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版: JMA13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今年,江门市计划春种农作物播种面积约14万公顷

正是农时催人紧

黄文生
自动化育秧
自动化育秧极大地提高了育秧速度。
新会自动化育秧生产线。

  伴随着阵阵轰鸣声,数十台拖拉机、旋耕机同时作业、翻地犁田,无人植保机按照预设路线在水田上空来回穿梭播种、施肥……3月6日,江门春季农业生产暨支农服务下乡现场会在开平举行。今年,江门市计划春种农作物播种面积约14万公顷,其中,早稻计划播种面积8.33万公顷,较去年增加666.7公顷,目前办田已完成75%、育秧已完成77%、插秧已完成19%,计划4月上旬全面完成春播工作。

  农机装备助力春耕生产是一大亮点。现场会举行了机耕、机播、机插等各类农机装备现场作业和农业金融保险服务等支农下乡活动。记者了解到, 预计今年江门春耕投入农机总动力约53万千瓦,投入农机具数量近3万台套。

  文、图/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黄文生

  自动驾驶农机唱主角

  江门春季农业生产暨支农服务下乡现场会现场,各类功能多样的现代化农业机械装备亮相, 这批先进实用的农业机械,展示了江门市农业生产的科技力量。

  江门市农业技术服务中心主任梁伟光告诉记者,智能化农机是解决农业生产请工难、请工贵等问题的方法。无人化操作提高了工作效率,减少用工数量。据介绍,截至2022年底,江门市水稻生产综合机械化水平已达92.4%,农机优势正不断转化为粮食生产高效高质的优势。

  记者了解到,“共享农机”服务逐渐成为江门农业生产的新风潮。据悉,江门市共有农机社会化服务组织超过200家、农机专业合作社142家,其中2家入选全国“全程机械化+综合农事”服务中心典型案例,6家被评为省级“全程机械化+综合农事”服务联合体。

  自动化育秧跑出春耕“新速度”

  在江门市新会区一家育秧工厂内,自动化育秧为水稻提质增产跑出“新速度”。

  记者走进新会区罗坑镇“皓阳农业”育秧厂房,排盘、装土、盖肥、播种、喷药、覆土、叠盘,工人们正围着一条播种流水线紧张忙碌着,不一会儿,几十盘播种好的秧盘便被堆放在厂房的一角,准备进行覆膜暗化催苗。

  站在新会区罗坑镇田头,放眼望去,育秧田划分为几个绿油油的长条,地面如同铺了一条绿毯子。据悉,自动化育秧极大地提高了育秧速度,质量也得到充分保证。早造期间,秧苗从播种到成熟出货一般需要20多天,由于自动化育秧播种比较均匀,秧苗的成活率比传统育秧要高,培育出来的秧苗密度也适中,更适合进行机械化插秧,有速度也有质量,受到不少农户的欢迎。

  推动丝苗米规模化标准化生产

  江门市春季农业生产暨支农服务下乡现场会上,广东省供销集团有限公司与江门市供销社签订合作协议,推进江门丝苗米产业高质量发展。

  据了解,双方将共同推动丝苗米规模化、标准化生产,打造丝苗米“产、购、储、加、销”全产业链服务体系,在开平等地新建仓储加工基地,共同拓展粮食精深加工和副食品综合利用。布局建设农民生产服务中心、作物技术服务中心或庄稼医院。共同搭建好服务体系销端平台,做好广东供销放心农产品产销对接建设项目的建设与运营,做好农产品区域直供配送子平台建设与运营,建设、认定一批具有标准化生产规程、科学化生产技术的“供销农场”,持续拓展机团配送、预制菜、消费帮扶等业务。

  双方将共同建设供销农产品综合服务站(农服驿站),择优选择一批农业中心镇作为试点,围绕本土特色农产品,通过股份合作、土地合作、项目合作或给予配置股份等多种形式,联结服务当地中小农户、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农业企业等生产经营主体。

 
     标题导航
   第A1版:头版
   第A2版:全国两会·大会堂
   第A3版:全国两会·云桌会
   第A4版:全国两会·广东实践
   第A5版:全国两会·广东实践
   第A6版:全国两会·高端访谈
   第A7版:全国两会·代表委员带话
   第A8版:要闻
   第A9版:要闻
   第A10版:要闻
   第A11版:经济
   第A12版:深锐周刊
   第A13版:文娱·闲情
   第A14版:广东·地产
   第A15版:生活周刊·时尚
   第A16版:生活周刊·汽车
   第DGA13版:东莞新闻
   第FSA13版:佛山新闻
   第JMA13版:江门新闻
正是农时催人紧
春花烂漫正当时
广东股权交易中心江门运营中心揭牌
新会区“葵乡人才十条”出台
鹤山今年计划新增义务教育学位6600个
台山推出“狂飙”旅游专线
兴业银行与Visa联合发布《2023年度消费洞察白皮书》
江门公告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