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处珠海拱北街道的茂盛社区,与澳门一墙之隔。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茂盛社区成为开展“一国两制”交汇点社区治理的试验田,逐渐形成了港澳居民广泛参与的“小区议事会”模式。
文、图/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陈治家
珠海
画中盛景我来探
港珠澳大桥开通后进一步拉近了三地距离,助推粤港澳大湾区加速融合发展。在珠海茂盛社区,记者看到社区里的港澳籍居民和内地居民积极参加小区议事会,共同商议家门口的“大事”。
“路灯要不要装”“钱由谁出”……前段时间,在珠海市香洲区拱北街道茂盛社区党群服务中心的活动室里,郭俊和小区议事会40多名成员商议着家门口的“大事”,服务中心外不远的地方就是澳门特别行政区。商议的结果是,靠近澳门一边的路灯由社区筹措资金,靠近小区的一边由业委会负责资金。共识达成后,两排崭新的路灯很快安装到位。
与澳门社区仅一墙之隔
茂盛社区地处拱北国防路,与澳门的青洲社区仅一墙之隔,粤海国际花园是社区内唯一的居民小区。目前,该社区共有住户1176户,人口3569人。40多岁的郭俊是澳门居民,但他已经和家人在珠海生活了近20年,算得上“半个”珠海人。
在茂盛社区,像郭俊这样的港澳籍家庭有425户共1275人,占社区住户和人口约36%。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茂盛社区成为了开展“一国两制”交汇点社区治理的试验田。
杨斌是茂盛社区党委书记,大家习惯叫她“斌姐”。三年前杨斌调到这个社区,根据该社区港澳居民多的特点,探索港澳居民广泛参与的“小区议事会”模式,即建立社区、小区、楼栋三级协商议事规则,采用民事民决的方式,以社区公益基金为载体,以社区发展和居民需求为导向策划、组织和实施各类服务项目,构建“自治有主题、参与有平台、议事有规则、组织有骨干、成效有评估”的社区自治工作模式,提升居民的参与感和归属感,实现居民的自我管理、自我服务。
协商议事会2019年成立之初有31名代表,其中4名是港澳居民,发展到目前有核心成员45名,其中有14名是港澳居民。
2019年12月,社区组建了珠海市首个港澳义工服务站——拱北港澳义工服务站,现有港澳义工骨干6名。据介绍,每年该义工站共参与协调处理涉港澳台人士矛盾纠纷案例近100宗,提供咨询服务500例以上。
2022年,该社区依托社区议事、民生微实事等工作,通过上门+线上征集等方式,广泛收集居民意见、建议,覆盖率达93%,完成了一批民生工程,项目涵盖公共环境、社区服务、特殊人群等。
半夜还在微信上沟通解决问题
“港澳业主的很多问题都来自于沟通,社区工作人员为了帮我们解决问题经常会忙到很晚,半夜12点还在微信上跟我联系。”在珠海生活了15年后,拱北港澳义工服务站站长林证对内地的法律法规、生活方式都有了深入了解。“来了内地我才知道,这里和自己想象的不一样,我才看到祖国真正的样子。”
“前年3月份,鸭涌河的河水受到了污染,很多居民反映这个问题。”一条鸭涌河将茂盛社区与澳门紧紧连接起来,鸭涌河的环境与珠澳两地居民生活息息相关,杨斌表示,“我们第一时间通过港澳义工站了解澳门的情况后,双边多次走访,仅用一个星期就把事情解决了,现在鸭涌河治理得非常干净。”
赵淑贤一家是典型的“港珠澳”家庭:她是地地道道的珠海人,老公是香港人,孩子是澳门人,平常老公在香港工作,儿子在澳门上班。赵淑贤每周最少抽出三个下午来社区活动中心教姐妹们跳舞,她们也经常一起走出社区做义工。“珠海的生活空间更大,环境也变得越来越好了,生活在这里很幸福。”赵淑贤感叹道。
记者手记
除了小区议事会、义工服务站,还有“口岸暖客厅”……
“茂盛社区是珠海‘最前沿’的社区。”茂盛社区党群服务中心的二楼是斌姐常待的地方,“在这里可以直接看到澳门居民出行,围墙外澳门街坊在阳台喊一声,我坐在办公室里都听得到。”
为推动珠澳两地在社会服务、空间资源共享等方面深度融合,拱北街道党工委联合茂盛社区党委引导小区党员群众主动参与社区管理服务,并引进珠海市社工协会、拱北港澳义工服务站等多家专业社会组织,打造“党-政-社-企-居民”共建共享的党群服务中心。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支持香港、澳门更好融入国家发展大局。我感到沉甸甸的责任。”作为党的二十大代表,杨斌说,要继续努力发挥社区作用,探索服务居民新做法。
同事黄菊梅接过话茬表示,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要建设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社会治理共同体,下一步社区要持续打造好“口岸暖客厅”等服务项目,建立珠澳义工交流合作的长效机制,鼓励更多居民参与进来。
除了三级协商议事会,社区目前也在探索网格化服务,发挥党员模范带头作用,社工也都成为网格员。接下来将进一步探索港澳人士参与社区治理新模式,加强与澳门街坊总会、工联会等社会组织的合作,深化与澳门北区青洲街坊会结对共建,努力将社区建设成为粤港澳三地居民的“共乐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