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质量发展
著名经济学家访谈系列 5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2023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的预期目标是5%左右,并强调要把恢复和扩大消费摆在优先位置,多渠道增加城乡居民收入。针对政府工作报告中的这些热点话题,近日本报专访了著名经济学家、上海财经大学校长,中国人民大学原副校长、中国宏观经济论坛联合创始人刘元春。
文、图/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 肖欢欢(除署名外)
政策红利陆续释放 实现经济增长目标有坚实基础
广州日报: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5%左右的经济增长预期目标,您对此怎么看?
刘元春:今年GDP增长5%左右的目标是非常合理的。我们之前在对今年GDP增幅预测时,也是在这个增长区间。政府工作报告指出,今年新增就业1200万人左右,按照以往测算,GDP每增长一个百分点,就业数量增长在200万人到250万人左右。要达到1200万人,GDP增速就要在4.5%以上。所以,实现5%的增长是完全有可能的。
今年经济快速复苏有几个有利条件:第一,疫情防控政策优化,有利于社会秩序和经济秩序恢复,从而带来经济反弹,经济活动自动修复就可带来1.5个百分点左右的经济增长;第二,积极的财政政策、稳健的货币政策在今年产生更为明显的效应。根据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要求,各地方已全面出台稳增长的各项举措,政策红利将陆续释放;第三,中国经济自身存在增长的弹性、韧性以及新动力,尤其是发展新动能会带来很重要的拉动效应。
从战略角度来看,我国要在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特别是GDP和人均收入再翻一番,为实现这一目标,未来10多年我国GDP年均增速需要达到4.8%。总的来说,我国的经济增长依然具备比较坚实的基础。
要找到启动消费的支点 发放装修补贴、加快保障性住房建设
广州日报: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把恢复和扩大消费摆在优先位置,多渠道增加城乡居民收入。扩大消费和居民增收,这两大目标之间是怎样的关系?
刘元春:今年消费首先是“修复”,而不是“挖潜”。先是消费的恢复,然后才是消费扩张。所以我认为今年“报复性消费”可能不会出现。
首先,消费的扩张取决于居民收入的提高、居民对未来收入和经济发展的预期。居民收入的增长在很大程度上和企业的景气程度有很大关系,也就是说,企业日子好过,居民收入也会欣欣向荣。而现在相当数量的企业还处于复苏中,居民收入增加尚需要通过多种渠道来实现。
其次,制约消费的结构性因素仍然存在。一是疫情因素,若疫情反复,势必会影响消费复苏;二是房地产市场的调整,可能会影响居民的消费意愿;三是居民对收入改善的信心。
广州日报:在您看来,有哪些办法可以提高群众的消费水平?
刘元春:要让群众敢花钱,舍得花钱,除了要提高居民收入之外,相关消费政策也要调整。我们扩大消费,一定要找到启动消费的支点,创造启动新消费的场景。
支点在哪里?从短期来看,第一是城市居民住房装修。我建议对城市低收入群体以及中等收入群体的改善型住房装修,地方政府可以考虑给予一定的补贴。因为家装整个产业链维系着建材、家具、家电等大量行业,又跟房地产密切关联,可以带动多个行业的复苏。在货币政策方面,可以通过抵押补充贷款(PSL)等政策性金融工具建立房屋改造基金,鼓励城市居民住房装修。当前我们正在开启第二轮住房装修换代周期。我们的装修周期是10年~12年,从1998年房改至今已有24年,大量家庭的房屋装修时间已经超过12年,通过装修补贴可带来明显的消费改善。住房装修应该是今年开启居民消费的一把“金钥匙”。今年春节过后,很多城市的住房装修都十分红火。
第二是加快农民工保障性住房的建设,让农民工的生活水平和消费得到明显升级。通过大量廉租房、公租房等保障性住房的供给,一方面能带动扩大投资,另一方面使这个群体的购房成本下降。如果解决了住房和就业问题,他们的消费水平有望平均增长一倍以上。
此外,前些年围绕新能源汽车的购置税减免和信贷支持等政策,也产生了很好的消费促进效应,今年可以继续坚持。
而在消费政策配套方面,可以减免消费税,使之产生价格效应。这可使消费成本普遍下降,提升居民消费体验。
扶持民营经济 让更多民企乐于干实业
广州日报:居民增收离不开企业扩大再生产。这几年我国居民收入增速放缓,是否跟民间投资不足有直接关系?
刘元春:这个逻辑很好理解,经营主体是经济增长的关键,经营主体有活力,就业岗位才会有保障,居民收入才会增加。说直白点就是民企必须要搞活,民企有钱赚,老百姓口袋子才会鼓。
过去几年影响民间投资的一个因素是第三产业,尤其是与疫情相关联的、接触性服务业的低迷,如餐饮业、旅游业等;还有一个因素则是民间制造业投资的下降。出口越好,外向型企业投资也会好,去年外需对中国经济的增长贡献了约1个百分点,但从去年第四季度开始,因为外部环境变得更加复杂严峻,外需不足成为突出挑战,导致企业的利润出现加速性下降。相对应的,居民收入也出现了增长速度的回落。
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指出,要坚持“两个毫不动摇”。在发展民营经济这个问题上,党中央的方针政策一直是十分明确的。民营经济的发展环境会越来越好,发展空间会越来越大。
但我们也要看到,信心的缓和、预期的改善不是一两天的事,要让更多民企乐于干实业。当资本预期未来的收益较差时就不会投资,所以我们还得通过扩大内需、通过扶持民营经济,使得民营资本在经营中有收益、在投资中有方向、在发展中有信心。
做合格的劳动者 也要做合格的消费者
广州日报:我国大量居民预防性储蓄是否会转化为消费?
刘元春:这存在不确定性。我们扩大内需不能寄希望于居民将审慎性储蓄快速转化为消费,甚至将压箱底的钱都拿出来花,这既不现实,也不值得提倡。我们不论是扩大再生产还是保持经济发展后劲,适度的储蓄率都是有益的。
2022年全年人民币存款增长26.26万亿,其中,住户部门存款增加17.84万亿元。一是因为消费和投资减少导致支出模式发生变化;二是大量购房类支出转化为储蓄;三是资本市场波动导致投资者调整投资结构,部分资金转化为储蓄。因此,今年居民把积蓄拿出来消费的意愿还取决于房地产市场和金融市场的变化。
从今年春节的消费情况可以看到,我国居民消费恢复增速已达20%,同时进入2023年以来,与房地产相关的消费也在恢复。
广州日报:从居民角度来看,应如何平衡收入和消费?
刘元春:劳动报酬是居民收入来源的主要构成部分,收入增长了,居民消费就会相应增加。过去扩内需的主体在扩投资,以市场主体保就业作为其落脚点;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把恢复和扩大消费摆在优先位置,意味着整个扩内需战略出现了调整,从保主体向保消费方面转变,也就是说,我们既要做合格的劳动者,也要做合格的消费者。
保消费不仅是发放消费券,而是要扩大消费能力,即中央财政资金要以居民收入作为落脚点来进行转移性支付。支付可以通过几种途径,第一是筑牢民生“底板”,对特殊人群进行各种补贴;第二是发放消费补贴基金。
所以,下一步的消费刺激政策首先要从以往的地方政策向中央的直接消费刺激政策转变,其次是从具有限定性的消费券向现金直补的方向转变,再次是进一步扩大结构性消费,除了汽车和房地产消费,还可以围绕新能源新技术的产品来打造相应的消费场景。
从劳动者个人角度来看,随着经济的发展,市场对于高素质、高技能的劳动力的需求越来越大。因此,劳动者应该积极学习新的技能和知识,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在市场经济中,价值创造是获得高收入的关键。劳动者应该积极寻找机会,创造更多的价值。也要关注自己所处的行业和市场的变化,及时调整自己的职业规划和发展方向,从而更好地适应市场的需求,进而获得更高的收入。
人物简介
刘元春,著名经济学家,上海财经大学党委副书记、校长,中国人民大学原副校长,他是“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国务院特聘专家、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国家新世纪人才,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执行院长,世界经济协会常务理事,国际金融协会理事,主要从事开放宏观经济学、世界经济学等方面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