曾宪鹏告诉记者,从2019年起,他们将榄雕的技艺上升到一个新高度,提出“榄有文化”的概念,通过横向的开发和跨界的融合,将乌榄的原材料做成可以融进百姓生活的产品。像他们与江门地区的非遗技艺恩平裹粽合作,开发出一款“榄肉粽”,受到消费者欢迎;此外他们还与具备相关资质的公司合作,将乌榄的树叶通过蒸馏技术提取出将其中的香味做成榄雕香薰以及榄香皂等卫浴系列。

  此外,乌榄核的仁就是“五仁月饼”的“五仁”之一,曾宪鹏也与小凤饼的省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合作,开发出一款“九天榄月”的月饼礼盒,在当时受到了市场认可。“将榄肉、榄仁加入其中,也令小凤饼吃起来更加可口。”

  经过市场的磨合,曾宪鹏现在已经大致了解了这些非遗融合产品在市场的受欢迎程度。而他的下一步工作,就是要通过更合理的资源整合,寻找到适合榄雕技艺进入的新渠道以及新方式。

 
     标题导航
~~~日历“撕”出剪纸、榄雕进入生活……他们融合创新 让非遗技艺传承驶入“快车道”
~~~
   第A1版:头版
   第A2版:五一消费
   第A3版:五一消费
   第A4版:打“飞的”去旅行@巴黎
   第A6版:深度
   第A7版:美术·闲情
   第A8版:体育
非遗“新”传承人: 跨界又联名 “下刀”如有神
为宠物买保险 是保障还是“智商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