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邓潇丽
昨日,“读懂中国·湾区对话”专题论坛之“全球文明倡议的时代价值、世界意义与实践路径”研讨会举行。与会嘉宾抓住“博物馆”“数字文化遗产”“文明交流互鉴”等关键词,畅谈中国推动国际文化交流的经验。
博物馆保护和传承人类文明,连接着过去、现在和未来,在促进世界文明交流互鉴方面有着特殊的作用,是跨文化交流的重要平台。“为了发挥好博物馆的国际交流传播作用,我们有一个目标——在2035年要基本建成世界博物馆强国。”中国博物馆协会理事长刘曙光说。
刘曙光表示,“博物馆强国”是指需要在硬件优势的基础上、面向全球构建强大的向心力、吸引力等文化软实力。在他看来,要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就需要我们进一步提升博物馆中华文化国际传播的能力。
如何强化和提升中国博物馆传播中华文化的能力?刘曙光认为,要重视展陈艺术和设计创新,以国际通用的艺术语言和手段展现中国特色和中国气质,尤其是中华传统文化中那些具有普适、共通和互鉴价值的优秀思想和智慧,如中国传统生态观、自然观、宇宙观等,增强对国际受众的吸引力,减少因文化差异而产生的误读。
刘曙光表示:“中国博物馆人要转变研究思路与方法,从跨文化的角度更加注重发掘文化遗产跨越时空、跨越国度的美学价值、思想价值和外交价值,讲清楚古代中国与当代中国、中国与世界的关系、物化呈现中国人对待世界、社会、人生的独特价值体系、文化内涵和精神品质。”
在中国古迹遗址保护协会数字遗产专委会主任贺艳看来,文化遗产作为文明留存至今的见证和载体,无论是推动其在跨文化之间的交流,还是增进本国民众对其的认知,比如年轻一代,大都存在“跨越时间和空间壁垒”的困难。
贺艳自身从事数字技术工作。在她看来,通过数字虚拟技术等手段,可以营造沉浸式体验,很好地辅助我们去实现跨文化的沟通。“数字技术具有可移动性可视化,它可以很好地辅助国际交流和传播,让不同的文化瑰宝能够为世界各国人民更直观、更便捷地体验和分享。同时,作为一个方兴未艾的领域,随着全球的数字科技应用于文化遗产保护,将可以形成数字内容、智能装备以及数字消费所构成的一个整体产业链,是数字经济的一个增长点。”
贺艳列举了数字圆明园的例子,“通过数字重生,它不再是一座废墟,而是成为可步入的数字沉浸空间。”她介绍说,在沉浸式空间里面,公众通过感知获得感动,从而能够更好理解圆明园的文化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