忙碌的门诊不仅持续了一个上午,更“直落”到14时。其间,周清教授诊治了40多位患者。
匆匆吃上几口饭,脱下白大褂,一身正装的她背上装着笔记本电脑的双肩大包,又赶往下午的会议。每天早上7点多出门,傍晚7点多下班,走路快、说话快的她用轻松的语气说:“忙忙碌碌,习惯了……”
“步履不停、温暖昂扬”是周清的同事们、患者们对她的两大评价。今年正好是她从事肺癌临床诊疗20周年,成为新一届全国政协委员的她,希望发挥专业优势,为卫生健康事业发展建言献策,助力健康中国高质量建设与发展。
文/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何雪华 通讯员张蓝溪 图/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杨耀烨
曾推动科学体检与肿瘤早筛
自2003年师从国际著名肺癌专家吴一龙教授开始,周清在肺癌一线临床耕耘20年,亲身经历了肺癌诊疗的快速进展,门诊、查房、会诊讨论……医教研无一落下,如今已是国内外有影响力的肺癌综合治疗专家,还是省医惠福分院(肿瘤医院)的管理者。
正是这样的临床实践+管理经验,让她在2018年成为省政协委员时,下定决心当好专家型委员,以做科研的精神,在熟悉的医疗健康领域发现问题,调查研究,建言献策。
2019年1月广东省“两会”期间,周清因“提倡科学体检,提高体检质量”的提案受到广泛关注,应邀登上首次举办“委员通道”。她建议各医院机构高度重视体检中心建设,在体检中心设立体检结果咨询门诊,建立体检、咨询、就医的一体化服务体系。
“没想到政协平台的力量这么大,我切切实实地看到了变化。”周清说,提案收到相关部门回复,还有数十家媒体对科学体检的广泛报道,不久后,她在多个医院和体检机构就看到了更科学的体检套餐设置。
2020年广东省“两会”期间,针对广东肿瘤筛查项目繁多且公众对早筛认识不足的现象,周清提出了“关于在我省率先开展肿瘤早筛体系建设的建议”,提案报道走出广东,在全国引起关注。
拟推进恶性肿瘤诊疗一体化
当选第十四届全国政协委员,周清感受到被信任的光荣与激动,这也意味着要担起更大的责任。仔细思考之后,她决定还是在自己的专业领域,为肿瘤诊治问题“诊断开方”。经过资料收集、一线走访、深入调研、对话交流等,她形成并将带着“推进恶性肿瘤诊疗一体化,助力医疗事业高质量发展”的提案上京。
如今,不少恶性肿瘤实现慢病化管理,在日益精准化诊治下,患者活得久,也活得好了。以周清擅长的肺癌精准靶向治疗、免疫治疗为例,即便是晚期肺癌,也有一半左右的患者活过5年或更长,甚至长期带瘤生存,一定程度上实现了“肺癌慢病化”。
那么,如何让更多癌症真正像高血压、糖尿病一样,患者获得良好的全程管理后长期生存,不再谈癌色变?
在周清看来,在完善肿瘤分级诊治机制的同时,建设一体化的肿瘤治疗服务体系,提升基层诊治能力,推动肿瘤诊治的规范化、同质化。
“国家卫健委最新启动‘千县工程’,并推动全国1000个县级医院肿瘤中心建设”,周清说,这将建立起一个个向上联通、向下对接的核心枢纽,基层医院不再仅仅承接癌症安宁服务,肿瘤患者也不用再千里迢迢、背井离乡到大都市大医院求医,实现在家门口诊治,随访、管理才能更便捷有效。
要实现这样的目标,周清建议通过建设医联体、一体化诊疗联盟、县域肿瘤中心等模式,让三级医院带动提升二级医院、省级医院带动提升县级医院,提升基层医疗服务能力,实现常规性、标准化治疗在基层就能完成,疑难复杂病例由上级医院兜底。
记者手记: 专业力量与温暖态度的共融
在病友互助群里,周清是全国肺癌患者们最信赖的专家之一,他们说:“在她的身上,融合着专业的力量与温暖的态度。”
为了攻关肺癌,她带着团队刻苦钻研,很多临床研究成果惠及患者。刚刚过去的2022年,周清为第一作者的“序贯化放疗后免疫巩固治疗”研究成果,在国际著名期刊《柳叶刀肿瘤》发表,获国家监管部门批准成为3期非小细胞肺癌的标准治疗,这也是广东省肺研所一年三篇影响因子30分以上的论文之一。
另一方面,她总是将“面对患者”换成“与患者一起”。过去三年患者就医不便,她努力推进5G互联网医疗,患者在线上就可图文问诊、开方买药;再忙再累,她也不时进入“明天会更好”患者群里,一起讨论性价比最合适的诊治方案。
周清说,肿瘤患者生存期越来越长,同时也意味着抗癌之路一直延伸,专业能让患者活得更好,温暖则让患者感觉抗癌不那么艰辛,而是轻松一点。
人们期待着迈上更大更高舞台履职的周清教授继续积极昂扬,书写更多民生关切好答卷。