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版: A7版 上一版  下一版

赏雨

  近几日雨水颇丰,刚把夏初的衣服搬出来,又被料峭春风吹了个猝不及防。抱着一杯温热的红茶,望着窗外阴雨连绵,不禁想到了那些诗词歌赋中对雨的描绘。

  在名家的笔下,雨似乎都散发着一股若有若无的清愁。在古诗词中,雨便承担着一丝忧伤的色彩。比如在李商隐的《夜雨寄北》中,“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一句,借写实的夜雨道出对妻子的思念和心中的寂寥。涨满秋池的,不仅是滂沱大雨,也是自己汹涌的情感。婉约派词人秦观的名句“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则将雨所表现出的迷蒙和闲愁推向了一个新高度。

  雨在现代人眼中,又是怎样呢?在歌曲《雨中的恋人们》中,那些浸染在歌词中的丝丝伤怀,在我的脑海中勾勒出一幅雨夜街头的场景。望着三三两两、相互依靠避雨的人们,歌手在雨中独行,飘落的雨滴渲染并放大了为情所困的哀愁,泛着一股心酸的浪漫。

  前些日子重温了一遍《雨中曲》,虽已观赏多遍,仍对那段经典的情节痴迷不已。吉恩·凯利在雨中翩翩起舞,当他一边唱一边跃上电灯柱时,无法阻挡的欢乐溢出屏幕,感染了正在观看的人。在这个出名的长镜头中,那一段不顾一切、恣意放肆的舞蹈,在雨中更是显得潇洒自如,倾盆大雨并没有浇灭他心中的热情,反而是为他添了一把柴。

  雨绽放出了千姿百态,也寄托了各不相同的情感。但于我而言,雨在我的思想世界中承担的是色彩。儿时,并不特别期待雨。下雨意味着不能和伙伴们出去玩,只能待在家中自娱自乐。但下雨也有它的好处,搬着凳子坐在门口,或者趴在窗边,看街上来来往往的人们。各色雨衣、各种花纹的雨伞为灰蒙蒙的雨增添了一抹彩色。

  长大了,喜欢观察下雨天的习惯却仍然不改,只是观察的主体从地下转向了天上。春雨连绵,天上的云如同水墨画一般,在天空中点上极浅的墨色,层层叠叠,遮盖了整个苍穹。风稍轻轻一推,那团随意泼洒的墨色便流动起来,落下的雨丝为远处的景观挂上了一层雨帘,更显出一种朦胧美,颇有一些“山色空蒙雨亦奇”的味道。如果遇上“山雨欲来风满楼”的滚滚黑云,就像是一层厚重的幕布压在眼前,好奇它的质感,欲伸手好好感受一番。雷光在乌云中穿行,闪耀的光芒刺破幕布,看上去惊心动魄,又有一瞬间觉得像是高级的渐变色系,正在进行搭配,极富流动感。不久,大雨自黑云中倾泻而出,密密麻麻的雨点和接踵而至的雷光闪电组成了简单的“暴力美学”。

  雨滴沿着玻璃下滑,留下一道细长的水痕,然后又和其他殊途同归的小水滴一起消失在眼下。喝下一口热茶,继续欣赏这一场淅淅沥沥的春雨。           (江颖秋)

 
     标题导航
   第A1版:头版
   第A2版:博鳌亚洲论坛
   第A3版:要闻
   第A4版:聚焦广州高质量发展
   第A5版:要闻
   第A6版:要闻
   第A7版:文娱·闲情
   第A8版:体育
在家门口过足“港片瘾”
在南汉二陵博物馆看古时羊城烟火气
心中的玫瑰
赏雨
名家金句
玉簪蚱蜢
分类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