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版: FSA13版 上一版  下一版
正埠码头场景复原项目动工仪式举行

古时“城市会客厅”如今将复原

正埠码头场景复原后的效果图

  文、图/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刘鹏飞 通讯员刘俊博

  汾江是佛山古镇的生命之河,河流至正埠码头前分开西北江两支流,形成三江汇聚的局面(汾江、佛山涌、叠滘涌)。“四方商贾之至粤者,率以是为归。河面广逾十寻,而舸舶之停泊者,鳞砌而蚁附……桡楫交击,争沸喧腾,声越四五里,有为郡会之所不及。”这是清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的广东布政使郎廷枢记载的一段话,道出当时汾江河繁华的景象。正因为如此,此地也成为佛山古镇旧八景之一——汾流古渡。

  昨日,汾流古渡历史景观打造的又一重要节点——正埠码头场景复原项目动工仪式举行。记者从禅城区祖庙街道获悉,正埠码头场景复原项目预计今年10月完工。禅城区政府相关负责人表示,正埠码头是岭南文脉轴线起点、汾流古渡的文化印记,复原正埠码头场景有着重要历史意义,项目以期通过艺术化的手法展现正埠码头的繁华景象,与周边的水上关帝庙、忠义乡牌坊、琼花会馆等串珠成链,勾勒一幅岭南风情画卷。昨日,汾流古渡又一复建的重点历史景观——忠义乡牌坊揭牌。

  商贾云集会馆林立

  古时被称“城市会客厅”

  正埠码头场景的复原为何会引发市民的关注,这还得从正埠码头的历史地位说起。汾江河居广州上游,北向支流为北方水路经佛山通往广州的唯一水道,东向支流通镇南部栅下及南海、顺德等地。由于当时水路是当时客运和货运的主要方式,因而汾江两岸码头密布。

  而位于永安路北面路口的正埠码头,正接佛山主要交通枢纽汾江河,正埠码头便成了佛山众多码头中的最具规模者。《汾江竹枝词》有溪花亭、流芳祠、宝洲寺、柚皮灯、丝竹乐、纸马莲舟等沿江美景,更有“出入必由斯,河道塞帆橹”等描绘正埠码头沿岸繁华景观的佳句。

  作为当时佛山主要的客货运码头,正埠码头设有通往各地的渡船泊位,是外地客商登岸进入佛山古镇的第一站。明代后期,佛山古镇成为中国南北贸易的商品集散中心、岭南商贸重镇。正埠码头上会馆林立,庄行栈房相连,码头对岸江右侧有广州府税馆和水上关帝庙,江左侧有粤海关税馆。码头上建有忠义乡牌坊、接官亭,亭东侧不远有作为油豆行会馆的油行关帝庙,西侧有正埠酒楼(汾水第一楼)。据悉,正埠酒楼也是当时士绅名流宴请聚会之地,更以佛山汾水第一楼闻名于世。《忠义乡志·风土志》中有“名胜”介绍佛山八大景观,不少名流题咏诗词。其中一首是吴奎光的《佛山正埠酒楼歌》,描述出“百货云集之区,商贾云集之府”之奢靡。繁华热闹的场面让当时的正埠码头被称之为“城市会客厅”也不为过。

  昨日,汾流古渡又一复建的重点历史景观——忠义乡牌坊揭牌。据悉,忠义乡牌坊建于明代,是佛山最具历史价值的牌坊,具有独特人文内涵。明清时期,佛山成为与北京、苏州、汉口齐名的“天下四大聚”之一,忠义乡牌坊也逐渐成为当时佛山的重要门户标志。

  或将于10月份完工

  艺术手法再现旧时繁华

  据悉,此次正埠码头场景复原项目,将会通过艺术化的手法跨时空展现正埠码头的繁华景象。并且将与附近的水上关帝庙、忠义乡牌坊、琼花会馆等文化场所联动,成为可观、可感、可体验的岭南文脉轴线的重要节点。记者从禅城区祖庙街道了解到,正埠码头场景复原项目或将于今年10月完成。届时,市民可通过实景感受旧时佛山古镇的繁华。

  “届时,我们会将码头拓宽,并且修建一条廊道和搭建一个亭子。”禅城区文广旅体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正埠码头是岭南文脉轴线起点汾流古渡的文化印记,复原正埠码头场景有着重要历史意义,项目以期通过艺术化的手法展现正埠码头的繁华景象,与周边的水上关帝庙、忠义乡牌坊、琼花会馆等串珠成链,勾勒一幅岭南风情画卷。未来,随着正埠码头场景被复原后,政府部门将会举行相应的文化活动,来营造相应的繁华场景。

  记者了解到,正埠码头附近的水上关帝庙已于2016年复建完成,现在交由禅城区龙狮龙舟运动协会进行活化,每周都有固定的活动举行。

  社会力量参与

  为公共文化服务注入新活力

  据悉,正埠码头场景复原项目是由祖庙商会出资捐建,社会力量的参与成为一大亮点。当日揭幕的“尚书·文华”新型阅读空间也有社会力量的参与建设。禅城区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区文广旅体局局长刘芳表示,近年来,禅城区坚持“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共建共享、群众受惠”的原则,积极鼓励和引入社会力量通过共建文化设施、合办文化活动、优化文化供给等形式全方位参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拓宽了禅城公共文化服务的社会基础,丰富了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供给,成为打造“佛山之心”、建设“六最”现代化禅城的一大亮点。

  据悉,禅城区在佛山范围内率先出台相关政策文件,担负起先行先试探索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文化建设的重任。通过充分发挥社会力量的人才、资金、技术、项目等资源优势,鼓励和引导有实力的社会组织和企业采用服务外包、委托经营、合作经营等模式参与公共文化设施建设和运营,充分整合设施、设备、人才、市场等资源,实现管理的专业化,提高公共文化管理的效率,为群众提供多元丰富的文化服务。在引入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文化服务的同时,禅城区也进一步强化政府的主导作用,在规划引领、政策扶持、绩效评估、舆论导向等方面不断探索、完善、创新,以形成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文化服务规范化、常态化的长效机制。

  此外,为全面实施“中部强核”策略和“品质禅城”策略,禅城区将积极整合多方力量,紧紧围绕打造“佛山之心”建设“六最”现代化禅城的总体目标,重点实施三个100工程:开展100场文艺进商圈活动、打造100家微艺术空间、实施岭南文创IP100计划,持续提升城市格调,让城市富有岭南味、年轻态、时尚感、国际范。

 
     标题导航
   第A1版:头版
   第A2版:博鳌亚洲论坛
   第A3版:聚焦广东高质量发展
   第A4版:评论
   第A5版:英雄花开英雄城
   第A6版:要闻
   第A7版:要闻
   第A8版:对话广州女企业家
   第A9版:要闻
   第A10版:2022第二届实力中青年医生推荐
   第A11版:2022第二届实力中青年医生推荐
   第A12版:2022第二届实力中青年医生推荐
   第A13版:经济
   第A14版:经济·广东
   第A15版:文娱·体育
   第A16版:大湾区观察
   第DGA13版:东莞新闻
   第FSA13版:佛山新闻
   第ZSA13版:中山新闻
   第ZSA14版:中山新闻·新区势
古时“城市会客厅”如今将复原
禅城区都市工业载体“三年千万”行动启动
佛山每年投近2000万元扶持人力资源行业发展
佛山市禅城区文物局揭牌
“尚书·文华”新型阅读空间对外开放
走红毯登船 顺利抵香港
佛山公告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