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日报讯 (全媒体记者林晓丽)今年新设置的工业自动化及智能制造展区展出了各种工业机器人、数控机床、工业自动化系统及设备、智能物流与仓储设备等,一大批服务于工业企业智能化升级的企业硬核亮相,向全球客商展示中国“智造”的技术和服务,引来中外采购商纷纷驻足询问。
据了解,随着国内机器人与工业自动化技术趋于成熟,越来越多企业抢抓外贸订单,撬动国际市场,广交会工业自动化及智能制造展区应运而生,助力国内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端工业自动化设备高水平参与国际市场竞争。
工业自动化产品亮点纷呈
记者在工业自动化及智能制造展区看到,现场人头攒动,不少展位前有大批客商驻足咨询。
广州工控展位上一个大柜子形状的“大块头”就吸引了不少采购商咨询。“这款数控机床通过计算机系统的控制,可以使金属零部件等加工的精度和速度更高,主轴转动速度达到每分钟4500转,重复定位精度达到0.003毫米,而且刀架装有动力头装置,可满足更多形状的加工要求,一次性保证零件成型的一体性,实现全自动加工。”广州工控此次在工业自动化及智能制造展区重点展示数控机床、电阻焊产品等工业自动化设备。
除了数控机床,展区中的各种机器人、机械臂也吸引了不少人关注。在凯尔达焊接机器人公司的展位上,焊接机器人正在有序作业。此次是凯尔达首次参加广交会,“希望借助广交会开拓国际市场,把中国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端数字化工业焊接机器人推向全球市场。”凯尔达公司总经理徐之达告诉记者。据介绍,该公司在广交会上重点展示新伺服弧焊系统及超低飞溅焊接系统。据了解,该系统配备数字化革新焊接工艺,可解决用户生产制造过程中的难点、痛点。对比人工焊接,焊接机器人作业的焊丝浪费率可以降低60%,用电量也可减少50%。
掌握核心技术提升性价比
“操作简单可靠,性能好。”来自越南的盛先生如此评价中国生产的机器人。盛先生是越南的机器人代理商,已经跟中国企业合作了三四年。这次他专程到中国参加广交会,面对面与合作伙伴深入沟通,计划扩大合作。
伊拉克采购商也向记者表示,今年需要采购很多商品,比如这些机器人。“我们很看好中国的产品,产品质量好,性价比高。”
“作为先进制造业集团,广州工控这几年也在发力工业自动化设备,除了不断提升技术,还通过资本手段,收购了松兴电气、中科博微,实现产业链的延链补链,助力制造业转型升级。目前,广州工控的工业自动化设备产品不仅赋能集团内的企业,甚至还服务国内外的制造加工企业。”广州工控海外事业部战略发展部总经理朱映告诉记者,由于企业掌握了主要装配技术和工艺,所以与同类配置的产品相比,价格更有优势,质量更高,更受市场欢迎。
CSF&钱江机器人公司副总经理王永贵告诉记者,当前中国的工业自动化发展迅速,国内工业机器人的发展仅有十几年,但技术应用、市场开拓以及核心部件的国产化都发展得很快。“我们公司的机器人部件已做到100%国产化。”
徐之达也告诉记者,近几年,通过大力投入研发,凯尔达已掌握机器人专用焊接设备技术,如今自主研发的产品达到全球一线水平。
未来展望
高水平参与全球市场竞争
“在中国,随着制造强国战略的推进,中国制造的智能化升级需求迫切。特别是有了数字孪生技术、人工智能技术等的加持,工业自动化技术将加速发展。”对工业自动化的发展前景,华南理工大学工商管理学院二级教授、广州数字创新研究中心主任张振刚如此表示。
张振刚还表示,目前中国的智能制造工厂在全球已达到先进甚至领先水平。数据显示,最新一批“灯塔工厂”名单中,全球有18座工厂新入选,其中8座位于中国。截至目前,中国的“灯塔工厂”增至50座,占全球总数(132座)的1/3以上,持续排名全球第一。“灯塔工厂”的核心就是运用云计算、大数据等先进技术来构建覆盖企业生产全流程、产业链协同全环节、产品服务全过程的产品全生命周期管理数智化赋能体系,全面助推制造业降本提质增效。
下一步,国内企业如何高水平地参与到国际市场竞争中呢?
徐之达表示,针对国外市场,找准差异化定位,让自己的产品具有竞争力后再出海;其次,开拓海外市场,不能只看欧美市场,“一带一路”沿线新兴国家经济体的市场规模更大,而且未来发展空间更大;同时,要努力满足当地市场的特色本地化需求。“我们想方设法让自己的产品和方案变得不可替代。”
张振刚提出,一是要加强底层软件技术在自动化、智能化方面的研究和开发,瞄准世界顶级技术。二是要进一步加强产业生态建设。三是要通过政策的引导、产学研的合作、企业的自主创新以及产业基金、风险投资等资金支持,让企业创新能力得到持续增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