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稳住”“抓字眼”“后面有高音”……昨日,“首届中国国际声乐艺术周”重磅活动,我国著名男中音歌唱家、上海音乐学院院长廖昌永“声乐大师班”公开课在深圳福田举行。近300个座位的现场座无虚席,不少观众更是慕名而来,席地而坐认真听课。
针对现场四位演唱者演绎的《两地曲》《大江东去》《青春舞曲》《幽兰操》歌曲,廖昌永现场“诊断”,紧抠细节、示范演绎,真有“点石成金”的奇效。其专业负责的教学赢得现场阵阵掌声。
公开课结束,廖昌永接受了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的独家专访。
文、图、视频/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刘畅
记者:您的这堂公开课非常精彩。您对这堂公开课的最深感受是什么?
廖昌永:其实,我每一次与同学们或是同行们一起分享,都是一个愉快的过程。大家共同演绎一个作品,用我的经验来帮助年轻人,让他们有所提高,这是作为老师的最大成就和满足。当然,心里有时也不免有些忐忑,因为每个个体对作品的理解都不相同,一千个人心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我只是希望通过分享我的经验能让年轻人有所启迪。
记者:我看到您在一点一点地抠细节。
廖昌永:对于表演艺术而言,细节是很重要的。有时,舞台的成败就在于细节。当然,一个成功的演员,必须对作品有全面地把握,建立整体的构思,这样才能把细节做得更好,更完美,这样我们的歌曲才会表现得更加有层次,更加丰满。今天的演唱者总体情况还是不错的。
记者:您是艺术歌曲的坚定推动者。如果用简单的一句话概括,在您心目中,您认为艺术歌曲是什么?
廖昌永:艺术歌曲是音乐与诗歌的完美结合,我们不能离开音乐而谈诗歌,同时也不能脱离诗歌来独立地看音乐,两者必须是融为一体的完美结合。诗词艺术与音乐艺术完美的融合是人类表达内心最丰富情感的一种外化方式,因此我觉得艺术歌曲是独特的艺术品。
记者:廖老师您心中最喜欢的一首艺术歌曲是哪一首?为什么?
廖昌永:其实,我演唱的每一首歌曲我都喜欢。因为每一个作者动情地写了美好的诗歌,它其实都带着很浓烈的个人情感。当我们再去体味它们,把我们放到那种情境里去,用他们的话在讲我们的故事,或者我在讲他时、同时就在讲我,这是一件很美好的事情。当你用心地唱了每一首歌,你每一首歌都会喜欢。对于我来讲,每一首我要去演绎的、我要去研究的歌曲我都喜欢。
记者:您认为中外艺术歌曲有哪些不同点?
廖昌永:人类的情感是相通的,但是由于文化背景不同,所呈现出的面貌是完全不同的。当然,他们也有共性,比如中外诗歌都讲究押韵,讲究韵律,这是相近的,但是它们的表达方式又不太一样。我们中国诗词可能会有很多暗语,我们可能用以喻人、喻物、以物喻人、借物喻人,引经据典等;欧洲的诗歌更偏重叙事,表达上也更直白,所以,在某种程度上我认为,中国艺术歌曲在处理上更困难一些。
记者:您认为青年学子该如何传承好中国的艺术歌曲?
廖昌永:我想主要还是加强学习,认真挖掘每首作品背后的故事,用心去体验前人的感受,然后尝试在你的生活中发掘作品中所描述的那种情感,只有这样才能建立起我们对传统文化的敬畏和喜爱。 一个人在不同的年龄阶段所关注的内容是不一样的,年轻的时候可能更多关注外在的形象和声音的漂亮,但是到了一定年龄之后,当生活磨砺了你,你就会发现在艺术歌曲的诗词中,或多或少能够看到自己成长的过程,会引发共鸣和共情。
作为教师,我们希望年青人在打基础的时候,演唱歌曲时也把生活阅历放进去,它会帮助你解决一些技巧上的问题,“以情带声,以字带声,以声带情,以情带字”,这是一个良性的学习过程,一个良好的习惯,会助力你继续往前走。
记者:《大江东去》是我国艺术歌曲的开山之作,其作曲家青主是广东惠州人。这次您来到广东参加“首届中国国际声乐艺术周”,您有哪些印象深刻的地方?
廖昌永:《大江东去》是青主先生1920年在德国留学期间创作的。我想,广东确实是中国近现代音乐的推动者。在当时的历史背景下,很多先贤前往海外留学。那一代人一直在图国家之强、民族之强、文化之强。当时他们就看到,一个文化的发展一定是不断地交融,不断地吸收先进的技术,通过吸收来丰满自己。中华文化上下5000年其实就是在不断地吸收与融合中发展的。
广东有很多近现代音乐的先贤。上海音乐学院的创建者之一萧友梅先生,就是广东中山人;上海音乐学院的杰出校友冼星海先生,祖籍广东番禺(今广州市南沙区);廖尚果先生(曾用笔名黎青主),是广东惠州人,其弟弟廖辅叔,是音乐理论家。这些都是对中国近现代音乐教育做出非常大贡献的人。
广东人杰地灵,培养出了很多“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的先贤。后来在改革开放时期,流行音乐风起云涌,也是从广东发展起来。广东,历史底蕴、文化底蕴丰厚。每一个历史时期,广东都对我们中国的音乐文化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