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版: A6版 上一版  下一版
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 促进外贸高质量发展

广交会是风向标更是窗口

境外采购商体验电磁炉。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陈忧子 摄

  广交世界 互利天下

  两年多来,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扎实推进。如何提高中国产品、服务的国际竞争力,增强对国际循环的吸引力、推动力,实现高水平对外开放,是当下我们正积极应对的课题。在第133届广交会举行之际,本期云桌会邀请经济学家、企业、金融机构代表共商高水平对外开放。

  文/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武威、林晓丽、赵方圆

  广交会新品多代表企业创新能力提高

  主持人:广交会是中国对外贸易的风向标,在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方面,您认为广交会可发挥哪些作用?

  霍建国:广交会对推动中国外向型经济发展具有积极的引领作用。我们看到,这次广交会参会客商踊跃,首日进场的外国人就达6.7万。到会的客商积极,说明广交会的魅力仍在,中国商品的竞争力十分强。

  我认为,在促进国家高水平对外开放方面,广交会的“窗口”作用不容忽视。广交会是中国参与国际竞争和国际交往的重要平台。在外贸新形势下,进一步拓展中国对外经贸关系和联系,广交会仍将发挥积极作用。目前看,东南亚市场、中东市场以及中国港澳市场对广交会的依赖仍比较重。尽管欧美的贸易保护主义有所抬头,但我们看到,仍有部分代表性的欧美客商前来参会。外商云集,就说明大家仍然看重中国市场,中国企业除了努力提升产品吸引力之外,还要巩固维系好客户。疫情三年来,很多客商疏有来往,线下见面仍是十分重要的,目前正是我们需要进一步拓展海外市场的新阶段,因此这次广交会的线上线下举办是具有独特作用的。

  主持人:本届广交会线下参展企业数量创新高,其中新品近80万件,绿色低碳产品近50万件。同时,广交会还要进一步扩大进口展规模。您认为这些新变化显示出什么样的风向?

  霍建国:这届广交会抓的几个要点都很好:抓新品、抓绿色、抓客户、抓进口。说明中国企业的竞争力正处于提升阶段,新品多也预示着企业创新能力的提高,我们看到今年广交会有新能源车等新题材展区,这些新品的出现替代了企业原有的增长点,形成新的增长点。

  绿色低碳的产品将是未来发展的大潮流,全球追逐的方向。广交会主动推出绿色产品,肯定能够在国际市场上引起强烈的反响,受到更广泛的关注,符合全球经贸发展的大方向。

  广交会以前传统上是做出口的,近年来进口展在不断扩大,这符合当前发展趋势。去年,受到美元升值的影响,给进口带来了一定的压力。今年,如果美元升值幅度缩小,人民币相对稳定,预计进口会逐步恢复。目前,我国在高新技术产品,特别是环保节能产品的进口需求潜能是很大的。我国正在采取措施扩大消费,进一步放宽市场准入、降低关税,这都将利于扩大进口产品的规模。我认为,中国进口的潜力是巨大的,当然仍需要政策的配套支持,让进口在经济增长中发挥更大的作用。广交会进一步扩大进口展的规模,是当前形势发展的需要。

  企业应努力提升拓展市场的能力

  主持人:在中国产品的国际竞争力提升和外贸的高质量发展方面,您还有哪些建议?

  霍建国:其实,中国产品在国际上保持了相当的竞争力。尽管部分新兴工业化国家也取得了明显的进步,但目前看,中国产品同他们比仍具有明显的优势,即使是在劳动密集型产品和一般日用品方面,我们仍处于优势。所以,我对来自一些发展中国家的竞争并不担心。我们的外贸面临的问题主要是需求不足、订单下降、贸易保护主义冲击和汇率的波动等。对外贸易不仅是产品竞争力,更集中反映了我们拓展市场的能力如何。市场还在,但欧美国家经济疲软,需求变弱了,最近的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推动外贸稳规模优结构的政策措施中,也把帮助企业稳订单拓市场放在比较重要的位置上,强调进一步支持企业开拓海外市场,特别是要加强对欧美市场的开拓力度。因此对出口企业来说,我建议一定要努力提升拓展市场的能力,维护好现有客户,拓展新的客户,这非常重要。

  主持人:当下,在吸引更多外资到广东、到粤港澳大湾区投资发展,实现高水平“引进来”“走出去”,用好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方面,您有哪些切实的建议?

  霍建国:高水平“引进来”的核心是国内市场环境。我们需要进一步巩固、改善营商环境。地方政府对营商环境要有深刻的把握,需要提升管理理念,保障市场公平性,提升执法水平等,保障维护市场的公平竞争环境是头等大事。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稳步扩大规则、规制、管理、标准等制度型开放。这在粤港澳大湾区有天然优势。我们要大力推动大湾区在制度型开放上和港澳高水平对接,这要比对标欧美来得容易,香港是公认的国际化大都市,我们不必舍近求远,要发挥近水楼台的效应。此外,海南自贸港也可以对标香港,稳步推进制度型开放。

  谈到高水平的“走出去”问题,企业在“走出去”,加快国际化经营方面是有内在需求的,现在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中,“走出去”做得比较好,贸易、投资额都是遥遥领先的。我们需要总结经验,进一步完善“走出去”政策的配套政策,坚定支持企业国际化进程。

  综合化融资方案助力企业应对外贸新形势

  主持人:金融服务高水平对外开放,能起到什么作用?近年来,中国银行广东省分行在服务高水平对外开放方面,有哪些具体举措?成效如何?

  李智君:外贸的高质量发展离不开金融的有力支持。近年来,我行与中国对外贸易中心、广东省商务厅开展紧密协作,发挥各方优势共同服务广大外贸企业,国际贸易结算和跨境人民币结算市场份额持续稳居同业首位。在本届广交会来临之际,我行邀请200多家广交会参展及外贸企业在全省35个分会场参加,明确2023年将为进出口贸易提供不少于1800亿元的融资支持,及不少于2000亿美元的国际结算服务,切实支持贸易强省建设,全力服务高水平对外开放。

  截至2023年3月末,我行对外贸企业对公贷款余额近1800亿元。

  主持人:结合当前外贸新形势,接下来,贵行将如何更好助力高水平对外开放?

  李智君:2023年,我行将持续开展“粤贸同行”支持外贸高质量发展系列活动,年内将组织举办三十场以上金融服务支持外贸高质量发展活动,联合各类政府部门,直接服务和覆盖全省五千家以上进出口企业客户,提升金融服务惠及面,促进贸易投资对接合作。依托“中银e企赢”平台,为国内进出口企业提供线上跨境贸易撮合和全球贸易资讯服务。继续发挥外汇外贸专业银行优势,关注跟进辖内外贸、外资企业在外贸和跨境投融资方面的融资需求,根据企业行业特征、经营情况和结算资金安排的特点,提供综合化融资服务方案,服务企业有效应对外贸发展新形势。

  高质量出口信保服务

  助力高水平对外开放建设

  主持人:结合当前外贸新形势,接下来,企业将如何进一步提升国际竞争力,发挥好政策性出口信用保险的保障和支撑效应,助力高水平对外开放?

  蒋韶华:近年来,公司通过适度调整风险容忍度、加大超常规承保支持力度、用足用好理赔政策、落实降费政策等措施,形成助力稳外贸“组合拳”,为服务我省外贸保稳提质贡献了信保力量。

  成效表现在:一是服务我省企业贸易和投资规模稳步提升。二是服务粤港澳大湾区成效显著提升。三是支持外贸出口授信规模持续提升。四是支持贸易融资规模快速提升。五是服务普惠金融成效明显提升。六是服务支持企业规模大幅提升。

  下一步,公司将重点做好六方面工作:一是进一步扩大出口信用保险覆盖面;二是加大产业链供应链服务力度;三是进一步强化服务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支持南沙“中国企业走出去综合服务基地”等重大基地建设;四是推动外贸新业态新模式及服务贸易发展,在创新发展领域的服务客户数和承保规模力争翻一番;五是强化普惠金融服务支持、加大信保融资增信服务,进一步提升外管区块链平台保单融资规模水平;六是提高理赔服务质效。通过上述举措,全力发挥好政策性出口信用保险的保障和支撑效应,用高质量出口信用保险服务助力我省企业提升国际竞争力,助力我省高水平对外开放建设。

  建起品牌“护城河”

  高质量产品以不变应万变

  主持人:结合各自的企业,谈一谈近年来企业如何在海外市场不断提升国际竞争力?

  景广军:广州工控集团是一家以制造业业务为主的集团,我们始终坚持将企业发展置于中国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优化逐步深化的大环境中,持续提升国际竞争力。一是强化国际间合作让技术走出去。目前和德国西门子、海瑞克等30多家国际企业开展合资合作,通过国际间的技术合作研发,申请本土专利技术,通过技术协同,实现广州制造的海外“出征”。二是通过产品合作不断推进技术革新。以国际需求、国际标准为导向,优化产品创新逻辑,比如说欧洲、德国或者荷兰市场对环保的要求是非常高的,原来是用传统燃油的功能机械,卖到欧洲就要改成电动化。而这个创新又反过来带动了产品革新,促进国内产品体系的迭代,让我们的产品线保持先进。三是战略性投资不断提升核心竞争力。我们通过资本投资,不断延伸产业链布局,培育竞争新优势。

  周小青:我们首先做的是加强品牌建设,用品牌当第一“护城河”。我们在2008年就开始布局全球商标注册,这其实是一个漫长而艰辛的过程,但我们一直坚持,我们的商标在注册国获得法律保护,防止仿造和销售侵权,也有利于保护我们的品牌声誉和商业利益。现在各国的线上平台也对品牌有认证和保护措施,更可以有效进行品牌积累。

  同时,创新技术研发,积极构建专利技术“护城河”。企业拥有自己的研发中心,对于研发成果都会申请专利进行保护。国内国外累计已有200多项专利。

  主持人:结合外贸新形势,接下来,企业将从哪些方面提高竞争力,促进外贸高质量发展、高水平开放?

  景广军:实际上现在的竞争,无论是大企业集团也好,区域或者国家之间的竞争也好,更多还是产业链和产业生态之间的竞争,谁能够掌控一部分产业链或者是高端环节,谁就有更强的竞争优势,所以我们希望集团在细分领域能够在一些链条上形成持续、长期的投资,通过一段时间的打造形成我们小产业链上的竞争优势,形成自身真正的竞争力。

  具体而言,一方面保持开放的合作态度,围绕我们新材料、核心零部件、高端装备这些领域,与外资企业开展技术合作。另一方面通过海外拓展带动当地市场,真正地联通两个市场,实现高水平的对外开放。

  周小青:无论外部形势如何,我们依旧坚持练好“内功”,做好产品,产品为王,以不变应万变。品牌推广和宣传仍然是首要任务,我们继续坚持品牌化战略,以品牌来提高产品的附加值。为各国的客户用户做好服务。坚持自主创新,对研发生产继续加大投入,不断提高产品质量和性能,满足海外市场的多样化及高品质需求。加大全球化布局以提高应对市场变化的能力,目前我们已经在100多个国家进行了商标注册。

 
     标题导航
   第A1版:头版
   第A2版:牢记总书记嘱托 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走在前列
   第A3版:牢记总书记嘱托 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走在前列
   第A4版:牢记总书记嘱托 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走在前列
   第A5版:牢记总书记嘱托 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走在前列
   第A6版:牢记总书记嘱托 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走在前列
   第A7版:牢记总书记嘱托 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走在前列
   第A8版:海阔天高
   第A9版:海阔天高
   第A10版:海阔天高
   第A11版:海阔天高
   第A12版:海阔天高
   第A13版:海阔天高
   第A14版:海阔天高
   第A15版:海阔天高
   第A16版:海阔天高
   第A17版:要闻
   第A18版:对话广州女企业家
   第A19版:都市新闻
   第A20版:经济
   第A21版:产业·医药
   第A22版:广东
   第A23版:文创·闲情
   第A24版:生活周刊·地产
   第DGA21版:东莞新闻
   第FSA21版:佛山新闻
   第SZA21版:深圳新闻
   第SDA21版:顺德金版
广交会是风向标更是窗口
10家境内招商合作伙伴获授牌匾
加强多语种培训升级指引标识
南京交易团“掘金”广交会 洽谈会签约多项采购协议
“屏对屏”变“面对面” “老广交”“新面孔”共觅商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