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质量发展正当时,南粤大地呈现出“拼经济”的新活力。在广州,湾区国际创新中心项目全面开工,广州科学城地标性建筑“科学城中心”拔节生长,粤港澳大湾区国家技术创新中心知识城基地项目高楼封顶……重点项目建设一线热火朝天,增强产业发展新动能。
今年年初的广州市高质量发展大会提出,以固定资产投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外贸进出口总额“三个一万亿”支撑全市地区生产总值突破3万亿元,在全国全省高质量发展大局中勇挑大梁。近日,记者走访黄埔区、广州开发区重点项目建设一线。该区工业产值占全市40%以上、固投占全市比重达25%,是全市稳投资、拼经济的重要一环。重点项目建设加快脚步,持续扩大有效投资。
文、图/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何瑞琪
通讯员张丽巧、陆肇安、金哲
广州1-2月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5.6%
开局即决战,起跑即冲刺。2023年,广州许多项目工地春节“不打烊”,节后“全力干”,处处可见塔吊林立、机器轰鸣、灯火通明。
总投资约183亿元的黄埔区湾区国际创新中心,自今年2月初奠基以来,就进入全力推进建设阶段。地处广州第二中央商务核心区域、海丝文化发源地,该中心建成后有望成为黄埔区首个产、学、研、展、商融合发展产业平台综合体,刷新鱼珠板块沿江天际线,再造广州东部新地标。
在广州科学城,高约148米的科学城中心进入最后的建设阶段。随着主体工程完工,一部30多米跨度、20多米高差的超长户外电梯等待架设,将在楼宇之间形成一道“空中飞虹”。这座定位为大湾区商务中心的地标项目,投入运营后将为广州的楼宇经济、总部经济再添核心载体。
项目为王,实干为先,体现的是固定资产投资之“进”。根据广州市统计局3月26日公布1—2月广州经济运行情况,全市全力推进重大项目建设提质增效,固定资产投资迅速扭转2022年全年负增长趋势,同比增长5.6%。
一批新基建、新能源和半导体领域的大项目、重点项目加快落地、开工建设,1-2月新开工固定资产投资项目130个,其中工业投资项目52个,合计计划总投资额同比分别增长2.4倍、1.9倍。
大抓项目、抓大项目,“制造业立市”的产业体系支柱不断夯实。在全市一季度重大项目开工签约活动上,奥松电子总部项目亮相。作为承担着智能传感器国产替代重任的排头兵企业,奥松电子将以MEMS特色芯片量产线为基础,进一步整合优化上下游产业资源,实现MEMS智能传感器国产化研发及产业化。
黄埔三个“25%”力撑“制造业当家”
据悉,今年广州开发区固定资产投资方面将实现三个“25%”——全年固投增速达到25%;全区固投占全市比重达25%,实现固投2500亿元;工业投资占固投比重超过25%,完成工业投资650亿元,占到全市目标的1/3以上。
地位举足轻重,意味着责任重大。在最关键的重点项目建设领域,2023年黄埔预计安排240个重点建设项目,年度计划投资超900亿元。其中,科技和产业项目年度计划投占比达到60%,有85个项目列入省重点建设项目计划。
从广州市2023年一季度重大项目开工签约活动来看,黄埔区投资项目涵盖能源新材料、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医药与健康、汽车产业链、人工智能及智能装备等重点领域,孚能科技广州生产基地、奥松电子总部基地、芯德科技研发及生产总部项目陆续落地,以实际行动落实“制造业当家”。
高新产业纷至沓来,传统制造业也在持续升级,工业技术改造是绕不开的一环。在亮相全市开工签约活动的重大项目中,科学城集团两铜公司改扩建项目引起关注。未来五年,科城精铜规划对旧厂房和旧设备实施整体改造,铜杆产能由年产18万吨扩至年产32万吨,计划2025年投产;台一铜业对老旧机台全部汰旧换新,计划2023年全部完成。
国资国企担当投资“领头羊”
在省市高质量发展进程中,国资国企承担了“主力军”角色。
2022年,黄埔区、广州开发区10家国企所承担的重点建设项目数量合计达70个,占全区比重达36%,较2021年提高50%。全年投向战略性新兴和支柱产业近200亿元,新增战略性新型企业257家。
科学城集团相关受访人表示,作为黄埔区开发建设“主力军”,今年锚定160亿元固定资产目标“加速跑”,无论是项目量、投资量还是开工量,都将创历史新高,充分发挥国有企业对经济增长和服务国家战略的重要作用,当好投资“领头羊”。
位列省市区重点项目清单的广东盈骅总部和微处理芯片封装载板项目工程,就是由科学城集团投资和建设。该项目工程总投资达9.55亿元,建成后将为广州再添一座半导体材料研发生产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