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乡村,镌刻下南粤的往昔繁华,也见证着新中国的文明进程。近年来,广州创建了一批美丽乡村,基本形成“一村一特色”“一带一主题”格局,乡村风貌维育成果丰硕,但也面临留不住人才、设计同质化、基础设施待完善等挑战。
聚焦“提升广州市乡村风貌修复维育水平”议题,2023年第一期广州市政协“有事好商量”民生实事协商平台走进800年历史文化名镇沙湾古镇,联合番禺区政协,组织政协委员、专家学者、群众代表与政府职能部门围坐一台,就如何留住乡愁,实现乡村风貌“外在美”、乡村生活“内在美”、乡村发展“永恒美”,全面建设生态宜居美丽乡村汇聚观点和智慧。
据悉,广州今年将新建7条、启动建设3条特色鲜明、辐射带动能力强的精品新乡村示范带,并计划于“十四五”期间实现市级美丽乡村全覆盖。
文/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何道岚
图/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骆昌威
协商点一:乡村风貌“外在美”
如何将岭南乡村特质化作美丽乡村特色?
广州市番禺区沙湾古镇,有800年历史,是广州乃至中国历史文化名镇。这里洋溢着浓郁的岭南风味,游人慕名而来不仅为了打卡,更是为了记住乡愁。
“历史建筑和文化是沙湾最大的‘家底’。”沙湾街道办事处主任吴锦莹介绍,沙湾有14处历史建筑、108处文物保护单位、12项非遗。沙湾也是广东音乐发源地,《赛龙夺锦》《雨打芭蕉》便创作于此。
协商现场所在的“留耕堂”也叫何氏大宗祠,是一座有着600多年历史的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后方柱梁所用的铁力木,何氏族人花了17年时间从老挝运送回来。对祠堂的修复是沙湾开展乡村风貌修复的起点。以此为基点,通过修缮古建筑、修建排水排污等基础设施,沙湾用10多年时间打造出了如今名声在外的4A级景区沙湾古镇——一个让原居民安居乐业的原汁原味岭南古村落景区。“在乡村风貌修复上,我们走的是通过保护性开发、依托旅游业吸引人和财,让村民安居乐业的可持续发展模式。”沙湾街道办事处主任吴锦莹总结说。
在乡村建设风貌同质化的当下,像沙湾这样修旧如旧,让800年历史韵味流传的只占其中少数。“乡村风貌‘撞衫’问题还是比较突出。”市政协委员付伟表示,作为一个“三孩”家庭的父亲,最头疼周末遛娃。广州周边的乡村是首选,但总有似曾相识的感觉。“这个也不是广州独有的问题。据我了解,不少地方在乡村建设中也对江南风格情有独钟,仿佛没有小桥流水就不是中国乡村。老广州,有的是镬耳屋、蚝壳屋、满洲窗,这些元素不能丢掉。”
付伟指出,造成遍地“假装在江南”情况的原因,大概有三个:一是缺人。老工匠越来越少,没人会做。二是图快。喜欢搞“急就章”。三是设计过度。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他说,乡村建设要返璞归真,而不是一定要建牌坊、广场、公园。
人才是乡村文化事业的基石。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砖雕项目代表传承人、广东省工艺美术大师何世良坦言,相较于金融、法律等专业,愿意投身传统文化保育的年轻人确实在少数,自己正在摸索新一代人才的培养方向。他认同付伟的观点,即乡村风貌应该亲近自然、返璞归真,也认同当地政府的思路:沙湾古镇风貌修复维育是一项紧贴民生的活动,坚持“修旧如旧”原则,让古建筑“延年益寿”,而非“返老还童”,让市民领略非遗美、感受古镇情。
“绣花”“织补”
各美其美的美丽乡村
乡村工程“城市化”,令不少改造后的乡村越来越像城市。市政协委员张婉玲将其归因于过度开发,使乡村的商业化倾向渐趋严重,背后的深层次原因则在于我国的城乡二元结构传统悠久,乡村受城市发展与核心经济圈的辐射影响,旧村改造难免向房地产、文旅、工业、物流业等城市核心区高利润产业倾斜。“导致乡村特质不断流失,乡村文化难以传承。”
沙湾古镇的风貌修复,避免了同质化、城市化等常见问题,番禺区有何经验可供分享呢?
番禺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局长陈舜展介绍,番禺区坚持走符合农村实际的乡村风貌修复路子,保留乡土味道,确保村庄规划设计“沾着泥土、带着露珠、冒着热气”。梳理形成具有岭南特色、番禺特质的农房风貌分类控制和修复提升指引,盘点自然生态系统、乡村生活系统、经济生产系统三类风貌要素,建设各美其美的岭南乡村。
付伟举例说,从化区西和小镇也是一个好案例:没有照搬照抄,将历史积淀和现代科技元素有机融合,有美景看、有知识学、有故事讲、有东西吃,形成了产业发展和风貌维育的良性循环,被评为“广东十佳最美农田”“广东十佳最美果园”。他建议,要对乡村规划进行一次“回头看”,该提升的提升,该整改的整改。
让乡村回归绿水青山,让广州乡村风貌更有广州特色,广州也在顶层设计上发力。
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总工程师唐仪兴介绍,2021年,该局会同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编制了《广州市乡村风貌修复提升工作指引》(下称《指引》),提出“尊重自然美、展现个性美、保护原生美”的大方向,形成三级指引体系,并通过《“十四五”美丽乡村建设任务清单和验收工作方案》指导各区运用“绣花”“织补”等微改造方式,推动美丽乡村差异化发展。
协商点二:乡村生活“内在美”
如何让美丽乡村建设服务于美好乡村生活?
在实地调研中,市政协委员们发现个别乡村在村容村貌改善的同时,停车场、步道路灯等基础设施建设仍未能满足村民的更高需求。
“乡村风貌修复,不仅是为了好看,还要实用,要能够满足农村村民的生活需求。”市政协委员张婉玲表示,上述《指引》中提出8大类风貌关键要素,都与村民的生活需求息息相关。市政协委员高洪昭也附议说,“归根结底问题在于,乡村风貌修复维育的过程中,基础建设和公共服务的规划、设计、建设相对滞后。”
付伟进一步指出,城市建设的一些做法不能直接复制粘贴到乡村。比如排水问题,乡村没必要修过多排水管道,也不一定都要搞集中污水处理厂。乡村居住分散,照搬城市的建设方式,往往费力不讨好。此外,这几年不少乡村建广场、搞公园、修道路,大量采用花岗石、沥青路,花了不少钱,但因渗水效果下降,容易发生积水内涝。
“所以,我们不仅要建设海绵城市,还要建设海绵乡村。”付伟认为,传统乡村社会讲究的是自然、循环,如今,生产生活的循环、农牧的循环已被人为中断,“这里面有社会转型的客观背景,但也有我们对乡村建设规律性认识和把握不够的主观原因。”
委员们提出的问题和建议,需要职能部门的解答与跟进。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副局长张蓉介绍,2018年印发实施的《广州市村庄道路规划技术指引(试行)》,要求因地制宜,选择符合乡村发展实际的道路等级与宽度,提高村庄道路规划水平。今年,广州印发实施《广州市村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分类配置指引(试行)》,分级构建配置体系,进一步明确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用地面积或建筑面积的最低配置标准。
市水务局总工程师冯明谦坦言,“海绵城市”让城市具有“弹性”和“韧性”,但在农村地区还没有落实好海绵理念,表现在硬底化增多,积水内涝增加。这就要求我们转变观念,采用“渗、滞、蓄、净、用、排”多项措施,防止农村出现“城市病”。据悉,广州自2008年起推进农村生活污水治理,2020年已实现7231个自然村生活污水治理全覆盖,目前正在进行设施提升工作。冯明谦表示,对沙湾古镇这类传统村落,供排水系统改造要坚持保护优先,实现效能和村容村貌的双提升。
“十四五”期间实现市级美丽乡村全覆盖
自2012年启动美丽乡村建设以来,广州以实现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为目标,建设路网、水网、电网等村庄基础设施和服务站、文化站、卫生站等公共服务设施,农村人居环境得到较大提升。
乡村人居环境好不好,村民最有发言权。从化区格塘村村民周姨对记者说:“年轻人以前都喜欢往城市跑,现在村子里三分之一是年轻人,他们都喜欢回来村里居住、就业。”
市政协委员高洪昭调研获悉:黄埔、南沙两个区已实现市级美丽乡村全覆盖,白云、花都、番禺、增城、从化5个涉农区遍布市级美丽乡村和区级美丽乡村。从调研数据的量化分析结果来看,市级美丽乡村现有公共基础设施和服务设施数量(包括道路、公园、文体活动广场、公厕等)是区级美丽乡村的2.33倍。“从乡村的整体风貌和人居环境来看,区级和市级美丽乡村之间还存在较大差距,未来需补足。”
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总工程师唐仪兴透露,“十四五”期间,广州将继续把美丽乡村建设作为乡村建设行动的重要路径,把补齐农村设施短板、改善人居环境作为主攻方向,全面开展区级美丽乡村提质升级,实现市级美丽乡村全覆盖。
市农业农村局副局长李彬表示,广州以人居环境整治“小切口”改善美丽宜居“大民生”,力争2025年底前,让所有行政村达到省定美丽宜居村标准。今年,广州将新建7条、启动建设3条特色鲜明、辐射带动能力强的精品新乡村示范带。
协商点三:乡村发展“永恒美”
如何使乡村风貌修复融入乡村振兴全局?
乡村风貌修复是乡村振兴的一项重要内容,需要政策支持、规划引领、文化赋能,人、财、物的支撑,使后劲十足。
“走可持续发展的路,才能让乡村风貌修复常态化。”市政协委员高洪昭认为,乡村风貌修复不仅需要政府的支持,也需要引入社会力量。在人才支持方面,可以倡导规划师、建筑师、工程师、艺术家下乡跟踪指导,为村镇提供“面对面”“点对点”规划设计,整体提升乡村宜居环境。在社会支持方面,可以引入社会资本,引导有条件的乡村挖掘独特资源禀赋——比如从化区太平镇格塘村的国医小镇,鼓励现有资源所有者、村民出资参与微改造,多方合作释放乡村活力。
付伟表示,广州国企资产总额达5.5万亿元,位居全国副省级城市第一位,还有一大批驻穗央企、省属国企。“要用好这些优势和资源。”他建议通过“千企兴千村”等平台,加强创新企业和区、镇街、村之间的联系,引导国企、民企参与乡村振兴示范带等建设,实现带村兴村、助农富农。他指出,企业参与乡村振兴,要实现双轮驱动,一是鼓励企业履行社会责任,二是要让企业与乡村在这一过程中实现双赢,激活市场力量。
陈舜展也提出例证:在历史文化名村大岭村提升打造为精品示范村的过程中,区财政投入逾1亿元,用于完善基础设施建设、环境治理、绿化美化等方面,同时引入国企投资21.6亿元,用于旧工业园更新改造和古村微改造。政府打基础,企业来帮忙,古村文商旅融合发展取得新成效。
唐仪兴介绍,近年来,广州深挖各乡村资源禀赋,按照“政府主导、企业运作、文化注入”模式,积极引进社会资本,在做好历史文化保护、传承和活化等乡村风貌修复维育工作的前提下,进行适度开发,推动美丽乡村建设从完善基础到打造精品的方向进化。
沙湾经验:启动靠政府,可持续必须市场化
论走一条“政府主导、企业运作、文化注入”的新路子,沙湾古镇堪称范例。吴锦莹坦言,“任何保护都要花钱”,那钱从何来?20世纪90年代房地产是当地支柱产业,也是镇属企业的主营业务。“沙湾古镇早期的开发,靠的便是镇属企业在房地产市场里赚的钱‘砸’进去,前后投入约5亿元,当年可是天文数字。”
有了资金基础,沙湾顺势而上,成立古镇旅游公司运营景区。筑好巢、有了管巢人,自然就引到凤,吸引了一大批文人墨客、手工匠人、民宿餐饮等经营者扎根古镇。积累了口碑和人气后,旅游公司研发推出近30种文创品,还推出古建筑与非遗文化的研学游、研学课堂,再把赚到的钱投入到古镇的保护和管理上。
人居环境提升之后,不少沙湾村民回迁了,把祖屋修缮好,连屋外的小巷都主动种了花。还有一部分村民,由于沙湾古镇一年的游客有200多万人次,消费市场在,他们便主动把房子出租或自营,修缮后做民宿、家庭菜馆、或匠人工作室,带来收入。吴锦莹说,大家在乡村风貌修复中得到实实在在的好处,成为真正的获得者,自然而然就成为支持者和参与者了,“我们走的是一条政府主导、市场化运营的路。我认为乡村风貌修复启动要靠政府,但要可持续,必须市场化。”
声音
全过程人民民主 赋能乡村振兴
这是一次沉浸式、情景式、交互式的民主协商,“有事好商量”是广州市政协探索“十”字履职模式的生动实践。
——广州市政协委员付伟
“有事好商量”走进沙湾古镇实地、实景协商,把乡村建设高质量发展的思考和经验传播到全市、全省乃至全国,是广州政协“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又一标志性探索。
——广州市政协委员高洪昭
“有事好商量”传递各界呼声,动员各方力量共同参与美丽乡村建设,把“要我美丽”真正变成“我要美丽”。
——广州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总工程师唐仪兴
看到留耕堂前的风水塘、古色古香的石板路,老祖宗留给我们的天然“海绵”要传承下去。我们期待政协委员的更多“金点子”和职能部门的实际行动。
——广州市水务局总工程师冯明谦
“有事好商量”建立了有效沟通机制,充分了解民众心声,从实践出发,提出因地制宜的美丽乡村建设方式。
——沙湾街道办事处主任吴锦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