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日报讯 (全媒体记者蒋偲 通讯员欧怡君、许为国摄影报道)昨日,黄木岗综合交通枢纽(下称“黄木岗交通枢纽”)下沉隧道正式通车,自此,黄木岗交通枢纽轨道交通、道路交通、城市配套等功能基本形成,为深圳建设更高水平的枢纽城市提供了有力支撑。
记者了解到,黄木岗交通枢纽下沉隧道通车后,将极大缓解了笋岗西路、市二医院就诊的交通压力,实现过境交通与地面集散交通的分离,为市民提供更加舒适、便捷的出行体验。其中,笋岗西路西向设计车流为2233pcu/h,笋岗西路东向设计车流为2017pcu/h。
据悉,黄木岗交通枢纽占地面积16.90万平方米,总建设面积19.40万平方米,是国内首座“桥、站、隧”一体化的交通枢纽。此次开通的黄木岗交通枢纽下沉隧道为城市主干路,是枢纽“隧、站、桥”一体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由U形槽+隧道段两部分组成,全长1320米,其中隧道段长933米,双向六车道,设计时速60公里。
黄木岗交通枢纽下沉隧道位于枢纽车站上方、立交桥和地面道路下方,周边环境复杂敏感,隧道建设期间涉及超深超宽基坑、临近既有线及高大建筑物,安全风险大、施工组织难、技术要求高。在深铁集团和中铁南方的精心组织下,施工单位中铁一局、中铁四局、中铁隧道局采用BIM虚拟建造和有限元力学分析指导施工组织,应用低净空成槽机、低净空双轮铣、装配式型钢组合支撑等新工装新工艺新工法,突破超深超宽基坑支撑难、低净空环境下地连墙施工等难关,减少了施工对周边建筑和环境的影响,确保了施工安全平稳推进。
值得一提的是,在施工工程中,项目技术团队聚焦城市中心区地下综合交通枢纽建造关键技术,在下沉隧道封闭段采用国内最大规模悬挂式车道结构体系(预应力吊墙结构,悬吊长度250米)。该体系摒弃传统梁、柱体系,引入有粘结预应力侧墙的无梁、柱体系,创造性地将三车道的隧道结构悬吊在轨道交通车站结构顶板下,满足隧道分幅曲线的线形设计效果,将道路、建筑、结构统一融合,释放了下部空间,增大净空的有效利用,实现了黄木岗交通枢纽独有的V柱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